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爲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還記得阿拉上海藏著許多有故事的百年老洋房嗎? 點擊回顧↓↓↓

上海的角落裡藏龍臥虎!這20棟頂級老洋房不僅有故事,更有腔調!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說:

“不服,上海有故事的老房子豈止這些?”

好吧, 為了滿足大家的願望,

小儂這就為你們介紹第二波——

“藏在上海馬路里的老房子”

要知道這些只有生活在上海的老克勒才知道,

滿滿都是歲月的回憶啊~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陝西北路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陝西北路原名西摩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建成於1914年。

陝西北路(新閘路-延安中路)短短近千米,雲集了名人舊居、典型風格建築、革命遺蹟等歷史文化景觀近20處,是上海開埠後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代表性路段。

上海女作家程乃珊曾說過:“陝西北路很美的……那次在意大利,住在比薩斜塔附近,從住處走出來,就是西摩路的感覺。”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陝西北路沿線有哪些老建築呢?快跟著小儂一起來瞧瞧~

何東公館

地址:陝西北路457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這裡是上海辭書出版社所在地,原為香港太平紳士何東爵士舊居。香港以前有句俗語,形容一個人不自量,就會說,“你以為你是何東阿”從這句話足以證明,何東曾是香港首富的地位。

宋家老宅

地址:陝西北路369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宋家老宅是一棟英國式花園別墅。這裡曾居住過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及宋美齡、宋子文等姐妹兄弟,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禮也曾在此舉行,這一政治婚禮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響。

這是一座曾經影響巨大的花園別墅。宋慶齡以及當年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中的三家都與這座花園住宅有著密切的聯繫,給這個花園帶來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傳奇故事。

如今,“宋家老宅”輾轉成了“宋慶齡愛心會所”,因門牌號為369號,又名“369會所”。會所實行會員制管理,不對外開放,因而不能隨意進入。

榮家老宅

地址:陝西北路186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這棟百年老宅——榮宅,是清末民初中國企業家“麵粉大王”榮宗敬於1918年購入的家宅,堪稱上海最為高雅的花園洋房之一。

2017年,PRADA以及意大利建築設計師和工匠團隊對榮宅進行修繕,精心修繕後的榮宅不定時地對外舉辦藝術展,並面向公眾開放參觀。

馬勒別墅

地址:陝西南路30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馬勒別墅是1927年由英籍猶太人馬勒(1919年來上海後靠賭馬成為富商)委託當時著名的華蓋建築事務所設計建造的私人花園別墅。

有趣的是,這座別墅的設計者是馬勒的小女兒。小姑娘一天夜裡做了個夢,夢見一幢童話格局的大房子。她父親馬勒根據女兒夢境中的樣子建造住宅。

如今馬勒住宅“搖身”一變正式更名為“衡山馬勒別墅飯店”正式對外經營。

平安大樓

地址:陝西北路203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1939年美商雷電華影片公司的葛安農.勃力登投資,將平安大樓底層的安凱地商場改建成平安大戲院。解放後,“平安大戲院”更名為“平安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每當精彩電影放映前,"平安電影院"門口站滿了人堆,路過就會聽到有人問:“票有伐、票有伐”。售票窗口上方貼著的:早早場、中午場、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第四場、夜夜場。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當時,住在附近常德公寓的張愛玲就是“平安大戲院”的忠實觀眾。

張愛玲在《色戒》中曾經這樣描繪平安大樓:“灰紅暗黃兩色砌磚的牆面,有一種針織粗呢的溫暖感,整個建築圓圓地往裡凹,成為一鉤新月切過路角,門前十分寬暢……”。間也有傳聞,張愛玲的著名小說《色戒》的創作靈感,就是在這裡萌發……

如今戲院早已消失,變成了服裝店。

華業公寓

地址:陝西北路173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著名的華業公寓就在平安大樓後面的小區裡面,是三十年代滬上數一數二的奢華公寓,由上海營造鉅商譚千臣投資興建,李錦沛設計,是舊上海為數不多的由華人建築師自行設計的公寓大樓、建築形式及細部均仿西班牙式建築風格。

抗戰勝利後,作家、戲劇家李健吾和電影、話劇表演藝術家金山、張瑞芳夫婦曾在此居住生活。

西摩會堂

陝西北路500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這座猶太教堂建於1920年,原名叫拉希爾會堂,由於坐落於上海的西摩路(陝西北路原名),俗稱西摩會堂。這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希臘神殿式建築。

它是當時在上海的猶太富商沙遜家族第三代大班亞可布·沙遜為紀念其亡妻專門捐款建造的,是目前上海現存時間最早、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猶太教會堂。

現這裡是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一般人無法進去參觀。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懷恩堂

地址:陝西北路375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懷恩堂是中國上海一所知名的基督教堂,位於靜安區陝西北路北京西路口,系區基督教聯合禮拜場所,由美國南浸會派宣教士樂靈生創建於清宣統二年。

禮拜時可容納2000人以上,是上海各基督教會可容納人數最多的教堂之一。

1條馬路匯聚了那麼多名人故居,走完這條陝西北路也就走完上海的前世今生!

