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埃爾多安爲其兩肋插刀,危難之刻埃米爾雪中送炭

土耳其總統新聞處發表聲明表示,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在會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時表示,卡塔爾將向土耳其直接投資150億美元。“土耳其總統和卡塔爾埃米爾在安卡拉總統府舉行會晤。會晤期間,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塔米姆表示,卡塔爾有意向土耳其直接投資150億美元。兩國財長出席了會晤。元首們重申將進一步發展兩國各領域關係。”

兵臨城下埃爾多安為其兩肋插刀,危難之刻埃米爾雪中送炭

楊斌國評論:8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在推特發佈針對土耳其的“經濟制裁”。這是宣佈制裁土耳其兩位部長之後,再次提高土耳其出口美國產品關稅舉措。土耳其里拉應聲下挫,幾乎被攔腰斬斷。金融危機的傳導性十分脆弱,很快歐元區,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亞等國都不同程度應對美元貶值。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並沒有“屈服”,而是做夠姿態,在美國媒體發公開信,給普京打電話,被分析指向俄羅斯“求救”。隨後在13日俄羅斯外長應邀訪問安卡拉,商討土耳其“危機”。外界分析,俄羅斯可能在自己家底“不厚”的情況下,支援土耳其渡過難關。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利益,俄羅斯都需要土耳其。從長期看,土耳其親俄有利於俄羅斯黑海方向戰略地位。短期敘利亞問題一旦土耳其順利合作,解決相對會容易。

而下月7日很快在土耳其安卡拉舉行的敘利亞問題四方會談,也將成為土俄兩國增加合作增加砝碼。歐洲中的兩個重量級國家,德法將參與其中。馬上普京就會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北溪2”和敘利亞進程合作將成為重頭戲。而把會晤地點放在土耳其,很顯然凸顯了土耳其很重要的角色。在美國與土耳其關係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歐洲明顯與“老大哥”美國不是一條心。在俄羅斯和土耳其共同努力下,拉來的這兩個重要“盟友”,說明了美歐關係實際上已經從根本上有了“裂痕”。

而土耳其另一個能夠的到了經濟援助方向是卡塔爾,去年沙特阿拉伯以卡塔爾支持“恐怖主義”為由,採取外交和軍事雙向行動。一時間中東富豪小國上空陰雲密佈,美國在拿走150億美元軍購大單之後,裝聾作啞,兩不相幫。對日益太高聲調,並升級干預行動的沙特四國軍隊,卡塔爾有點招架不住。

兵臨城下埃爾多安為其兩肋插刀,危難之刻埃米爾雪中送炭

沙特要求卡塔爾在10天內同意鄰國要求。最終一國站了出來,2017年6月1日,土耳其派軍隊進駐卡塔爾。土耳其駐卡塔爾大使艾哈邁德·德米羅克表示,在該軍事基地上將派駐3000名海、陸、空軍以及訓練員和特種部隊。

沙特要求土耳其從卡塔爾撤出軍隊,得到的回覆是“土耳其不主張孤立卡塔爾,因為這不符合國際法”。面對沙特埃爾多安,顯得底氣十足。說實話,就中東而言能與土耳其扳手腕的國家真不多,包括沙特阿拉伯。最終此時在土耳其的“仗義”之下不了了之,卡塔爾度過了危機。雖然沙特依然不依不饒,但動手的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轉眼一年過去,風水輪流轉,災難輪到土耳其。里拉貶值,外匯儲備急劇縮水。嚴重外向型經濟使得土耳其經濟岌岌可危。8月15日,安卡拉迎來一位重要客人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埃米爾這次沒有穿阿拉伯傳統服裝長袍,而是一身西裝。

兵臨城下埃爾多安為其兩肋插刀,危難之刻埃米爾雪中送炭

埃爾多安為其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因為埃米爾不但帶來了財政部長,而且攜帶15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說白了就是給土耳其雪中送炭,幫助解決危機。這讓那些錢兩天還在揶揄卡塔爾能為土耳其解決多少困難的西方媒體足以“閉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