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非常聽話的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SmileTotoro


這應該是指職場中非常聽領導話的人,領導說啥就是啥,不會思考領導的話到底對不對。即使是大多數同事提出異議,他都會覺得領導或者公司做的是對的,應該無條件服從。

在職場中,可能公司效益好,領導也順風順水的時候,會覺得這樣的員工還不錯,但是可能沒有什麼突出的印象。

但是如若一旦公司收益下降或者領導工作出錯的時候,這樣的人可能就是第一個被裁掉、被問責的。

我的表哥就是這樣,他是一個非常老實、膽小的人,領導說啥就是啥。領導給他安排工作,即使不是他崗位職責內的,他也會照單全收,根本不會拒絕。沒出事之前,領導還在開會的時候表揚他吃苦耐勞,讓大家向他學習。

領導交待怎樣做就怎樣做,項目出了問題,領導責怪他沒有自己的想法,不負責任。因為造成的損失嚴重,他就“引咎辭職”了。

所以啊,我們在職場中還是要有自己的一點個(思)性(考)。對待老闆、領導說的話,要去想對不對,當然最好是私下提出自己的異議,否則又會被當成是頂撞上司。如果領導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你再照做就是。

但是在職場中,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具有高價值,你才會被人發現,被公司重用,你才不會因為公司裁員,或者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被拉出來。或者即使被公司辭退,你也有自己找下一份工作的價值。

綜上所述,聽話確實讓領導覺得你很乖巧,但是更多的是讓領導覺得你沒想法。當領導佈置任務時,你應該先自己思考一下該怎麼辦,和領導的想法不一樣,可以私下去溝通。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職場

上,有一種人被稱為“老實人”,“老實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很真實,勤奮努力,但是往往被人當作“情商”低。

如果是同事,和老實人相處比較幸運,起碼沒有勾心鬥角。如果是團隊,老實人也比較受歡迎,因為隨叫隨到,有求必應。

但是這樣的老實人,領導哪怕重用小人也不想重用老實人。鬼谷子的謀略與職場攻略不謀而合,值得職場人看一看。

01.職場上,老實人不會說話

中秋節即到普天同慶,如果員工收到中秋月餅也是一個貼心福利。部門最老實的小李被同事們推過來問領導:領導,咱們公司會給我們發月餅嗎?領導頓時尷尬了,罵了一頓:沒看我最近為費用的事情焦頭爛額嗎?小李受傷了。

鬼谷子指出: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換成職場,言下之意就是,要說服領導,應該選準時機審時度勢,暗中揣摩領導的真實想法和意圖;如果要提供自己的建議,就必須順著領導的意圖來說話。否則就像小李一樣,撞在槍口上!

02.職場上,老實人有話直說

領導覺得中秋月餅確實要賣,可是這費用不足是個問題。於是領導對小李說:公司預算有限,我只能挪用一點工衣費預算,用於購買月餅。小李聽完歡喜,轉身馬上告訴同事,一傳十是十傳百。領導被總經理責怪亂挪費用,明年工衣費預算打折。領導火冒三丈但無奈壓制!

鬼谷子指出:陰慮可否,明言得失。

職場上,有些話可說,有些話不可直說。要暗中思考利弊可行之後,再對領導或者同事表達,否則自毀前程。

03.職場上,老實人不會來事

領導好不容易解決了購買月餅的問題,小李作為人事專員直接通知員工領取。領導問小李:你就沒有告訴大家,這月餅來之不易?小李摸不著頭腦,其實領導的暗語是:福利不能白領,要感謝領導千辛萬苦的爭取。以此樹立權威。

鬼谷子指出: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結者,陽親而陰疏。

職場上,如果對領導的意思沒有理解透徹,即使主動迎合對方,哪怕表面上非常親近,也得不到領導發自內心的信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鬥爭。老實人作為職場中的一員,有什麼說什麼,但容易說話不得當,引起領導和同事的反感,也就對職場前途有所影響。

當然,也有老實人前途似錦,但一定自我調節,會說、會來事,你覺得呢?