多倫路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作為上海唯二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另一條是陝西北路),多倫路的不同在於它是一個臥虎藏龍之地,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這條五百米的街道居住著眾多的文化名人。

公啡咖啡館

多倫路8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多倫路8號,是曾經的公啡咖啡館,如今它還按原名開在這裡。

這是一傢俱有文化氣息的咖啡館,它享有百年盛譽,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誕生的搖籃,1928年魯迅《革命咖啡店》也曾提及。

在魯迅的眼中,公啡咖啡館

“洋樓高聳,前臨闊街,門口是晶光閃灼的玻璃招牌,樓上是‘我們今日文藝界上的名人’,或則高談,或則沉思,面前是一大杯熱氣蒸騰的無產階級咖啡,遠處是許許多多‘齷齪的農工大眾’,他們喝著,想著,談著,指導著,獲得著”。

他曾頻繁光顧這裡 ,還稱其為“革命咖啡館”與“理想的樂園”。

薛公館

多倫路66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大約1920年由薛氏建造,人稱“薛公館”。公館外觀為青磚砌築,周圍有較大的庭院。主體部分原本是外廊式建築,形式上受到英國僑治王朝時期風格的影響。入口門廊為新古典主義樣式。抗戰時期曾作為侵華日軍海軍武官府駐地。 如今這裡住著十餘家居民住戶。

王造時舊居

多倫路93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在多倫路上,這一棟白洋樓特別鮮豔,因三樓中間碩大的“1920”,又稱1920公館。

“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1950年-1955年期間曾把這裡作為革命的一個據點,著作《荒謬集》、譯作《歷史哲學》、《美國外交政策史》等都在這裡完稿。

如今是一家咖啡館。

夕拾鐘樓

多倫路119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該建築原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夕拾鐘樓名稱取自魯迅先生著名文集《朝花夕拾》。鐘樓頂端所置古鐘為青銅冶鑄。整幢鐘樓欞體用花崗石砌成,既表現超越時空的動感,又有凝重的哲人氣質。

九十年代由上海浙商應國華捐資修建,樓高18.5米。旁邊的小路即為東橫浜路,景雲里名人住宅群就在這裡。

景雲裡紀念牌坊

多倫路135弄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景雲裡是上世紀初期建造的磚木結構的老式石庫門樓房群,曾被稱為“上海第一里”,也曾是20年代上海總工會所在地,有歷史文化名裡之稱。

裡邊曾經住過諸多的文化大家,路面刻著魯迅、瞿秋白、茅盾等眾多文化名人的一雙雙足跡。

走進弄堂,可以看到在門口揀菜的老人和洗馬桶的婦女,生活一如平常。然而,當你細看門牌,會發現不少門牌旁的紀念牌:11號住過茅盾、馮雪峰、葉聖陶、23號住過柔石……還有魯迅,景雲裡的居民對於那段歷史都非常自豪。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會址紀念館

多倫路201弄2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多倫路201弄2號是一幢具有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建造於1924年。

1930年3月2日在這裡召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左翼作家聯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魯迅為旗手的革命文學團體。

2001年左聯會址紀念館由多倫路145號遷回多倫路201弄2號原址,同年12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2005年3月被列為上海市紅色旅遊基地。

郭沫若舊居

多倫路201弄89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1926年郭沫若南下參加北伐後,他的日籍夫人安娜(佐藤富子)帶著孩子住進了多倫路201弄89號,該宅系磚木結構二層老式里弄住宅,四周多為日本僑民。

在這裡,郭沫若補譯了歌德的名著《浮士德》。1928年2月,郭沫若離開上海前往日本千葉。

白崇禧舊居

多倫路210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多倫路210號是獨立式花園洋房,1926年由廣東籍商人建造,是法國新古典主義樣式建築。

這棟建築外觀典雅,氣勢恢宏,佔地面積638平方米,建築面積967平方米。整個建築平面呈“凸”字形,正中突出部分以四根二層通高的科林斯式巨柱組成門廊,門廊上方二層為一個凸出的弧形露臺。抗戰勝利後,白崇禧曾在這裡居住,因此也稱作“白公館”。

目前,這裡已經作為海軍411醫院康復理療醫學中心。

孔祥熙舊居

多倫路250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這裡舊稱雷瑪氏別墅,雷瑪氏是西班牙人,被公認為中國電影放映業的第一人和巨頭。

1945年曾作為孔祥熙的府邸。1989年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一條500多米的小街上集中瞭如此多的著名人士遺蹟在上海是罕見的。

除了名人故居遺址外,多倫路上還有一些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館,等你去發現哦~

福州路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說起福州路,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書店。

