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最有希望超越蘋果的是小米?

河苦


確實,照現在的發展路線是時間問題,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來一點一點解析,大家都知道小米是手機,但是我想說,不是的,它是個多元化的商場,不知道大家用過小米的其他用品了嗎?我想估計就是個手環了,我來具體講講為什麼會有希望


科技線發達,不是隻有手機,一個龐大的生態在慢慢展開

這點上真的,我以前也不瞭解小米,覺得小米怎麼說,就是手機,發燙,雷軍,Are you OK?就只是這些印象,但是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在生活領域,醫療領域等等小米都有相應的產品線,關鍵是它做的還物美價廉,這就很厲害了,我買個小米的攝像頭裝在公司裡,我沒有想到的是居然會這麼好,且不說它的高分辨率的白拍和夜拍,關鍵是還可以通過藍牙和相應app進行監控,太人性化了,正如上面的產品一樣,小米在各行各業都在努力成長

開拓海外市場,卓有成效

一個好的企業是不僅僅會把眼光放在國內的,同樣,還會放眼於國外,印度是小米打開國際市場,是的在印度迅速受到了喜愛,同樣在東南亞國家也是飽受歡迎,甚至出現了山寨小米的現象,但是拉美與非洲依然緊閉大門,這個戰略也使得小米損失慘重,現在小米通過香港李嘉誠的合作,已經進入歐洲市場,將在歐洲市場與我們的華為,oppo一同競爭


若想超越,必須靠獨特

為什麼會說小米有可能呢??因為小米若超越蘋果,肯定不在手機行業上,更是在其他方面,比如AR,比如智能家庭等方面,這點上蘋果的短板也是很大,雖然也在嘗試,如智能家庭控制燈光,還有電視盒子等等,但是卻一直沒有小米的市場佔有量強,在加拿大等地,小米盒子很著名,基本上都是家家都會安裝,這點上也是非常有優勢的

點贊評論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中國最最有觀點有態度的科技媒體


ICE機智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我想請問題主,這句話是誰說的?

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提出這個問題,而且提出這個問題也沒有一些根據。大概是為了吸引流量而提出的問題吧,不然肯定不會提出這個問題。

小米發展確實很快,小米上市了,市值在450億美元左右。然後蘋果是歷史上第一個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企業。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同時,蘋果在它的領域都做到了全球的頂尖領域。蘋果的智能手機依然是全球領先,獲取智能手機行業最多的利潤。蘋果的iPad在平板行業一支獨秀;同時,蘋果的電腦也是全球前十的存在。

而且,蘋果還掌握很多核心科技。我們看到的元器件,很多都是蘋果和供應商聯合開發的,蘋果在核心科技上更加是擁有無數的專利。你要知道,蘋果的產品不多,並不足小米的十分之一,但是蘋果每一年投入的研發經費還是巨大的。

2017年,蘋果投入研究的經費是9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40.5億元),是全球第六高;今年的蘋果預計投入經費研發是140億美元,是蘋果歷史上最高的。

但是小米上市時候發佈了企業的情況,營銷費用比研發費用還高。小米近三年的研發費用為78.71億元:小米集團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研發費用為11.04億元;2017年全年研發費用為31.51億元,2016年則為21.04億元,2015年為15.12億元。

可以看到,小米在研發上跟蘋果和華為等企業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我也希望有中國企業超過蘋果,但是前提是踏實,而不是依靠粉絲說了就算了。


太平洋電腦網


我覺得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受過什麼刺激。

蘋果是一家賣硬件的公司,而小米則是想通過軟件和其他收費來獲取盈利的公司。至少小米的故事是這麼講的,只是目前看來有點講不下去了。但是小米非常堅持低毛利低品牌的做法,所以這和蘋果的高溢價高增值高品牌是完全兩條路。

從技術上講,小米自身積累的技術基本沒有什麼值得拿出來說的。而蘋果的技術也沒有什麼好說的。所以小米想要超越蘋果,我不知道指的是銷量還是全部。但不管是什麼都是瞎扯。

其實目前蘋果還是最高溢價的手機品牌。儘管華為在銷量上已經超過了蘋果,但在利潤率上還是差距很大。這一點目前看來確實很難有公司能夠超越。不是說小米不行,大家可能都不行。當然說小米更不行,也沒有什麼問題。