品味精典


阿里現在不需要聽話的人,需要的是對明天有創造的人。應屆畢業生普遍容易聽話,阿里現在已經降低了對應屆畢業生的錄用率,不滿三年的員工既要聽話又要能幹。很多私營企業,員工是好是壞,要靠業績說話。從一線的售樓人員到現在的中層管理人員,苦苦奮鬥的6年是靠不斷累積經驗,大膽創新成長起來了的。那些聽話的員工,大都慘遭淘汰出局,或者在辦公室崗位上拿著較低的工資。企業追求的是效率和效益,要達到此目的, 必須有一幫有能力的員工。因為無論在哪個領域,競爭對手都太多了,競爭就是拼能力。



職業生涯中,沒有絕對的“聽話員工”或者“有能力員工”,聽話和有能力都是相對的。對企業而言,兩類員工都應當各得其所,比如,辦公室行政、後勤等管理崗位,應當使用“聽話員工”多一些,而在市場、銷售、設計、研發等崗位,應該招聘主意多、有創新的“有能力的員工”。另外,聽話和有能力,實際上應當相輔相成。一個只知道執行不知道思考的員工,很容易鑽進牛角尖,而一個只知道思考,不注重執行的員工,則很容易“脫軌”。事實證明,聽話為先,能力兼備的員工,才能在職場的路上越走越遠。



職場上並不是聽話就好,還需做好這幾點:一、聽領導的話可以和領導走得更近些,讓領導用起來更順手,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才會讓領導更加的相信我們的工作能力。二、站在對方的角度和位置上,不摻雜任何的私人感情,理解當事人的內心感受,設身處地去溝通,去體諒別人。三、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四、能承受多大委屈,就能成就多大事。五、和上司走好關係,讓上司看到我們也是一個愛學習、上進的人。



獨立自我,秉持特有思路,並服從領導的安排方向,有尊嚴有底線地去工作。提升能力、豐富資歷,堅持原則,審時度勢才有意義。學會拒絕,才能更有機會。敢於突破,讓人生更美好。


喜洋洋58141


職場上的老實人,領導喜歡,因為你比較聽話,讓幹啥幹啥,不給他惹麻煩提要求。同事也喜歡,因為你無害,不和他勾心鬥角。好處有這些,但對個人來說,好事基本輪不到你,長期下去,就變成了靠邊站的“老好人”了。為啥?

同事小張的經歷可以說明一切。

他名校畢業,人很隨和,甚至比較蔫吧,同事關係不錯,幹事很吃苦,也很用心,從不給領導提要求,上下評價很高。可奇怪的是,一個普通策劃師做了5年,既沒有提高職稱,更沒有成為領導,中間3次調整,熬走了3任領導,也沒他的份。好不容易,這一任領導跳槽了,小張心裡暗暗激動,放眼整個部門,他業務最好,資格最老,人緣也最好,不讓他接領導幾乎不可能。可任命下來,傻了,來了個“空降兵”,從另一個部門空降的,他又靠邊了。

再好的脾氣也受不了了,他鼓足勇氣去找了大領導。領導很吃驚,“小張啊,我印象中你不是這樣好爭的人,你工作很出色嘛,我都看在眼裡,做領導有啥好,操心,管事,你性格太隨和,不適合幹這活。對了,新來的領導,你要好好配合,他不懂業務,業務上出了事,我可拿你是問啊……”

吧啦吧啦說了一大堆。

意思再明確不過,你在別人眼裡的好,只是你有利用價值。職場是講究厚黑學的,太聽話的人,不適合職場。原因有四:

一,太聽話的人,不好爭。可職場,你不爭,就靠邊。那麼,當有一天感到,不爭一下不行了,向領導提出來,領導反而感覺你不可思議,莫名其妙。

二,太聽話的人,無底線。有一句話,你的善良應該有鋒芒。在職場太聽話,只會讓人感覺你好欺負。職場無感情。你感覺你兢兢業業,其實你的好反而害了你。有時候,要學會拒絕,要有自我。

三,太聽話的人,沒手段。職場如同戰場,當領導,就要樹權威,而權威是靠手段的,靠厚黑的,老好人做不來。

四,太聽話的人,沒好事。壞事,背黑鍋的事,苦活累活,都是太聽話的人的,因為其他人見了都躲了。而好事,早就被別人搶去了。不爭是爭是境界,很少有人做得到。再一個,太聽話的,領導一般喜歡用,就形成了一種領導自己人的假象。這時候,好事更輪不到你了,因為領導要避嫌。

總之,太職場,要有鋒芒。


銳眼0


職場上非常聽話的人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誰的話都聽,沒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這樣的人結局一般都不好,頂多就是混個“老實人”的評價,職場上不會有的作為。

