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智慧——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 孔孟思想,是儒家學問的代表,南懷瑾大師說:儒家學問是我們中國人的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這個糧食,我們吃了幾千年,時今,我們還要吃,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老子《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學習掌握傳統文化思想,古為今用學做一個有修養智慧的人,不忘傳統才能開闢未來,善繼承才能創新。​ ​​​

學傳統文化,悟人生智慧,修身養德。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智慧——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照文字上解釋,這句話很好理解——孔子說:溫習以前學過的,能從中有新的領悟和收穫,那麼就可以教別人了。



“溫故”是說,過去的我們要進一步瞭解知道,這裡孔子說的“溫故”可以是很多方面,比如我們的歷史,上下五千年,可以“溫故”;我們學過的知識可以“溫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過去就是現在的老師,“溫故”就是對過去的總結,有總結才會有提高,社會或者個人要想進步,不會“溫故”,是不會“知新”的。

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層哲學含義。從“溫故”到“知新”,是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過程,我們學的知識或者經驗、教訓,都需要反覆的論證、求證,這才是實事求是做學問態度。也是拓展悟新的方法,歸類總結強化提高,在鞏固的基礎上,轉化為實踐,對舊的知識在學習應用中產生新的理解、體會。

在孔子這裡,天下事物、知識理論是無窮的,但個人的理解、見聞卻有限的多,所能對過去進行溫習,總結出規律,然後應用到實際中,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而得到新的收穫。如此一來,則會貫通天下之理,學問自然也會日益充實。

《論語》智慧——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