目前小米最大的問題是能不能超過oppo和vivo。距離華為都有天差地別的差距。所以我覺得大家不要想太多,畢竟小米並沒有什麼核心技術,只是把各種山寨打上了自己的品牌。


萬能的大熊


超越蘋果?我不是針對小米,最起碼一段時間內,在座的……

國內廠商可以在手機銷售數量上超越蘋果,甚至可以在體驗上比擬蘋果,但品牌影響力、技術、利潤方面和蘋果天差地別。

軟件方面,國內智能機都是安卓穿外套,宣傳怎麼說都可以。不過大家可以琢磨下,win10系統裝了一堆軟件和主題,會比干淨的系統還快?這麼大能耐,為啥改個分辨率還需要谷歌允許?

硬件其實除了華為,國內也沒啥廠商可以拿出來比的,可A11這次的進化有點誇張,綜合性能是沒戲了,只能在某些方面對比超越。


以上是躺在床上手機打的,還有很多沒說,比如蘋果的拍照算法、顏色調教……一個世界500強排名第九的公司,想要超越他何其艱難,蘋果左右都是石油公司或傾舉國之力打造的行業龍頭。

冷水潑的差不多了,聊聊希望。個別人嘲諷華為早期充話費送手機,花錢都沒人買,直到xx出現,國內用戶才開始正視國產手機。

我們就當這言論是真的,現在再看呢?m和p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榮耀互聯網手機銷量銷售額第一,被網友戲稱比小米多一個魅族。

全球銷量第一的三星,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從超過20%到目前的不到2%,只用了5年。中國信通院發佈的《2017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1~6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2.16億部,佔到了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90.5%。

即使面對蘋果,國產也有優勢——續航和充電,而且快充很多廠商還是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未來,只要穩步發展,並做好手機相關的配套產業,我相信國產手機總有全球領先的一天。


文森特_瓦倫丁


如果小米能有自己技術的生態系統,相信全國人民都是會希望小米超越蘋果。注意了,不是希望超越蘋果的是小米,而是國產手機能靠著自己的實力KO掉這個世界巨頭這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夢想還是要有的,總不能長別人的威風,滅自己的士氣吧。

現在很多很火、很醒目的新聞標題都是“華為已經超過蘋果”“小米已經超過蘋果”,點進去才知道原來是銷量趕超蘋果了是,可蘋果的利潤呢又有誰能超,最起碼蘋果現在遙遙領先。

重點是蘋果的利潤是來自於自己的技術、自己的生態系統,靠得是自主研發的芯片和完善的生產鏈,憑的是幾十年的發展和技術的沉澱。而這些小米是遠不能及的,如果幾個新生命就能這麼快的打倒巨頭那麼蘋果是“保質期”過了還是員工集體罷工了?

之前任正非說過要趕超蘋果,結果小米來了句那我超華為。蠻拉低路人緣的,畢竟人家華為還靠著自己的技術和通信老大哥的地位。而小米呢,靠銷量嘛?

而且別說超蘋果了,國內的手機廠商的競爭比跟蘋果的競爭還激烈。高端市場幾乎被蘋果霸佔,加上中國手機的很多技術在高端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在中低端廝殺出自己的份額。華為都分出榮耀來與紅米抗衡,還有各種錘子等。這就是小米甚至是國產手機跟蘋果差異,典型的二八定律——世界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

世界上80%的利潤都在蘋果手裡,那小米銷量再怎麼超也賺不過蘋果。

但小米超過蘋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萬一未來哪天人們不用手機了,用一種不同於手機的智能儀器,那到時候估計世界又得洗一次牌了。

可無論如何,技術才是支撐企業走遠的關鍵途徑。


鎂客網


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

上面有人回答說“蘋果是賣硬件的,小米是賣軟件的”。恰恰相反!蘋果才是賣軟件的。ios.mac以及一票專業軟件還有其豐富的優質軟件庫加上品牌效應這是讓他引以為傲立於不敗之地的核心,所以網上也會有個梗說買ios送iphone。