我們單位就有一個同事,木訥老實,讓他去任何跑腿的事,一聲呼喚,他立刻匆忙前往,原來年輕的時候,老員工使喚他也不覺得奇怪,後來新員工入職,最初的拘束之後,也照樣使喚他,別人讓他做什麼,他就去做。每年年終,他都是單位的先進工作者,但提拔晉升,一直與他無緣。對自己的現狀,他倒覺得沒什麼,反正自己沒有當領導的能力,如果別人不用他,他就整日惶惶不安,感覺自己要失業了。

二是隻聽領導的話,不管對錯,這種人一般有兩種結局,第一種是隨著著領導平步青雲,只要領導這棵大樹一直屹立不倒,他永遠是那個樹下乘涼的人;第二種是領導這棵大樹倒了,他立刻沒有靠山,如果自己本身有點本事,還能勉強支撐下去,如果只是靠著作威作福,那簡直就象喪家之犬了。

小楊曾是我們單位的職工,他一入職就跟著部門周經理做業務,隨著周經理一步步升遷為周副總,周總,周董,他也亦步亦趨,緊緊跟隨,職位一路高歌猛進。小楊不但在業務工作的處理上,一切都聽周總的,就連自己找女朋友時,在兩個女孩中間搖擺不定,也是周總幫他拿了主意,才選了現在妻子。小楊既是周董的下屬,也是他的司機兼貼身秘書,在為人處事方面,深得周董的真傳。在周董退休之前,把小楊派到一個子公司去做了老總。小楊在眾人置疑的眼光中,走馬上任了。楊總把子公司的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條,經濟效益一路上升,這個時候,大家才對小楊刮目相看,徹底改變了以前只是一個狗腿子的看法。在和水平高的人相處的過程中,聽話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對方的閱歷、資歷、見識、處事能力都在你之上,聽從他的意見,並不是單純的聽話,而是一種心悅誠服的尊重和學習。

但我們的身邊,也有一種只是單純的就是聽話的人。我們上級機關局長的司機,也是一個很聽話的角色,而且深受局長的喜歡,局長也給他安排了很好的位置。但在局長因事被紀委調查了之後,他也隨之是一蹶不振,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錦瑟談職場


職場是個魚龍混雜的地方,什麼樣的同事都有可能會遇到,職場的生存之道也是多之又多,面對職場上那些非常聽話的員工,在我看來,似乎很容易被淘汰。

非常聽話的員工,在職場上我們稱之為“老實人”,他們對待工作非常的認真,做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不耍小心眼,這樣的員工雖好,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情商太低,因為職場只靠努力工作是不行的,有時候你還要“情商”高一點才可以。

在職場上,作為“老實人”為代表的員工,他們很多時候是不會說話的,什麼場合下應該說什麼樣的話,或者是應該怎麼說,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等等在他們眼中都是一樣的,根本不知道有關這一方面的一些潛規則,所以說只知道工作的他們是很容易因為“不會”

說話而引起領導或者是同事的不滿,以致於對自己以後的發展造成不好的影響。

大多數領導都喜歡被員工拍馬屁,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不努力的員工有時候混的都比努力的員工好,因為那些員工會說話,知道領導喜歡聽什麼,他們就講什麼,把領導哄的飄飄然,他們總是拍馬屁,會來事,而對於一根筋的員工呢每天只知道工作工作工作,時間長了領導都不知道有你這麼個人存在,談何有好的發展。

雖然以上只分析了兩點,但是我個人的看法呢還是那些職場中的“老實人”結局都差不多,要麼在公司不被重視,要麼就是會被公司淘汰。因為現在的職場不同於往日了,認真工作只是一部分,你會來事更是重中之重,聽話是好事,可是過度的聽話只會影響自己以後的發展,情商高一點,不要太實在,保護好自己,才能在職場中更好的工作。


上啥班


如果你是經常做對外事務的,那你肯定很清楚: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如果你是坐辦公室的,乾的類似文員的工作,那你也要清楚:服從沒有錯,但是盲從就是你的錯。

每一個職場人都應該牢記的事兒:工作有的時候要帶著自己的腦子。

1.在職場上,我們作為下屬,就需要按照領導的意圖工作,這是最起碼的工作職責。

但是你要是不加分析,直接附和,這就是盲從。

要知道,領導有時候會把話說得很簡潔,有時候甚至是模稜兩可,你要從中分析領導的立場,站在他的角度,充分搞清楚他要你做的是什麼。

有時候,領導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毛病和情緒,不可能做每一個決斷都是正確無誤的。當你感覺這件事情不太對頭的時候,寧可等一等,也不要毫不猶豫立刻跟進。