全長1200餘米的福州路,街上散佈著上海書城、古籍書店、上海外文書店、科技書店等多家大型書店。

然而,除了是“書蟲”的海洋,這裡還是戲迷的天堂。

畢竟在福州路上有著聞名遐邇的“遠東第一大劇場”逸夫舞臺,一場戲興許會留下更深刻的記憶。

天蟾逸夫舞臺

福州路701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天蟾逸夫舞臺是上海歷時最為長久、最具規模的戲劇演出場所,前身為天蟾舞臺,有“遠東第一大劇場”美譽,1926年2月6日開業,時名大新舞臺,1990年翻建,改名為“逸夫舞臺”,是京劇演出的重要場所。

不少著名演員都是在這裡成長起來的, 比如梅蘭芳在這裡首演《抗金兵》和《生死恨》,程硯秋的《鎖麟囊》和唐韻笙的《鐵籠山》均曾在這上演。

許多京劇迷也因為進了天蟾大門而愛上了京劇藝術。過去曾有“京角不進天蟾不成名”之說,可見它在京劇發展史上的地位。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各時期的天蟾舞臺

紹興路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這條“上海最文藝馬路”全長不過500米,但卻遍佈著眾多的知名雜誌社、特色咖啡小店和安靜神秘的書店,似乎每走十步就會發現喜悅。

上海人民出版社

紹興路54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這座老洋房背後的故事眾說紛紜,一說是杜月笙四姨太的別墅(可紹興路27號也這麼說),一說是杜月笙母親的住處,現在還有章榮初的後人說這裡是他們的祖宅。

這裡曾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商報和東上海的辦公地。17年前,出版社陸續搬去上海書城辦公以後,人民出版社將這座中西混合的洋房建築出售,當時的售價是1.2億。據悉,這座花園洋房在2017年末的交易價,已經高達6億!

現在園子裡的兩棵女貞樹仍在,相傳是當年風水大師為杜月笙佈下的。6棟樓房一本產權證,目前只有一家名叫“笙館”的會所在營業。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上海新聞出版社

紹興路5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這是一幢淡黃色的,略帶弧形的建築。建築平面結合地形作V形佈置。其凸出面沿街,凹進面臨庭院。

解放以前房子的主人是南市電力公司老闆朱季琳。 後來這個家族雲散四方,房子由國家接管。現在是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的機關。

上海文藝出版總社

紹興路7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紹興路7號是上海文藝出版社,巴金曾在這裡工作過,還有《思辨》《話海》也是在這裡出版的。

金谷邨

紹興路18弄1-83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金谷邨建於1930年,裡面有6排磚木結構的三層樓住宅,其折腰式的大坡頂設計頗具異國風情。

這裡隱藏著不少文化名流。金谷村8號裡住的是段祺瑞的女兒,金谷村10號住的是著名的電影編劇、導演桑弧,他的作品有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金谷村49號住著電影明星國家一級演員張伐。

文元坊

紹興路96弄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紹興路96弄文元坊,是目前上海保存最完整的石庫門之一,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電影電視劇都喜歡到這裡來取外景,整個96弄建築的外立面都是紅色磚牆上,這在上海的弄堂中蠻特別的。

家家戶戶的衣服和床單在戶外晾曬著,透露出尋常人家的質樸與市井味。還會聽到老爺爺、老奶奶在午飯後領著小孩出來閒逛,和鄰居打招呼:“吃飯了伐?”吳儂軟語的抑揚頓挫很是動聽。

上海崑劇團

紹興路9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這裡原本是法國海員俱樂部,一座帶有一個小舞臺的三層洋房,後來上海崑劇團入駐這裡,將這裡改建成一個有二百左右座位的小劇場,定名蘭馨舞臺。這也是全國第一個專演崑劇的劇場。

週末,蘭馨舞臺常常會舉辦熱愛崑劇的票友的聚會,一些時尚的年輕白領迷醉在古老而典雅的崑腔中,讓自己心底的浮躁一點點遠去。

令香港導演很鬱悶的地方

紹興路50號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沒想到吧,這裡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不讓拍攝?!

導演關景鵬當年拍《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時候,一定要讓陳沖演的嬌蕊在紹興路50號的陽臺上梳頭。

那是一個有著玲瓏的陽臺的小樓,棗紅的鐵柵欄彎曲成玫瑰花的形狀,通過兩扇窄窄的落地玻璃窗通往內室。不過,當年“玫瑰陽臺”的主人,不習慣自己的清靜被打破,始終沒有答應劇組的拍攝請求,令關大導演頗為鬱悶。

作為上海人,怎麼可以不知道老房子背後的故事?

這可是一門學問,

一生都可以拿來炫耀的技能呢~

哈哈哈~

這些路里藏著老上海鮮為人知的故事!只有老克勒才知道!

藏在上海馬路里的老房子是說不完的,

說不定小儂還會出個下集,敬請期待哦~

圖文素材來源:樂游上海、看懂上海、攻略菜的博客、360個人圖書館、上海潮天下、微博各路網友、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