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日前,媒體報道華為將單反拍攝的照片作為手機樣片放在了他們的廣告裡。媒體爆料,在這一條華為NOVA3的廣告內,使用了大量精美自拍照來宣傳華為手機自拍的效果。然而,廣告中出現的所謂自拍照,其實都是專業攝影師拿單反拍的。其實,華為拿單反照片移花接木冒充是手機拍照早已不是第一次了,而且在很多方面,華為在宣稱營銷上越來越浮誇。如果這種勢頭無法扭轉,華為工程師們三十年如一日打造的技術帝國,有可能會被髮揚"大嘴精神"的無良銷售人員毀掉了。

拿單反照片冒充手機照片

誠然,使用單反照片以進行欺騙的方式進行市場營銷並被實錘的手機廠商並非只有華為一家,但被實錘之後,堅決不改,並多次使用單反照片冒充手機拍照照片的廠商恐怕並不多見。

在華為P9問世之後,網絡上流傳出一篇《P9媲美單反,專屬單反RAW,98%的人不知道怎麼用》的文章,該文章由華為消費者業務官方微博發出。但經過網友維權,所謂用P9拍攝的照片中,有用小米3手機和佳能5D拍攝的。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隨後華為高管餘承東表示:"我在華為幹了23年多快24年了,無論多高職位的人,故意造假的,一律幹掉,從不姑息!","我們決不允許作假行為,這是公司最基本的文化精神!"

但就在不久之後,華為在Google+上的一張採用單反拍攝的照片,該照片被使用隱晦的語言和華為P9徠卡認證攝像頭聯繫到了一起,但因這張照片採用佳能相機拍攝,最後華為不得不尷尬的將照片刪除。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本次事件中,華為又故技重實,在宣傳廣告中,將單反照片冒充手機拍照,廣告中的女主Sarah Elshamy上傳了一張幕後花絮,結果暴露了正在使用單反拍攝"精美自拍照"的現場。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凡事都說事不過三,希望華為能夠吸取教訓,別學紅芯瀏覽器虛假宣傳、過度營銷。

事實上,照片造假並非孤例,只要回溯過去幾年,就會發現,華為在宣傳營銷上越來越浮誇,與原本技術立身的定位漸行漸遠。

微博營銷玩脫了

華為P10/P10 Plus正式發佈後,華為手機官微藉著發佈會東風舉辦抽獎活動為新品首銷造勢,連續三天,用戶只需轉發評論微博便有機會獲得P10一臺。不過,抽獎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有媒體報道:中獎者均為華為內部員工,而且還有網友發現曾有抽獎送P9手機連續三次都是同一人獲獎的情況。

在被網友舉報後,華為手機官微虛假抽獎遭舉報被微博禁言7天。雖然遭到禁言7天的處罰,但網友很快發現,禁言7天對華為手機官微形同虛設,不禁感慨,對於大公司來說,微博規則就是白紙一張。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該用戶抽獎中獎率非常高,包括其他公司的獎品,因此不排除微博有貓膩,不應該把鍋扔給華為。可即使拋開這次事件,華為在營銷上玩脫的記錄也已經不少了。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華為石墨烯電池營銷

在華為Mate8發佈會開始前,微博上出現關於華為Mate8會採用全新的石墨烯電池的介紹。之後被自媒體和各種網絡平臺廣為傳播。雖然在Mate8發佈會上並沒有關於石墨烯電池的任何介紹。但很多媒體評論,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石墨烯電池炒作案例。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去年年底,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在第57屆日本電池大會上,宣佈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實現重大研究突破,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

雖然華為僅僅表示這是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但一些媒體卻錯誤解讀,"20秒充滿電,華為真的搞出了石墨烯快充電池"、"華為石墨烯電池展黑科技,手機快充有望受益?"等不靠譜的報道充斥著網絡。經過一番渲染,華為儼然成為石墨烯電池黑科技創新的佼佼者。

但實際上,關於石墨烯電池的概念非常模糊,有觀點認為在電極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材料,就被稱為石墨烯電池,還有觀點認為將石墨烯作為導電劑也可以稱為石墨烯電池。無論是在電極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材料,還是將石墨烯作為導電劑添加,所謂石墨烯電池的充放電過程是通過鋰離子的遷移來實現,本質上依舊是鋰離子電池,所謂的石墨烯電池並非像網絡流傳的那樣是對鋰離子電池的顛覆。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而華為的做的僅僅是採用石墨烯材料給鋰離子電池散熱,而且這還僅僅是實驗室產品,而非工業產品。

雖然營銷媒體的炒作不能代表華為官方,但華為也並非沒有責任。就本質上來說,華為發佈的"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完全可以用"高溫長壽命鋰離子電池"來表述,只因為加入石墨烯作為散熱材料,就在電池名詞中塞入石墨烯幾個字,這其中的奧妙想必路人皆知。

