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摩托車油耗逐漸增大的幾種常見故障

會讓摩托車油耗逐漸增大的幾種常見故障

油耗是衡量一輛摩托車很重要的技術指標。一般來說,兩衝程摩托車耗油比四衝程高,大排量比小排量高。同時根據摩托車發動機結構形式的不同,其實際的油耗量高低也有所差異。就一般國內較為普遍的車型來說,兩衝程50型摩托車油耗量約在3L/100 km,四衝程70-100摩托車油耗量在2 L/100 km以下,四衝程125摩托車油耗量約在2 L/100 km。當然實踐證明同一輛摩托車在相同條件下(即路況、距離、季節等方面),不同的駕駛操作方法所消耗的燃油量也不相同,其差異可達到20%~40%

摩托車在實際行駛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燃油油耗增大的情況,特別是在摩托車使用若干段時間後,其燃油的消耗會明顯增大,而發動機的動力則會逐步下降。一般來說在正常駕駛的情況下,摩托車的耗油量一般都處於車輛技術標準規定的範圍之內,而由於道路行駛條件的變化,若略有誤差也屬正常情況。但是如果耗油量明顯增大,則可能是摩托車在日常維護保養或調整失誤,以及車輛零部件發生故障。所以當發現車輛出現耗油量過大時,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方法,查找摩托車存在的故障原因。

在正常駕駛過程中,發現摩托車的滑行距離比平時明顯減少,而且在下坡路段滑行的效果也減弱,同時在平地推行車輛時感覺到很費力。此時首先檢查前後輪胎的氣壓是否在正常標準值內,如果前後輪胎充氣量不相一致或明顯不足時,就會造成耗油量增大,應及時檢查併為輪胎充氣。

如果檢查發現輪胎磨損程度嚴重,並在行駛中經常出現打滑現象,這不僅會增大耗油量,也會給安全駕駛帶來隱患,要及時更換新的備用輪胎。當然最好在準備進行長途行駛前,配備一支輪胎專用氣壓表,用於輪胎氣壓的檢測。

輪胎氣壓不足也是造成輪胎早期損壞的直接原因,據摩托車輪胎維修統計資料顯示,發現有近85%的輪胎早期磨壞,是因為輪胎氣壓不足所致。輪胎氣壓不足不僅危害駕駛安全,也會使輪胎的實際使用壽命降低20%~40%左右。在為輪胎充氣時,應該按照目前所配使用輪胎側面所標註的最大氣壓值充氣,而不要根據摩托車使用說明書上所標註的最大氣壓充氣,這樣才能保證輪胎最佳的耐磨損度及延長使用壽命。

空氣濾清器汙物堵塞

空氣濾清器的作用是防止塵灰進人化油器和氣缸內,若一旦產生破損時,行駛時的灰塵就會通過化油器進入氣缸,從而引起氣缸和氣門的異常磨損。同時當空氣清芯器被汙物嚴重堵塞時,則會造成發動機起動異常、動力不足和油耗量增大的問題,排氣管也會呈現黑色煙霧。所以當車輛達到一定的行駛里程時,應及時按規定對空氣濾清器進行清洗和保養,同時在行駛萬餘km以後則應更換新的空氣濾清器。

清洗空氣濾清器濾芯時(海綿泡沫濾芯),可以用中性洗滌液進行清洗,把濾芯浸人洗滌液裡進行浸泡並搓洗,除盡汙物後再用清水沖刷乾淨,如濾芯殘留汙物情況比較嚴重,在洗滌液裡浸飽一段時間後再衝洗。但是紙質空濾濾芯切不可浸水,可用電吹風朝濾芯進氣面進行除塵即可,若產生破損應更換。

濾芯沖洗淨後應放置在通風處晾乾,待乾燥後在濾芯表面可以滴少許潤滑機油,即可恢復安裝使用。安裝時應朝拆卸時的相反順序進行,若一旦反方向錯位安裝,則空濾器起不到濾清防塵的效果。

會讓摩托車油耗逐漸增大的幾種常見故障

離合器產生打滑現象

摩托車在正常行駛中若把手油門加大時,發現車速表顯示有明顯的提高,但實際感覺到車輛行駛速度並非有明顯提高,則很可能是離合器產生打滑問題。造成離合器打滑的主要原因有3方面:1)離合器把手自由行程失控,離合器片的壓緊力太低而造成打滑。2)離合器彈簧壓力不足造成打滑。對於離合器彈簧壓力不足,一般是由於彈簧受熱變軟或離合器片磨損所造成。3)離合器把手操控鋼索在外套內被卡住,或是頂杆分離機構及機件被卡住,都會出現離合器打滑問題,這也是造成油耗增大的主要原因。

