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好,蛋好,爲啥還是掙錢難?原來蛋雞行業有「三座大山」!

本文轉自品牌雞蛋

這是一個大魚吃小魚的時代,更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

因為,這早已是“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

1984年 中國·深圳

從事一個行業,首先要搞清楚這個行業的賺錢邏輯,才能賺到錢!

如果渾渾噩噩不知道行業邏輯,只是隨著行業變化而起起伏伏,最終被別人當作行業的韭菜割掉而不自知。

這就是很多人不賺錢的根本原因。

1

基本邏輯

蛋雞行業也有邏輯?

很多人也許會說,蛋雞行業:不就是養好雞,下蛋賣。

如果你認為這是現在蛋雞行業的邏輯,那麼請你年輕二十歲,或者時光倒退二十年。

那個時候,你去養雞,大概率你是會發財的,起碼現在是個小康水平。

這個邏輯是常識,也是蛋雞行業的存在基礎,人人都知道的常識,還有可說的必要嗎?

眾所周知,蛋雞行業的三座大山:疾病,環保,蛋週期。

近年來,這“三座大山”導致蛋雞行業賺錢越來越難,越來越慢。

疾病

無論是養雞新手,還是規模養雞企業,都不能忽視的一個因素,就是疾病。

一方面,蛋雞的疾病保健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需要專業化的醫療保健團隊。

另一方面,大規模流行性疾病,會不可預知的爆發,比如春季禽流感。由於流行疾病的影響,人們談“蛋”色變,導致終端消費走貨困難,銷量銳減,價格也暴跌。

雞好,蛋好,為啥還是掙錢難?原來蛋雞行業有“三座大山”!

環保

近兩年,經濟結構在轉型升級,“抓環保、去產能”,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養雞行業。

很多養雞場,因為在禁養區或者環保不達標,都逃脫不了被“去產能”的命運。

為了環保達標,不可避免的支出變多,僅僅是環保這一項,很多小養雞場就被淘汰。

蛋週期

如果你非常會養雞,雞場不在禁養區,而且通過了環評,那麼恭喜你,你很幸運。

但是,還有一個叫“蛋週期”的現象,讓養雞人十分頭疼。

之前的“蛋週期”,還有規律可循,可以根據蛋價的走勢,調整存欄量,還是可以賺錢的。

近些年,蛋週期已經突破常規,毫無規律可言。

這就導致養殖戶存欄紊亂,蛋價低谷期,每天賠錢,直接賣母雞,清空存欄,及時止損;蛋價高峰期,只恨養雞太少,但是,又不敢貿然擴大存欄。

總之,現在用老邏輯賺錢的養雞人,沒有那麼容易,卻是越來愈難。

2

賺錢新邏輯

為什麼有的企業,不怕“三座大山”?

為什麼有的企業,逆勢擴大規模,到處建基地?

為什麼有的企業,不聲不響做到了當地雞蛋龍頭地位?

其實,他們都是掌握了蛋雞行業賺錢新邏輯的企業。

快魚吃慢魚

新邏輯到底是什麼?

蛋雞行業新邏輯,就是以蛋雞的企業價值獲取資源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主要表現有二:

其一,作為企業基礎產品的雞蛋品牌,在市場上的品牌價值

其二,作為企業生產能力的企業資產,在行業的影響力

3

新邏輯和老邏輯的區別

企業,通過向社會提供產品,解決相關社會問題來體現存在價值。通常,人們的關注點,是企業提供的產品,而忽視了企業本身也是產品。

企業作為產品,它的買家在資本市場,也可以在政策市場,也可以在······

老邏輯,解決的是雞蛋有無問題;新邏輯,解決的是企業發展速度問題。

用老邏輯20年才能走完的路,也許用了新邏輯,3年就能走完。

所以,不是養雞行業錢難賺,而是我們變成“慢魚”了,成了“快魚“嘴中的“慢魚”。

怎麼變成“快魚”呢?

4

新邏輯應用

下面列舉幾個實際應用案例。

股票市場

雞好,蛋好,為啥還是掙錢難?原來蛋雞行業有“三座大山”!

如果你的養雞企業,在區域甚至全國,擁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並且數據報表很好看。

那麼,你就可以考慮登陸股票市場了,可以融更多資金,擴大規模和市場,持續壯大企業實力和增強盈利能力。

當然,有更多的融資渠道,就有了更多的抵禦風險手段。

在國內上市的雞蛋企業為數不多,如北京德青源,四川聖迪樂村,西安格潤牧業,寧夏順寶農業,河南柳江牧業,湖南金晉農牧,山西晉龍等公司。

國家政策

雞好,蛋好,為啥還是掙錢難?原來蛋雞行業有“三座大山”!

