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自負的一首《蝶戀花》,洋洋得意,千年來無人能及!

說起《蝶戀花》這個詞牌,李煜、晏殊、柳永、蘇軾、歐陽修等詞人都曾寫過著名的作品,風格也大多相似。如果非要找出一首與眾不同的,那一定非寇準的《蝶戀花》莫屬。

史上最自負的一首《蝶戀花》,洋洋得意,千年來無人能及!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遼耶律隆緒和他的母親蕭太后發兵20萬,從幽州出發,聲勢浩大,向南推進。面對氣勢洶洶的敵人,北宋朝廷官員大多驚惶無措,竟然慌了神,頻頻上奏遷都的事宜。宋真宗心裡更是沒底,惶惶不可終日。

寇準知道後卻一言不發。他早就與畢士安商議要奏請真宗御駕親征,振軍威,拒強敵,可他知道還不到時候。

不久,遼兵劫掠北平,侵犯保定。情況危急的情況下,寇準和畢士安站了出來,堅決主張抵抗。真宗大驚而問及寇準,寇準說:“現在朝廷將相協和,國力昌盛,若陛下親征抗敵,契丹必敗。如今只要堅守城池,以逸待勞,挫其銳氣,必定勝券在握,為何要置祖宗江山社稷於不顧,而遠走楚、蜀之地。如果帝都南遷,則人心不穩,天威潰散,賊兵乘勢攻入,則天下難保。”

宋真宗在寇準的督促下終於親征,來到澶州城,登上北城門樓。城下宋兵見城上御蓋麾旗,知道皇帝親征,親臨一線,士氣大振,歡呼之聲,聲震數十里,遼軍駭然。至此,真宗稍安,將軍務大權悉數委任寇準。

史上最自負的一首《蝶戀花》,洋洋得意,千年來無人能及!

在兩軍對壘時,寇準與翰林學士楊憶飲酒下棋,胸有成竹談笑自如。真宗皇帝知道後,說:“宰相坦然無憂,吾心安矣!”

幾日之後,遼兵進攻北城,遭遇痛擊,被斬殺大半。特別是真宗親臨北城時,遼軍先鋒蕭撻覽在澶州城下被宋將張環用精銳的床子弩射殺,契丹軍心動搖。契丹蕭太后和大丞相耶律隆運看大勢已定,恐難再有進展,便轉而向北宋“議和”。十二月,宋遼雙方訂立和約,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後,宋遼邊境干戈平息,貿易往來頻繁,人民生活安定。寇準因有功於朝廷,受到真宗的敬重。

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寇準又加官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已是位極人臣、榮耀至極的他,寫下了一首極其自負的《蝶戀花·四十年來身富貴》:

四十年來身富貴。遊處煙霞,步履如平地。

紫府丹臺仙籍裡,皆知獨擅無雙美。

將相兼榮誰敢比。綵鳳徊翔,重浴荀池水。

位極人臣功濟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史上最自負的一首《蝶戀花》,洋洋得意,千年來無人能及!

寇準一生,入相封爵,功勳濟世,可謂風光之極,志得意滿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不過,福兮,禍之所伏。破敵立功的寇準,最終被真宗罷相貶黜,放逐到雷州當司戶參軍,第二年就去世了。

明代戴嘉猷曾題寫“萬古忠魂依海角,當年枯竹到雷陽”的詩句,算是為一代名相黯然謝幕的陳詞。司馬光說,“近世寇萊公(寇準封萊國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則更多的是警醒和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