針對上述問題在檢修時,若彈簧壓力不足可在彈簧套內增加一個墊圈,使彈簧預壓力變大,如果彈簧因受熱變軟則應更換新的彈簧。特別是在一些踏板式車中,當其離合甩塊一旦出現打滑問題時,則會直接影響到最高車速與上坡時力矩,從而造成發動機動力傳輸的大幅度損耗,井還會導致離合器相應機部件發燙過熱,從而使油耗大幅度增大。在具體檢查時可適當加大油門把手,若在急加速時車速表顯示發動機轉速增加,但是摩托車的車速增加卻很緩慢,這樣便可很快判斷離合器產生打滑問題,應同時更換摩托車的離合器片、離合器壓盤及驅輪。

發動機氣缸壓力明顯不足

當摩托車行駛2萬~5萬km以上後,如出現發動機的動力明顯下降,而油耗量則在不斷增加,一般情況下可能是發動機活塞環出現磨損後而產生漏氣,從而使氣缸出現壓力不足,氣缸的密封性變差所產生的問題。最簡便的檢測方法是先拆下火花塞,然後用手指用力堵住火花塞口,並踩下起動杆或按!;電起動按鈕,此時手指上應感覺到有較強烈的氣壓衝擊感,並有氣流從指縫邊衝出。如果感覺壓力很小或是手指很容易地堵住火花塞口,就說明氣缸的壓縮力明顯不足,肯定有漏氣的地方,故障原因一般是氣門關閉不嚴,或是缸體活塞環磨損過大所造成。解決的方法是拆解發動機,對活塞環及氣缸密封墊圈進行更換。

另外當發動機的曲軸箱或是氣缸接合口部位產生漏氣,也都會引起氣缸壓力降低而使動力不足,發動機排氣管也會冒出藍煙,促使油耗大大增加。同時如果發動機出現過熱、消聲器內積炭過多、離合器摩擦片打滑、輪胎氣壓不足等問題,也均會使發動機加速性能變差,動力明顯不足。

排氣管尾部冒黑煙

排氣管尾部出現冒黑煙的情況,主要是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不完全燃燒所造成的。分析其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4種情況:,1)可燃混合氣過濃所致;2)混合油中汽油與機油的混合比失調,或是機油過多或機油質量差;3)一些二衝程發動機機油泵失調,從而造成機油供量過大;4)發動機活塞環的油環磨損嚴重或斷裂,造成機油進入發動機燃燒室。

當排氣管經常外冒黑煙時,應首先檢查火花塞積炭是否嚴重,其次是檢查空濾器是否被汙物堵塞,空濾器內的飽沫芯很容易被塵土堵塞,應加以拆卸清洗或進行更換。拆下火花塞檢查中間電極的燒蝕狀況,如果在電極處呈現黑斑就可以證明濃度過濃,可以調整化油器油針高度,即把油針上的卡環向上移一格或兩格。

在不拆卸的情況下清洗化油器,可以在起動發動機後待空轉時,用清洗劑直接向化油器的進氣口進行反覆噴洗。若幾次經噴冼化油器後仍不見效果,那麼有可能是化油器內部噴油系統,被嚴重堵塞及油平面過高,必須分解化油器作進一步清洗和調整。

火花塞電極積炭及電極間隙偏差

摩托車在日常駕駛過程中,火花塞很容易產生的故障有過熱、積炭、燒蝕等問題,無論發生上述任一種故障情況,都會可能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正常工作,導致發動機轉速不穩定、動力下降及起動困難等。尤其在火花塞電極被燒蝕,電極跳火間隙過大,電極處產生大量積炭,造成車輛起動困難,油耗隨之大幅增加。這是因為進入氣缸的混合氣靠火花塞電極點火才能燃燒,如果電極部位有積炭或間隙過大過小時,火花塞自然會損耗使點火能量下降,造成點火忽明忽暗的問題,並使進入氣缸的混合氣不能完全充分燃燒,其行駛時的提速也會明顯減緩,而燃油消耗則就會增加很大。特別是一些用混合油的二衝程發動機,很容易使火花塞產生積炭,所以在平時應不定期檢查火化塞的結炭及燒蝕情況,及時加以清冼或更換。