只為奪人眼球的保時捷設計

華為Mate 9中一款型號為Mate9保時捷設計定製版,售價為1395歐元,如果摺合成人民幣的話手機價格在1萬元左右。

而保時捷設計定製版的稱呼很容易將保時捷汽車和華為Mate9手機相聯繫,並以此提升了Mate9以及華為手機的品牌附加值。但所謂的保時捷設計定製版手機噱頭的意味更多,其保時捷設計和保時捷汽車沒什麼關係,Porsche Design是由保時捷汽車911的設計者,費迪南德·亞歷山大·保時捷教授於1972年創立,保時捷教授與其團隊一同在Porsche Design這一設計品牌下開發不少用於奢侈品等產品的設計。

雖然對於一款手機而言,是否打上保時捷設計的標籤其實意義並不大,滿足通話要求、具有日常上網影音娛樂才是手機的使用價值所在,但打上一些特定標籤,卻能製造話題奪人眼球,並無形中提升品牌附加值。更關鍵的是,打上保時捷設計標籤,恐怕只是為了收取智商稅。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無法使用的NFC功能

華為曾經宣傳榮耀7手機提供的是全功能NFC。但消費者購買榮耀7後,發現所謂的NFC功能根本無法實現——一位消費者表示連榮耀7說明書中第67頁介紹的基本利用NFC共享功能也無法實現。

該消費者還表示:聯繫華為官方客服後,華為官方客服只是一味地利用技術術語強調只要符合NFC功能之一的手機就可以稱為NFC支持,同時在官網和其後續手機隨機手冊和相關網站的宣傳中修改關於NFC的相關資料,破壞相關的證據,推諉責任且對消費者的正常要求不以理睬。最後該消費者只能通過315渠道投訴維權。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名不副實的華為Mate7雙系統

在華為Mate7上市時,曾宣傳過高配版手機可以擁有雙系統功能,可同時登陸兩個微信。然而,這個畫餅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未兌現。以至於一位消費者直接投訴至央廣,聲稱華為欺騙用戶,未能按時兌現雙系統功能。

央廣經濟之聲節目曝光後,華為在官方論壇花粉俱樂部中發佈公告稱,雙系統版本不會全網開放,只對感興趣的體驗用戶開放,用戶提交申請後,定點推送。不過,根據參加內側的用戶反饋,雙系統穩定性差,經常發生閃退、死機等問題,手機無法正常使用。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該消費者表示:"當初就是看中的MATE7高配版的雙系統功能,若該功能無法使用,便與便宜1000多元的標配版手機功能一模一樣"(標配版和高配版技術參數有差別,但對於不玩大型遊戲的普通用戶來說,標配、高配用戶體驗其實是差不多的)。

接到投訴後,華為客服表示對於消費者提出的系統不穩定問題,可能有多種原因造成,售後部門會對用戶的具體問題進行查看,並協助用戶解決。對於消費者提出的退機申請,華為公司無能為力。

P10疏油層事件

疏油層的作用是讓油液難附著在屏幕上,而且可以讓屏幕更難留下指紋。但就是這樣一道並不複雜的工序,華為的高端機型居然遺忘了疏油層,而且網上出現了正反雙方在爭論中互相攻擊的情況,這確實是不可思議。

WIFI事件

根據國外媒體實測,華為P10 WiFi速度不像是高端手機應該擁有的水平。根據國外媒體的測試,iPhone 7 速度能達到理論速度532 MB/s,P9能達到 279 MB/s,P10 居然只有48.8 MB/s。P系列作為華為旗艦機,出現這種情況實屬不正常。

下圖為測試截圖: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閃存事件

由於華為將UFS和eMMC混用,引發了網友同價不同質的非議,不少網友調侃"買手機送抽獎",很多P10用戶也紛紛下載軟件測試,自己買到的"歐皇版",還是"非酋版"。

針對網友的質疑,華為高管給出的回覆是"USF和EMMC一樣",進而引發了更廣泛的吐槽,使輿論進一步發酵。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之後,又有輿論把鍋甩給三星,認識是三星卡了供應鏈脖子,使華為出現USF和EMMC混用的情況。

然而,先不提是否真的是因為三星卡脖子造成的內存混用。這種說法未免有轉移矛盾的嫌疑。像華為這樣國際巨頭,如果沒能及時預見未來供應鏈閃存嚴重缺貨的可能性的話,管理層實在是有失水準。

此外,即便是因為供應鏈緊張導致如今eMMC存儲芯片和UFS存儲芯片混用的情況,也完全也可以採用尊爵版、高配版、低配版的方式來解決——尊爵版採用UFS2.1方案,高配版採用UFS2.0方案,低配版採用eMMC5.1方案,並根據不同的版本設定不同的價格,並在產品發佈時說明各個版本的不同,解釋這是因為存儲芯片供應鏈緊張不得已而為之。這樣的話,不僅可以避免現在窘境——直接避免了"買華為P10如同抽獎"的尷尬局面,而且也可以讓消費者自由選擇。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關於閃存事件有一點要補充一下,eMMC 5.1標準理論帶寬為600MB/s左右,即便是eMMC 5.0標準也有400MB/s,而在實際測試中部分華為P10測出只有200+MB/s的成績——即便實際測試要打一個折扣,也不至於出現如此大的差距。換言之,就是這已經不能用eMMC 5.1標準去給華為P10的實測200+MB/s的成績去背黑鍋了。

