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懶,也別懶在這4個地方,不然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有你受的

媽媽懶,要懶對地方。對孩子手懶些,是為了鍛鍊孩子自己的動手能力。對孩子嘴懶些,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創造力。

媽媽再懶,也別懶在這4個地方,不然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有你受的

但是,懶要懶對地方,在這4個地方上,媽媽不要懶,不然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有你受的。

一、懶於陪伴

尤其是在孩子養成習慣時,只說不做。給孩子制定一個目標,讓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做不到監督和陪伴。

媽媽再懶,也別懶在這4個地方,不然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有你受的

你的不監督、不陪伴,在孩子那裡就是不重視。好習慣在養成中費心費力,孩子自制力有比較差,如果你再不給他點鼓勵和壓力,好習慣何時才能養成。

二、懶於說教

孩子犯錯後,懶得說教。總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孩子還小,長大就知道了”。

媽媽再懶,也別懶在這4個地方,不然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有你受的

你一次次的不說教,在孩子那裡就是默許,在孩子那裡就是變相的鼓勵。日積月累,慢慢的就造就了孩子的叛逆期。常年累積的壞毛病,一下子改起來有你受的。

三、懶於打扮孩子

這裡的打扮,說的是孩子穿衣打扮不整潔。衣服髒了,不合體了,就讓孩子湊合著穿。臉不洗、頭髮不整理,也是因為孩子不讓洗不讓梳。

媽媽再懶,也別懶在這4個地方,不然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有你受的

但是平時寧願打扮自己,也不願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

四、懶於交流

平時下了班,就是刷手機。忽略孩子,感覺和孩子說話好費勁,對孩子懶於交流。

媽媽再懶,也別懶在這4個地方,不然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有你受的

如果和孩子不怎麼交流,你會錯失很多瞭解孩子的機會,也會錯過很多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

小結:有了孩子後,自己也又多了一份責任。放下手機,也許你就不懶了。給孩子傳遞一種正能量,不要荒廢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