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本文来源“城市画报”(ID:cityzine)

如题,“煲冬瓜”对于广东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一项“难度挑战”。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大扎好,我系咕天ló,我系渣渣辉)

这里就准备了一段“广普十级听力测试”,在我们进入正题之前,先来感受一下“冬瓜味”的威力。

众所周知,“扑腾发”,不是,是“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是已经具备了法律地位的中国通用语言。依照的是北京市和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口音标准。

北方方言虽然是现今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但南方汉语方言的独特差异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比如历史上因为远离中原从而保留了较完整的古汉语特点的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这三者混合存在于广东省内,与“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相对应。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因为本土方言太过“亲切”,广东日益成为众人眼中普通话口音泛滥的“重灾区”。有些广东人说起普通话来,有时好似“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那么,据说,在北方人眼里,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口音究竟能有多奇怪?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听刚来广州的小Y说,别的还好,但有的时候跟广东朋友们一起点菜真是太懵圈了!

原本以为“咖喱娘惹鸡”这种快速拼接n、l的菜名已经算是“人艰不拆”级别的了,但某次听到朋友坦然对老板说出“来一份‘牛郎’面”(牛腩面)的时候,小Y还是难免一头雾水。

虽然普通话中的鼻音韵母n和ng区分明显,但在方言中,前后鼻音却很难分辨。比如an—ang,en—eng就成了讲闽方言的广东潮汕人的死穴。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画师Duncan当肯的作品《字典里没有ㄢ的朋友》(ㄢ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相当于韵母“an”)

而讲白话和客家话的广东人也未能幸免,他们大多数同样对鼻音韵母in—ing毫无感觉……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橙橙还记得她刚跟男朋友阿C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次指着照片给阿C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们,说:“这几个都是可爱的小仙女儿~” 来自东北的她说儿化音流畅得就像在雪地滑行。

而阿C是广州人,听完之后立刻接了一句,“你也是我的‘小仙女鹅’啊!”

没错,不是天上飞的“小仙女儿”,而是地上跑的“小仙女鹅”。橙橙又气又笑,原来在大广东,仙女真的会下凡的!

这也是广东人讲普通话的一个明显bug——很难发出儿化音和轻声

普通话中的“儿”其实不是一个单独音节,而是附加在音节末尾的卷舌音,正确的读法是从前面的音节自然滑落到“儿”。

但广东人会将“儿”字割裂出来发音,而且习惯性地不卷舌,只发“e”的音,不发后面的“r”,北方人听起来自然就一言难尽了。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说实话,没有哪个地方的人说话能像广东人一样会加很多句末语气助词。这些词也成了我们平时说话惯用的“后缀”,就算从方言转换到普通话,也很难去掉。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比如粤语的“喇” [la],一般表示时间或动作的完成。在广式普通话中通常会切换成最常见的“啦”。

——佢食(他吃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而另一个语气词“啫” [ze](有时亦作“嗻”),意为“而已”,也是广东人的嘴边爱宠。但无论是原汁原味的粤语,还是广式普通话,“啫”听起来都表达了一种委婉、对抗性的情绪。

——我十分钟冇复你!(我(只不过)十分钟没回复你而已嘛 )

友情建议:“嗻/啫”字最好谨慎使用,否则一不小心就要在争吵的危险边缘试探了。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而粤语的语气助词“嚟㗎” [lei gaa]在普通话中也有体现,“直译”过来就是句末口头语“来的”。

——呢啲系乜嘢嚟㗎?(这些是什么东西来的?)

这同样是一个情绪表达十分强烈的语气词,读的时候都可以自动脑补出一脸的嫌弃和怀疑。

至于普通话里张口就来的语气词“啊”,在粤语里也一样表达疑问和强调语气。此外还有粤语专属的特殊疑问语气词,如“咩” [me],“话” [wa] 。

所以这几个词在情绪表达上又有什么区别?多说无益,直接来看下面这道:

“七夕表白”送分(命)题

A. 其实我都几中意你嘅,你中唔中意我啊?[其实我很喜欢你的,你喜不喜欢我啊?]

(真诚中透着期待,句末的“啊”也表达着恰如其分的小羞涩,我觉得很OK)

B. 我都话我中意你咯,你中唔中意我啫?[我都说我喜欢你咯,那你喜不喜欢我?]

(漫不经心的随便语气在“咯“、“啫“中体现无疑了)

C. 你讲乜话?

唔中意我?你讲笑咩?[你说啥?不喜欢我?开玩笑吧!]

