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21個市是不是每個市客家人都超50萬?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好友


當然不是,我至少可以列舉出幾個市,鐵定客家人不超過50萬。

一、汕頭市,沒有客家人地區,可能連五萬人都沒有。汕頭外圍歷史上是客家和潮汕的分界線,曾經潮州人和客家人為了爭奪土地森林水源多次發生組裝械鬥,兩個民系歷史上並不友好。加上汕頭經濟並不發達,估計去汕頭打工的客家人也不超過50萬。

二、珠海市,不是客家人地區,除了斗門縣偶爾有幾個外地遷入的客家村莊,沒有客家原住民。現在珠海常住人口才160萬,珠海周邊都不是客家地區,客家人不可能達到三分之一。

三、陽江市,陽江市由原來的陽江縣、陽春縣組成,原來的陽江縣沒有客家人,陽春縣本地人口110萬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人,由於人口外流嚴重特別是客家人到外地打工,現在居住在陽春客家人估計20萬都沒有。

四、中山市,中山市原住民才150萬左右,沒有客家人的鎮存在,外地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口超過200萬,客家人也不會超過50萬。

五、雲浮市,雲浮市除了下轄的羅定市有部分客家山區,其它的基本沒有客家人鄉鎮,客家人口不會超過50萬。

另外,湛江市、佛山市、廣州市、東莞市也屬於客家人比例比較少的地方。不過由於人口總量大,客家人遷入較多,客家人應該超過50萬。

客家人是第三次大移民遷入廣東的中原民系。第一次大移民是跟隨秦軍從靈渠進入嶺南,和當地人融合形成廣府人,他們佔據了最好的地方,珠江三角洲,粵西沿海丘陵,西江河谷清遠,廣西中南部丘陵。潮汕人是第二次大移民。唐朝之前,華東的人通過走海路,先到福建,再到粵東,再到雷州半島海南這麼一個移民路線,他們佔據了嶺南第二好的地區,包括福建東南部,粵東沿海,雷州半島,海南島。

客家人是唐朝以後躲避戰亂的第三波移民,他們移民廣東發展沿海都被廣府人潮州人佔領了,所以唯有佔據山區。而且在一些和廣府人潮汕人交界的地區,客家人也和廣府人、潮州人多次發生爭奪土地、水源等資源的衝突。廣東歷史上還有嚴重的暴力反客家騷亂。

客家人在廣東的分佈很廣,主要在梅州市全市、河源市全市、惠州市大部分、韶關市大部分、清遠市北部、廣州市北部從化增城,深圳市東部原住民,東莞市謝崗等鎮,汕尾市陸河縣、海豐縣部分鄉鎮,揭陽市揭西縣、普寧市部分鄉鎮,潮州市饒平縣部分鄉鎮。

廣東的客家人總人口2000萬左右。


武大東湖


廣東的客家人主要分佈在惠州、河源和梅州等地區,人數的確眾多,是廣東的主要三大族群之一。但是因為客家人不是一個單獨的民族,不是單獨體現在身份信息上的,又隨著現在廣東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流動性的加大!至於是不是在廣東的21個市都有超過50萬的客家人,這個數據真不好統計!應該說是有一定數量。

在廣東,有三大族群,分別是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

廣府人發源地一般認為是在肇慶,發揚於廣佛地區,在港澳得到揚名。族群分別在廣東的廣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門、肇慶等大部分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門等地區。據說人口達到5100多萬,其中廣東有近4000萬,廣西有約1000多萬。

潮汕人主要分佈在潮州、揭陽和汕頭地區。人口約為4000萬。

客家人分佈在全國很多地方,如江西、福建、廣西等地,在海外也佔到了很大的比例,約有2000多萬客家人生活在港澳地區和印尼、泰國等國家。但是在廣東的人數達到了2500多萬,廣東的惠州、梅州、深圳、河源等地方都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

