今年小麥收購明顯慢,但有的價格已超1.3元

轉眼就到了八月底,夏收小麥收購仍在進行中。但目前的市場與去年相比有了不一樣,收購進度慢了、價格漲了、農民更加惜售了……國家都採取了哪些措施?價格還會有什麼變化?手裡尚有小麥的農民,現在要不要出手銷售呢?

今年小麥收購明顯慢,但有的價格已超1.3元/斤,還會漲漲漲!

看 政 策

今年收糧對質量要求更高

今年國家在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個主產省繼續對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最低收購價格為每斤1.15元,比2017年下調了0.03元。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發言人陳書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糧食和儲備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進行了重新修訂,主要變化有:

(1)政策性收購時間延後:小麥政策執行時間為6月1日至9月30日,政策執行起始時間適當延後;

(2)政策性收購標準更高:質量標準從國標五等及以上提高到國標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的糧食由各地組織引導市場化收購;

(3)不合要求小麥妥善處理:明確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小麥,由各地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責制的要求組織收購處置。

今年小麥收購明顯慢,但有的價格已超1.3元/斤,還會漲漲漲!

看 進 展

小麥收購進度比上年慢

目前夏糧收購進程已經過半,安徽、江蘇、河南3省啟動了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江蘇、四川等省收購工作接近尾聲。市場化收購比重佔九成以上。

陳書玉表示,從小麥收購情況分析,今年收購進度較上年偏慢,收購數量下降,主要原因有3個:

(1)部分地區受災。由於小麥收穫期間,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部分地區遭遇大風、連續陰雨等災害天氣,湖北、安徽、河南等產區小麥受災較重,產量和質量均有所下降。

(2)市場化收購期拉長。前幾年政策性收購主導市場,農戶集中售糧、收儲企業集中收糧特徵明顯。今年受政策調整和災情影響,託市數量大幅減少,市場化購銷更為活躍,市場主體、購銷渠道、收購資金來源更趨多元,收購期拉長。

(3)有的農民持糧惜售。據瞭解,農民、種糧大戶和經紀人手中還有部分餘糧,對質量好的糧食普遍持糧待漲。另外,有的農戶直接將不合格的小麥用於家庭養殖,這部分小麥沒有進入市場流通。

今年小麥收購明顯慢,但有的價格已超1.3元/斤,還會漲漲漲!

看 價 格

小麥價格明顯上漲

目前三等及以上標準品小麥收購均價在每斤1.15元-1.36元,較開秤初期上漲0.1元。同時,不同品質小麥形成了合理的價差。符合最低收購價收購標準的小麥銷路好,價格大都高於每斤1.15元的最低收購價格水平。有的優質小麥價格超過1.3元,局部地區的普通小麥已接近每斤1.3元。

價格上漲,與上文提到的小麥收購進度放緩、農戶惜售有很大關係。而隨著小麥價格的不斷上漲,農戶的惜售心理愈發加重,麵粉企業收不上來貨,只能通過調高收購價格增加收購量,使得部分地區小麥價格上漲。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預測:“進入9月之後,麵粉消費旺季逐漸到來,加上中秋國慶節日的提振,下游麵粉經銷商開始了補貨、備貨操作,對小麥需求增加。因此,預計9月份小麥價格會有所上漲。

不過,分析師提醒廣大種植戶和商戶,隨著企業的開工率提高,市場的供給會不斷增加。本身麵粉市場競爭就相對激烈,為了穩定市場,制粉企業即便願意暫時抬高收購價,也很難大幅提高麵粉的價格。因此,

種植戶和商戶仍然不能盲目惜售,還要正常出貨,千萬不要一味追高,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今年小麥收購明顯慢,但有的價格已超1.3元/斤,還會漲漲漲!

看 供 給

適時投放部分政策性小麥庫存

今年部分產區小麥受災較重,各方正在採取積極措施應對。

比如,江蘇、安徽、湖北、河南等地出臺了超標糧食收購處置方案,解決好超標小麥的收購處置。各地糧食部門引導企業主動與農戶對接,開展預約收購、上門收購、綠色通道等多元化收購服務。銀保監會及時安排部署農業保險理賠工作。

雖然今年有些地方小麥受災,導致有效供給有所減少,但政策性小麥庫存仍然很大,市場供應是有充分保障的。有關部門後期也將密切關注小麥市場形勢,適時安排投放部分政策性小麥庫存,滿足市場需求,避免市場價格大幅波動

為你推薦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新華社(《市場化加快、收購總體平穩——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發言人談夏糧收購》,記者:王立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