蘋果的硬件則是建立供應鏈通過代工完成,自身不生產。除了iphone上的處理器其餘硬件創新力都受制於上游供應商。

至於小米,在手機以及其他配件,當然現在不能說配件了,應該說眾多產品,現階段是不賺錢的。盈利的來源是一些附加值的服務及廣告。今年有幸光臨深圳小米之家旗艦店,裡面的產品可謂琳琅滿目小米當然不止手機。電視、路由器、電腦、行李箱、燈音響等等。。。也不怪有網友稱現在的小米叫小米雜貨鋪。

小米和蘋果的定位好像有點不一樣,不止手機電腦之類的。再來蘋果進入庫克時代創新的腳步似乎放慢了。

而小米距今才創立6年多,不乏有非常有亮點的產品,例如小米MIX,或許他的某一點足已吸引你購買它。不難看出小米想打造一個生態帝國,一個智能家居圈。也許你現在用iphone連著小米路由器上網,用macbook辦公連著小米插線板充電。如果你有一天完全接受小米別的產品,想象下以當你早上起來用小米的電動牙刷刷牙,出門後小米路由器判斷你攜帶的小米手機離家,小米掃地機器人自動進行打掃,你想家裡的狗狗了用小米監控查看它是不是在搗蛋,回家前熱水器預熱,到家自動亮燈。。等等。只要你有好的產品想法還可以創業加入。

小米之前做的有點像100年前美國亨利·福特一樣,把當時奢侈品的汽車變為千家萬戶都能買得起的東西。小米的產品不貴但足夠好,人們挑選產品時候不想比對的話直接選小米的就好了,也許不是最好的,買了也不會吃虧。

給小米5-10年的時間只要保持不斷的創新熱情在某些領域,例如手機超越蘋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百年以來美國的商業大亨不都是這麼崛起的麼?

創建於2018.1.1

舉報

|
反對

我所有的嚮往MI


說是蘋果要被小米超越,我的回答是現在不可能但不意味著一定不可能。

據2017年手機出貨排行,蘋果全球第二,小米第五,差距明顯,單從公司市值,品牌價值,公司利潤兩家不是一個層級。那是不是蘋果強勢依舊呢?我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此話怎講,其實自從iPhone6以後的歷代蘋果手機的創新力度就可看出端倪

從圖中對比可看出,iPhone6的設計用了三年,這是除蘋果以外任何一個手機廠商未曾做過的,你可以說蘋果就是有實力,不用費心設計就能賣的很好,別自欺欺人了,這實際是起創新力的嚴重缺乏,有人又說不是有iPhonex嗎,兄弟,可以花近一萬塊錢買一部手機的人有幾個。iphongx的定價高昂同時在另一個方面體現蘋果的創新力不足,因為他不能將生產成本降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這也是iPhone8出現的原因,品控和屏幕成本以及快充無線充的加入使的其成本不能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反觀小米華為,雖然產品成熟度比不上蘋果,但在創新力上絕不落下風,2016年小米mix的出現就是證明,

小米mix不是第一部全面屏手機,但卻是將全面屏帶到公眾視野,引起2017全面屏革命的產品,蘋果三星也不得不跟在下面。

小米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可以說說,小米手環二代,是全球智能穿戴設備銷量冠軍,小米生態鏈的其他產品以九號平衡車,移動電源等產品都是本行業的一二號,不管怎麼說,小米物聯網布局算是比較成功的了。



同時在軟件和內容上小米一直做的不錯,MIUI是最成熟的安卓定製系統,遊戲上小米槍戰更是開了手機吃雞的第一炮。

另外從小米公司組成上也可看出其希望,如今小米估值已經近一千億美元,可小米仍沒有上市計劃,證明錢夠用,還有就是公司決策權集中,雷軍持有小米70%的股權,幾乎就是個人獨資,這使的小米決策十分順利,不會像其他稀釋股權的公司,發展計劃受多方面利益制約,管理者無法盡情發揮其能力。

總結,還是要想超過蘋果這個怪獸,很難,但絕不是不可能,不管是小米還是其他品牌,蘋果市值超過一萬億美元小米剛剛一千億還是估值,可在十幾年前諾基亞也是一頭手機壟斷巨頭,比現在蘋果還要壟斷,可現在已經不見蹤影。可別忘了,蘋果創辦了四十年啦,小米才第八個年頭。