縱觀近40年發展歷程,國家對養雞行業,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政策。

從剛剛開始禁止養雞的政策,到鼓勵作為副業養雞的政策,到一直持續到近年來的國家補貼養雞政策,到現在的精準扶貧政策。

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機會。

如果有實力,那麼請儘量擁抱國家政策吧。

舉個例子,某企業和某縣達成精準扶貧協議,企業建養雞場,促進農民就業脫貧。

雞好,蛋好,為啥還是掙錢難?原來蛋雞行業有“三座大山”!

國家給予較低的資金成本和其他政策支持,最終,實現“三贏”:

其一,企業擴大了規模,滿足了市場需要;

其二,通過帶動農民就業,使其脫貧;

其三,國家通過精準扶貧,促進了經濟發展,減少了貧窮人口,得到了政績。

產業閉環

雞好,蛋好,為啥還是掙錢難?原來蛋雞行業有“三座大山”!

如果企業賣雞蛋不賺錢甚至虧錢,這生意能做嗎?這企業還有存在價值嗎?

有!

在整個集團產業鏈中,這個雞蛋企業只是作為次要環節,為了實現產業閉環而存在,那麼可以不賺錢,甚至,微虧都有存在價值。

因為在其他環節賺的利潤,能彌補賣雞蛋虧的錢。

5

雞蛋新格局

這些掌握新邏輯的企業,變身為“快魚”,通過自身努力,獲取了更多的資源,然後開始擴張。

我們都知道,行業市場在一定時期內,容量是一定的。

一些企業的擴張,就會導致一些從業者會退出。這些退出的,就變成了“慢魚”,被“快魚”吃掉了。

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袁正,曾經有如下言論:

“未來蛋雞中小型養殖戶佔比將不斷下降。未來規模10萬隻以下的基礎小戶,佔比將從95%以上逐步下降到55-65%;規模10-100萬隻的地方主導企業,佔比將從3%左右逐步上升到25-35%;規模100萬隻以上的全國品牌企業,佔比將從1%以下逐步上升到10-15%。”

市場容量一定,有進入就會有退出

6

兩個出路

前幾日,中國健康蛋品論壇上,在談及未來蛋雞行業發展趨勢時,紅時策劃李坤先生向與會嘉賓說道:

“現在社會正在轉型期,蛋雞行業也是正在轉型升級。其具體表現為,品質升級和價格升級,到最終所有蛋企都會走向品牌化,要麼企業自己做品牌,要麼給其他品牌做代工。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一定要實現產品可追溯、質量可控制、責任可界定。這場行業變化,誰能提前抓住機會運作品牌雞蛋,先搶佔了市場,誰就佔得了先機。

這個觀點,和品牌雞蛋觀點一致。

隨著國家對食品行業管控越來越嚴,未來的蛋雞行業,也會更加嚴格,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

“未來的雞蛋要實現產品可追溯、質量可控制、責任可界定。”

作為養雞企業的價值,主要是雞蛋品牌和生產資料。由於品牌把控了需求端,最終要靠品牌和消費者進行溝通。

所以,未來的雞蛋企業,只有兩個條路可選:自己運作品牌雞蛋,或給品牌雞蛋做代工。

7

品牌雞蛋

也許有人說,我就老老實實養雞,給別人做代工就行了。但是,代工不是那麼容易的,也是要各種資質,各種質量要求。

無論選擇哪條路,都有二個基本前提:

其一,是養殖場合法合規,要過環評;其二,雞蛋質量要過關,無藥殘無激素無抗生素等硬性要求,並且要有質量追溯體系。

如果說養雞企業要自己繼續賣雞蛋,不想做代工,那麼就需要運作品牌雞蛋了。

雞好,蛋好,為啥還是掙錢難?原來蛋雞行業有“三座大山”!

如果在一定區域內,成為區域知名品牌,牢牢的把控區域市場。這就成了小型的“快魚”。

外地雞蛋品牌來了,要麼被你趕走,要麼和你合作,要麼直接收購你。

如果,正好你運氣好,發展較快,你也可以去外地收購他們。

那麼,運作品牌雞蛋,需要很多錢嗎?

很多人都知道,運作品牌雞蛋,是一個系統工程,從蛋品品質的管控,到渠道銷售的管控,以及品牌形象的管控,都需要出處精心管理。

品牌雞蛋認為,運作品牌,不一定需要很多錢,中小雞場,也同樣可以擁有並且運作自己的品牌。

品牌的投入多少,需要根據從運作市場區域大小,市場進入渠道多少,以及自身有多少能管控的產量等各個方面的指標衡量。

大企業,有實力,做大品牌;小企業,實力不強,做一個區域小而美的中小品牌。

綜合考慮,最終選擇一個適合自身的品牌發展之路。

8

結語

這幾年,隨著中美貿易戰摩擦增多,未來不確定性增強,轉型升級會加快速度,蛋雞行業也隨之轉型升級。

一場大的行業變化,即將到來,來的時候,不會給任何人先打招呼。

但願,我們每個從業者都成為“快魚”,在未來,做個強大的行業弄潮兒。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就點個吧

轉發到朋友圈是對蛋哥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