由於主控集成在內部,eMMC方案其實就是一個迷你版的不需要外部主控的SSD,eMMC方案也要用到NAND Flash,而根據媒體爆料,華為部分P10採用的eMMC芯片,其中部分NAND Flash恐怕存在產品品質比較一般的問題——採用的是閃迪df4064,這屬於品質非常一般的產品,曾經被用於999元的酷比魔方平板,而且還有更廉價的平板使用過df4064。

華為在走三星、HTC、諾基亞、索愛的老路

回溯華為手機過去幾年的發展歷程,在起初,日子過得並不順,甚至還有D2這樣的大坑,以至於D系列直接銷聲匿跡。

發生逆轉的節點在P6、榮耀6和Mate7。P6是華為第一款銷量達到數百萬的中高端機型,給華為的啟示是隻重配置不重外觀的工程師思維要不得,外觀非常重要。在一次發佈會上,華為榮耀手機高管就調侃:餘總髮現原來外觀才是最重要的。

榮耀6的成功源自堆硬件和性價比,麒麟920、3G內存、3000+的電池等參數在當時1999價位的手機而言,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加上麒麟芯片的愛國情懷加成,很多人都願意支持一把。

不過,從實際體驗上看,P6和榮耀6的體驗都一般,P6雖然外觀不錯,但卡槽問題,發熱問題、GPU太差沒法玩遊戲等都說卡坑。榮耀6的小問題很多,比如無限重啟,拍照噪點多等。

Mate7是華為真正意義上的翻身仗,最大的特點是大電池和主流的硬件性能和性價比。加上D2的慘痛失敗使華為進軍高端信心不足,在上市初期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營業廳裡要加價才能拿貨的情況。

另外,Mate7這種配置非常適合作為商務機和公務機,特別是當時機關單位裡普遍要求使用國產手機,很多單位直接採購Mate7、P7作為公務機,使Mate7火了一把,並使華為手機真正在3000元這個價位上站穩腳跟。

之後幾年裡,華為手機越做越好,品牌附加值也越來越高,P系列手機從P7開價2500+到幾個月跳水到1900+,現在都已經把價格推到4000+。Mate系列則成為了華為機皇。

不過,在手機業務大踏步增長的同時,華為中低端手機在性價比上大幅倒退。以千元機來說,相對於友商的機器,內存、SoC、屏幕、CIS等方面紛紛縮水。

對此,有華為粉絲認為,"華為把錢花在了看不見的地方......"

考慮到華為在P系列高端機型上照樣使用閃迪df4064這種超低端器件,華為粉絲的這種辯護是很難自圓其說的。

總的來看,全球手機廠商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在中高端越做越好的時候,低端機器就會越來越沒性價比,廠商也會變得越來越傲慢: 索愛冷豔高貴直接退出中國市場;

諾基亞"科技以換殼為本";

HTC自命不凡,宣稱"只做高端";

三星中低端低配高價,以及"手機自燃系外部加熱";

華為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又被實錘 恐重蹈諾基亞三星覆轍

華為的“EMMC和USF一樣”,以及各種玩過頭的市場營銷,都說明華為越來越傲慢,越來越浮誇。而且這種浮誇不僅僅侷限於終端部門,華為拿核高基經費,買ARM Cortex A57/A72做集成鼓吹自主,打進政府採購名錄,這種現象已經表明浮誇風的滲透是全方位的,華為只是在重複索愛、諾基亞、HTC、三星的曾經走過的道路。

而就技術上來說,華為無法衝破谷歌、ARM劃定的天花板,在安卓陣營廠商高度同質化的背景下不可替換性非常低。

在技術上無法突破谷歌、ARM的桎梏,商業上重蹈索愛、諾基亞、HTC、三星的覆轍,華為手機未來未必是一片坦途。

不過,即便華為走上索愛、諾基亞、HTC、三星的的老路,短時間內商業上還是會走上坡路,這主要是因為華為是中國企業,背靠中國市場,且華為具備極強的輿論引導和操控能力,在民族復興的大勢下,崇洋媚外的人會越來越少,像華為這類非常善於打民族牌和愛國牌的國產品牌將會得到國人越來越有力的支持。

何況帝國的崩塌往往是漸進式的,即便是三星高端機型在中國潰敗,但依舊有老本可以啃老。在沒有出現智能手機對功能手機革命的情況下,華為手機未必會像諾基亞帝國那樣轟然倒塌。未來數年,華為還會走上坡路,但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以透支品牌信譽為代價的,正如前幾年的三星。

鐵流認為,如果不對產品線進行重新規劃,如果不對市場營銷進行規範,如果不能突破谷歌和ARM的技術天花板,華為恐怕終將面臨盛極而衰的命運,正如數年前的諾基亞、HTC、三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