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其實,堅持是成功的另一個名字!

在部隊當過四年文藝兵、幹過管道維修工、做過出租車司機、開過廣告設計公司,王慶春的人生經歷看起來和陶瓷並不搭邊。

決心退出體制、2002年在景德鎮與陶瓷“一見鍾情”後,王慶春15年堅持“寫心創作”,被譽為“安徽省藝術陶瓷名人”,

在創作的同時,他也是安徽省安慶書畫院特聘畫家。在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成教學院與安徽省安慶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任客座教授。

“每次等待瓷器出窯,內心既期待又享受,這在別的材質藝術創作中是感受不到的。”在王慶春看來,熟能生巧精雕細琢是基礎,有思想能創意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幼年愛繪畫不喜讀書,部隊四年堅持創作

你知道嗎?其實,堅持是成功的另一個名字!

出生在教育世家,兒時的王慶春是個調皮的孩子,貪玩,不喜歡讀書,卻尤其喜愛繪畫。1981年高中畢業,王慶春雖然畫得不錯,卻因為文化課成績欠缺,沒有辦法進入專業的美術院校。1985年底,20歲的王慶春毅然選擇當兵。在海軍舟山基地某艦艇部隊,因為擅長畫畫,王慶春作為文藝兵被分配到俱樂部。四年多的時間裡,王慶春堅持自己喜愛的繪畫,還辦起了美術班。

“那時的報紙刊頭設計還是人工手繪,我因為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匯報》等中央級和國家級報刊上發表了200多幅刊頭作品,立了兩次三等功。”回憶起在部隊的那段時光,王慶春認為,也正是這些歷練使他的繪畫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工廠十年渴望新生活 在景德鎮與陶瓷“一見鍾情”

你知道嗎?其實,堅持是成功的另一個名字!

“單程的人生旅程不可定製明確的線路,如果可以把自己的未來看的一清二楚,我認為也是一種悲哀。”像其他從部隊退伍的年輕人一樣,25歲的王慶春被分到了安慶石化煉油廠檢修車間當管道維修工,這一干便是整整十年。這期間他除了出點黑板報,就很少拿起畫筆。

直到看見自己的老同事退休,王慶春才感覺到自己的生活不能繼續這樣下去。“骨子裡那份對藝術的追求和渴望不受束縛的想法越來越強烈。”為了過上自己所期盼的生活,他終於決定在2001年買斷自己的工齡,讓自己提前退出體制,告別“大鍋飯”。辭職後,他做過出租車司機,和同學合作開過廣告設計公司,在社會上摸索著、學習著。“感覺自己這才真正體會到了社會的豐富多彩,也學會了很多東西。”

直到2002年秋天的景德鎮之行,在參觀了一些陶瓷作坊後,王慶春改變了自己之前對陶瓷的認知,同時心中對陶瓷無盡的熱愛被激發出來。回憶起自己與陶瓷的初次親密接觸,那種心動的感覺王慶春至今還記憶猶新,“太有意思了!能寫,能雕,能刻,能畫,各種工藝的成型太豐富了,當時心中就有想動手的慾望!”

回家後不久,王慶春便和家人商量:“我要去景德鎮闖一闖!”搬去景德鎮長住後,王慶春先是在一個朋友的工作室裡邊學習邊嘗試自己創作,幾個月後,自己又去租了一個工作室,“帶研究地去做些自己心中想表達的東西。”王慶春和陶瓷越來越近,同時也將心中的家鄉情結和軍旅情懷融入作品當中,他做過天柱山的壺、趙樸初先生的紀念擺件等等。

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 終獲國家級大獎

你知道嗎?其實,堅持是成功的另一個名字!

在古代,將泥塑造成瓷的工序有72道,現在工藝改良後也需要十幾道,這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認真對待。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最終都會在瓷器上表現出來。

自2002年在景德鎮與陶瓷“一見鍾情”到現在,十五年的時間裡,王慶春堅持“寫心創作”,獲得眾多國家級、省級獎項,並任安徽省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設計藝術家協會理事等,被譽為“安徽省藝術陶瓷名人”。

其原創陶瓷綜合裝飾作品《傳承》,曾在2015年獲全國陶瓷藝術大展銅獎、輕工業部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舉辦的“大地獎”銀獎,同時也被王慶春視為創作最不易的作品。

它整體上是一個兩面觀賞的燒製1320度高溫陶瓷擺件,材質為仿紫砂色瓷泥。在一塊如隨形的石片狀上,一邊以中國磚雕、木雕元素雕刻出傳統風格的百姓喜樂圖,另一邊則用青花繪出《富春山居圖》的一部分,有紫砂、青花、磚雕、木雕、根雕等中國傳統元素。“這些都是寓意祖先的傳統文化精華需要有人來傳承和發揚光大,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種體現。”王慶春說。

創作《傳承》前,王慶春反覆推敲、更改設計稿,在製作時,各種工藝細節更是得到嚴格的把控,最終這個來之不易的作品成功出窯,其風格也讓人耳目一新。

如今藝術品的創新成為越來越多人熱議的話題。在王慶春看來,“創新一定是在有著很深厚的傳統修養基礎上進行的,沒有深厚的傳統基礎做根基的創新那是亂來。”他主張在師法古人的基礎上貫通中西,進行創新。譬如他高溫釉下燒製的一隻靴子,靴為“雨過天晴”的淡藍,紋飾龍雲騰釉。東方之靴為皇帝“御用”,西方的靴則為平民“使用”。這件作品帶來的信息意念提供了一種多角度的觀看可能。

堅守“匠心”創作原則,在手工製作中融入情感

你知道嗎?其實,堅持是成功的另一個名字!

“藝術家除了藝術,還有生活。他們需要養家餬口,他們需要解決吃穿用行。而在我們普遍民眾審美眼界還不高的現實下,想要賣掉討生活的作品並非易事。”

面對藝術與生活這兩個現實的問題,王慶春在創作中堅持一個原則:作品既要讓人看得美和舒服,也一定要讓內行人看後也認可這作品不俗、不江湖。所以,他既可在市場上游走,亦可回到藝術自身。

在手工製作中都會有情感的注入,而這看不見的情感最終會表現在作品上。“好的作品無論過了多少年,都是百看不厭的,因為從中能體會到作者的高超手工技藝和人文情懷。”

在王慶春看來,“工匠精神”即工匠手藝人在各行當裡堅持不懈、精心追求高品質的精神,在代代傳承的基礎上融進當代的審美元素,融進手藝人自己的情感。

“機械永遠代替不了手工,因為沒有情感,所以這可能也是為什麼世界著名奢侈品全是純手工打造的原因吧。傳承固然重要,但創新發展出精品卻顯得更加可貴。”

歷史上陶瓷藝術一直也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中國元素之一青花,在唐代時就已試製出窯,從元明清旺盛至今,從鉤線、抹染到汾水、潑彩,一代代匠人們探索而追求著極致,熟能生巧精雕細琢是基礎,有思想能創意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行話說,眼高手低不可怕,只要持之以恆勤奮地練習,量變會帶來質變。而眼界是需要長期的真誠,且帶敬畏之心的學習、思索、研究、試驗、開悟、獨創才能提高。”王慶春認為,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流芳百世的極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