(这个……只能说,请问你是霸道总裁吗?不是?那这样表白真是吓skr人!)

这不是全部,还有一个走位飘忽的“先”,它的用法也充分展现了广式普通话的博大精深与自成一派。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比如广东人常常说的“我走先”、“食饭先”,就是“先”字在句末表示

时间先后的用法。

而另一种则是表示加强语气,这时句末的“先”字就近似普通话中的“到底”,有一种不耐烦、质疑的语气。

——我同你前度,边个最靓?(跟你前任,(到底)哪个更漂亮先?)

这道题……对不住,我还是先行告辞了。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广东人讲不好普通话,有时候不是因为普通话太难学,而是因为对于方言母语的惯性已经形成。比如广东话里根深蒂固存在着的各种“专用词汇”和“专用语法”

虽然“遮”(雨伞)、“倾计”(聊天)这样的粤语词很少直接出现在广式普通话里,但像“打边炉”(吃火锅)、“拍拖”(谈恋爱)、“好彩”(幸运)一类大众较容易理解的广式方言词,被直接引用率还是很高的。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部分广东话专用词汇、语法与普通话的比较

而且除了使用本土词汇和独特语法,广东人讲普通话也习惯化用一些外来词,尤其是英语音译词

就像你出省旅游,指着山东大李子问老板:“这个布霖几多钱”,听起来确实是很港腔很广式啦。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粤语音译音源外来词列表

但是经过长时间蕴养之后,外来词在使用中已经“广东本土化”了。广东人脱口而出的“买飞(fee)”、“打波(ball)”不是在有意复制时髦,而恰恰是他们身上融合了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独特气质的体现。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上述案例其实已经说明了“广东人究竟为什么说不好普通话”这一江湖悬案,我们再来帮大家总结一下就是:

1.方言母语的“干扰”。广东人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会习惯性套用方言母语(白话、客家话、潮汕话)的模式或规则,比如专有词汇和独特语法等。退一大步说,即使说话人没有明显的语汇特征,但方言母语的“隐性”或者“潜在”影响因素,比如发音方式、语调语速等,仍然给人一种“你是广东人吧”的强烈辨识度。

2.与使用普通话的环境有关。大部分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场合集中在学校、公司等地方,但回到家里,跟亲戚家人在一起则又纷纷开启方言模式。在这两种语言模式下,又与说北方方言朋友“学习切磋”的机会相对较少,就始终keep住了自己的原汁原味。

3.自我文化认同感和包容并存。其实就算带有方言口音,在广东人看来也没觉得有多“大件事”。广东人所说的不标准广式普通话背后的各种方言,实际上源自“岭南原生汉语”。在这种自我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广东人也深受南方包容、开放风气的影响,所以,在广东,无论你说的是广式普通话、潮式普通话还是北方方言的普通话,在大家看来都差不多,不会觉得对方与自己不一样。

在大广东,无论是白话、潮汕话还是客家话,都把精髓留在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呼吸里。因此,广东人口中那些特别又历史悠久的广式词汇、俗语,甚至无法摆脱的语音语调,也偶尔被北方的朋友戏称为行走的“粤文化招牌”,也算是这片土地留给我们的标记之一了。

[1]袁家骅. 汉语方言概要[M]. 语文出版社, 2006.

[2]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 M] .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3]甘于恩,简倩敏.广东方言的分布[J].学术研究,2010(09):140-150+160.

[4]麦耘.从粤语的产生和发展看汉语方言形成的模式[J].方言,2009,31(03):219-232.

[5]邓思颖.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J].中国语文,2006(03):225-232+287-288.

[6]汤志祥.论20世纪末粤语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37-42.

[7]黄年丰.广东方言视域下的普通话教学[J].肇庆学院学报,2018,39(03):62-65.

[8]卓燕华.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51-153.

[9]朱月明.普通话与广东话口语词汇、语法差异比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4):79-81.

[10]周雪华.从粤语的英源外来词探析广府文化的内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04):69-72.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