當火花塞積炭出現黑色或灰黑色的堆積物,嚴重時可將火花塞兩電極粘連而短路,造成發動機完全無法起動,其原因是可燃混合氣過濃,或是配用了熱值過高的火花塞所導致,所以應合理調整化油器和改用熱值稍低的火花塞,並適當增大兩電極間的間隙。火花塞電極若在較短的時間內被燒蝕時,應檢查火花塞熱值是否選用符合規定的標準要求,並要及時清除火花塞上的積炭。

會讓摩托車油耗逐漸增大的幾種常見故障

化油器及燃油管路出現滲油

摩托車在平時使用特別是在冷車起動前,車輛附近散發陣陣汽油味,這就說明車輛在燃油系統中巳出現有輕微滲漏油的問題,一般檢查重點應該是在輸油管路、化油器、汽油泵和汽油濾芯等處。

化油器漏油的原因比較多,最常見的問題是用不純的汽油和機油,使化油器浮子附上一些金屬雜質,造成浮子不能自行上浮,進油針閥不能關閉進油通道。同時若化油器的密封墊老化或變形,一般也會出現化油器滲油現象。另外,燃油內的雜質停留在化油器的針閥處或針閥卡死時,都會導致針閥密封失控,使油麵上升而出現漏油。當然油路某處黑膠油管產生細微裂縫時,也會產生間隙性慢性滲漏油問題。

當摩托車產生滲漏油時絕對不能馬虎大意,不僅增大實際燃油耗油量,若仍繼續使用則在行駛顛簸中會加大漏油程度,而且當汽油因受熱瞬間揮發則相當危險,應及時進行全面檢查並排除。如果在放油管的端口部位或管口處有油味,化油器浮子針卡住或油麵偏高等問題,則就需要進行調整化油器並進行清洗。

摩托車化油器供油不正常

發動機作功時的動力是靠化油器的真空吸力供油,所以說化油器必須要有良好的供油狀態,尤其當出現化油器節氣門關閉不嚴情況時,則會造成發動機起動困難、無怠速或怠速不穩、動力不足等故障,嚴重時則會造成無法正常起動。若長期氣門關閉不嚴還會燒蝕氣門和缸頭的氣門座,主要原因是產生磨損使之間隙增大,從而進入缸體內的空氣就不能全部用於燃燒霧化,增大了實際使用的耗油量。若化油器怠速量孔或主量孔堵塞,也會引起化油器供油量偏少,導致發動機的動力明顯不足,嚴重時發動機會自行熄火

檢查化油器節氣門磨損程度進行調整及加以更換,並拆卸化油器進行徹底清洗。另外在調整化油器時可適當降低浮子室的油麵高度,縮小主量油孔直徑尺寸,降低化油器的主油針等方法,在很大程度可以減少油耗量。當然在減小燃油供油的同時,也必然要兼顧摩托車的加速性與最高車速,應保持相對平衡的水平,從而達到減小耗油量的目的。

排氣管被積炭物堵塞

排氣管發生堵塞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管內積炭過多,尤其是二衝程發動機更容易產生積炭情況。當管腔內壁以及氣道和氣缸排氣口的積炭增加到一定程度時,便會發生堵塞現象,從而導致產生髮動機聲響沉悶、功率下降或轉速不穩,嚴重時還會造成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明顯增加耗油量。

一些使用混合油的二衝程發動機,如果汽油中的機油比例加大,容易造成發動機不能正常燃燒,過多的機油變成黑色膠質物沾附在排氣管和消音器內壁,均會造成排氣不暢使耗油量增大。尤其是一些劣質潤滑油混入燃燒後,會在管道內壁形成大量積炭,日積月累就會影響發動機的動力,不僅增加了耗油量,而且其尾部噴射形成藍色濃煙汙染環境,而優質潤滑油燃燒後幾乎無煙排出,完全燃燒不可能形成大量積炭。

一般情況下應不定期對排氣情況進行檢查,每當行駛5 000 km左右時,最好對排氣管消聲器進行一次積炭清除工作,這其中包括清除排氣窗口、管道及消音器內壁的積炭和膠質物。在平時我們可以從排氣口往管道內注入少許機油(可在排氣管前端處注入),這樣不僅能防止排氣管腐蝕,又能減緩廢氣對濾芯的衝擊,有利於抑制管道燒穿和延長排氣管的使用壽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