90後的火車站


小米最新發布的MATE10,有9個指標世界第一,是當之無愧的安卓機皇。

1.世界第一個帶NPU的麒麟970,速度是蘋果X人工智能相關模塊的3倍。高通驍龍835則根本沒有。

2.世界第一大光圈F1.6,DXO 綜合排名世界第二,跟8000多的蘋果X打平,超過三星NOTE8。

3.世界第一快基帶CAT18,蘋果X混用高通X16和英特爾垃圾基帶X10(這是3年前驍龍808的水平)。

4.世界第一通話質量,

5.世界第一個雙LTE,

6.世界第一個經德國萊茵安全認證的快充,充電又快又安全

7.世界第一方便的手機秒變PC。

8.世界第一的手機導航。一鑽隧道、一上多層高架立交,差距就看出來了。

9.世界第一的手機HIFI解碼--最高支持32bit@384K採樣率,超過索尼金標。

+IP67防水+全面屏+內存大漲價的環境下價格跟去年持平。

..

跟蘋果三星頂級旗艦對比,

蘋果強項:蘋果X的CPU+GPU+IOS+屏幕+品牌價值,(燒屏是正常的請忍耐)

三星強項:三星NOTE8的屏幕+防水+觸控筆+品牌價值。(燒屏是正常的請忍耐)

............

http://www.sipo.gov.cn/wqyz/dsj/201605/t20160518_1269840.html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公佈了《2015年廣東省專利監控報告》,其中提到,去年小米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公司向小米許可專利98件,根據雙方的許可專利數量以及市場規模,意味小米亦開始向蘋果公司收取專利許可使用費。

..........

小米是中國的驕傲,超過蘋果指日可待。


艹草糙


首先大家得看得懂小米在布什麼局。

周鴻禕有個視頻說小米在拼命賣插線板的時候華為在強調信號,他的本意是打擊小米,但今天來看,小米的生態鏈佈局已經大獲成功,成為全球最頂級的物聯網企業,周鴻禕這段無腦視頻今天看起來更像是嘲笑他自己是傻瓜。



騰訊之所以做什麼都行,根本原因是他佔據了社交入口,通過免費的QQ和微信佔據了每個人的手機,不論做什麼都從這個巨大的流量入口進入,自然比別人更加贏得商機。

小米從手機、路由器、插線板開始,到現在賣利潤只有一塊錢的小米音箱,其微薄利潤的背後也是在布類似一個騰訊的局:佔據數據和物聯網入口。

我身邊很多朋友看不起小米,不買小米的手機,但他們或多或少都有小米的產品,比如充電寶、電飯煲、插線板之類,而很多小米產品都是智能的,下載了米家app會發現還有更多的智能產品,要想更好的體驗這種智能互聯,就會不斷的添加物聯網產品,而其它任何品牌都無法做到生活中所有產品互聯互通,目前只有小米在做這事。蘋果也沒有。

騰訊是很牛,但騰訊出不了國門,小米和阿里都是在全球佈局。等到生活中所有設備互聯互通給生活帶來極大改變的企業肯定不會是封閉的蘋果,小米的戰略意圖如果全球實現。那將是非常驚人的帝國!


0屎粑粑0


這提問又是挑起小米和華為粉絲互掐的套路,就像昨天頭條說的美國一媒體挑起的"中國有汽車嗎"問題一樣。

小米發展很快,他是一個像老美開發西部跑馬佔地般攫取互聯網資源的現代公司,大量出貨低價薄利手機,迅速佔有用戶,才能規模化賺快錢。小米更像互聯網時代的麥當勞、肯德基。你指望他像蘋果、華為般十年、幾十年巨資佈局科研,那是不現實的。

米粉都是些學生或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只要好好發展,哪怕當上個小組長,他下一部手機不會再是小米,一定是華為、蘋果。

小米手機完成了賺快錢的使命,會不會再有也難說,他不會跟華為、蘋果、三星這樣的科技巨頭一直抗下去。所以,不要指望他會在手機上超過上述三家中的任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