至於客家人是不是廣東第一族群,這個真不好說!論人數,似乎廣府人更多一些,論經濟,廣府人都在經濟發達地區,潮汕人和客家人聚居的地方都比不過。


人在佛山


番豆先生,你說廣府人多,就拿廣州省公安廳耒證明,省公安廳一半是客家人,其次是潮汕人,最少廣府人,廣東省有四仟伍佰多萬客家人,香港二佰伍拾多萬,佔三分之一,澳門,珠海就潮汕人多過客家人,中國十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客家人,客家人是漢族群中,是最大族群,廣府人在亍東有多少年月,我鄧氐公元46年鄧氐太乙公就已經在梅縣葉帥故居前往幾公里的地方安居,有證可查的,,廣州赤崗海軍基地有南陽堂鄧氐詞堂,有葉省長的提詞。有時間可以去參觀考證。


勿忘我dmy


廣東客家人聚居的地區主要是梅州、河源、惠州、東莞的東南部及深圳的東部。這些城市的客家人肯定不只50萬;

象廣州、中山、珠海、汕頭這些外來人口比較多的城市,客家人估計也有50萬;

不過象雲浮、肇慶、陽江、茂名等城市,就很難說。客家人只是漢族的一個分支,不會象少數民族那樣,很多城市估計不會單獨統計的。


whitedeer


據估計,全球約有八千萬客家人。其中約五千萬人分佈在中國的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等19個省的 180多個市縣,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佔到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約600萬人分佈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約1500萬人分佈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毛里求斯等80餘個國家和地區[6][7],客家語也是當地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


諾米団


廣東只要有人群居住的地方都有講客家話的,客家人居住的範圍要比廣府人大得多,至於人數量各市都接近或超過五十萬,純客家地區是梅州市,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地區河源惠州,粵北韶關曲江,清遠陽山,英德都有講客家活,粵西涯話或崖話也是客家語的一個分支語言,珠三角,廣州,東莞,深圳,珠海,中山,江門等都有大量講客家話的人群,就連潮汕地區也有客家人



中華孝子哥


這個統計有問題。歷史上,清朝雍正11年闢潮州所轄程鄉,平遠,鎮平三縣合惠州所轄的興寧.長樂兩縣設嘉應州,即梅州。這是廣東第一個純客家人地區。當時人口僅有二十八萬戶。到清末,客家人遷徙珠三角地區發生大規模“土客械鬥”,歷時三十多年,死傷百萬,清政府被迫介入調解,將江門縣的台山半島劃為“台山廳”安置客家人,並安排肇慶佛山地區的客家人遷徙西江流域的桂平,貴港等地,終於平息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族群戰鬥。所以,清末民初,客家人在廣東集聚地主要在梅州,河源,惠州,江門台山,韶關的翁源縣,東莞的四個鎮,人口應在兩千萬左右。而不是全省21個市都有50萬客家人。


嚴家慶


基本上客家人分佈的地方都列出來了,補充一下,汕尾的陸河縣是純客。但是廣東第一大族群這個稱號,要不了。第一,人口數量方面,是沒有廣府人多的,不是你這樣估算出來的。第二,經濟方面,多是內陸亦或是經濟一般的地方。這兩點足以支撐稱號還夠不上。就拿本質來講,這個稱號沒有任何膦用,如果你不團結,都是零。客家話現在可是世界上流逝最快的語言之一,這才是值得反省加深思的


番豆大先生


這個不好統計,在廣東有很多原講客家話的區域和人群,由於廣州官府語言的強勢,已轉為白話區,如粵漢鐵路途經的較大的火車站英德韶關樂昌城區,省府曾遷往的韶關連州城區。宋元時期從韶關南雄遷珠三角的多姓已融入廣府人區,在珠璣巷時說不定也是屬客家話的,南雄近贛南客家話區、近始興客家話區(張九齡家家族唐代起已40多代族人)。


草也有根生


廣東21個市,除了梅州、河源、惠州、韶關、清遠和揭陽等市的客家人達到五十萬以上,其餘都沒有。小編揚言所謂廣東40%的人口都是客家人,甚至把客家人稱是廣東“第一大族人”更是沒有任何依據的。而且這種言論在公眾場合拋出不但沒有科學,反而會造成誘發社會的人際關係分化危機的出現,我們全體的廣東人應該不分你我的出身才是,更別讓小編的隘路思維所矇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