尤其是職場新人,之所以剛工作的人都覺得很不適應,很大程度就因為社會人和學校人說的做的都是完全不同的套路。

還記得多年前,我還只是一個小秘書的時候,遇到這樣一個事兒。經理和合作方的一個副總因為工程的細節在電話裡面大吵一架,然後經理跑出來跟我說,要我直接通知對方的秘書,取消和對方之後的合作。

我就戰戰兢兢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跑去請教當時的人事主管(之前幹了六年的老秘書,我的前任),我說完之後。這個秘書大姐相當不錯給我分析了形勢,然後告訴我,千萬不要立刻取消,穩住,等待,下班之前再去問經理一次。

果不其然,大概下午四點左右,估計經理火氣消的差不多,問了我一句: 你是不是已經給對方打電話了?我趕緊說:兩方合作的時間很長了,細枝末節的東西很多,很多都沒有摘清楚,我還在忙。經理那表情分明就是鬆了一口氣,然後告訴我,不用弄了。先這樣吧。他想想再說。

媽呀,你說我要是當時聽話的直接一個電話給人家幹過去說,我們不和你們玩了。那我估計第二天就得捲鋪蓋走人了。

簡單點說,不是說聽話不好。只是職場更喜歡的詞叫“忠誠” 。

做一個忠誠的員工,遠遠要好過做一個聽話的員工、

2.要做有想法的員工

我們常常發現,在職場上混的好的人,有時候會為了一個觀點和老闆爭論不下。為了達成目標也可以超越老闆,想得更多,並且盡一切辦法去嘗試。

這類員工往往不按牌理出牌,但是都用於發表並堅持自己獨特的觀點。

聽話的員工,往往就就是些沒想法的員工。每日只是機械地,按部就班地,執行安排下來的任務。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闆對於這類人視而不見,因為他們僵化的思維,寧可不做也不能做錯的心理讓他們變成“螺絲釘”,變成了隨隨便便就可以被取代的人。

要知道人在職場,你想要別人的認可和肯定,你就是要有點不一樣的。當你業績達到要求的時候,那隻能說明你還算勝任。當你的業績遠遠超過要求的時候,你這個人才會被領導看見。

如果你不是依靠業績混的,那也請你大膽地提出你的想法,你的改進意見,尤其是當領導詢問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多觀察,開動腦子,帶著自己的點子,別不好意思跟別人分享你的建議。

最後,說一點,不要總覺得內向的人就是聽話,外向的人就是不老實。職場不看老實聽話這類的,要的是有想法,會思考,能溝通。

就算你真的承認自己資質平平,那也一定要做到 出活!要自己看起來是一個靠譜的員工。

我是職場瑪格麗特,專注個人成長和發展

職場瑪格麗特


1.非常聽話的人,有兩種:

1)一種是老實人,做人做事本本分分,領導讓做什麼就做什麼。

2)另一種就是看起來非常聽話的人,這種人會選擇對象來聽話,也會做到言聽計從。



2.非常聽話的人的性格

1)老實人的聽話,那是骨子裡的聽話,做人做事,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不懂得變通,說話直接,做事認真負責,別人讓做多少就做多少,不會想到下一步,這些人適合做一些不用耍心機的工作,而且會做的很好。



2)第二種人,其實是老實人的反面,比大眾人較優秀,會選擇性的順從,因為他們知道順從是為了後面的不順從,這些人很會察言觀色,懂的變通,做事圓滑,並且會掩飾表面的情緒反應,屬於很有心機很有目的的一種。但是在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和老實人沒啥區別,直到事情結束,才會讓你看明白。屬於一般人看不透的那種。

3.老實人的結局

並沒有什麼悲慘或者幸運的結局,不同的人選對了與自己性格相適應的環境,結局都不會太差。

1)老實人如果在與他的性格相應的環境下,他的非常聽話可能會幫了他,避免了犯錯,避免了勾心鬥角,會一帆風順。但若是老實人在那種勾心鬥角的場合非常聽話的話,大多會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也是利益的犧牲品。



2)第二種非常聽話的人雖然懂的變通,看起來會是那種永遠不會失望的人,他們的聽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大多內心是矛盾的,一味的順從最終會換來最終的扭曲,會不被認可,可得暫時利益,但不會長久的擁有。


婆娑今世


學校有學校的校規,職場有職場的法則。非常聽話的職場人,一般都是些職場新人,待在學校久了,聽慣了父母和老師的話,進入職場還是表現得很是學生氣。聽話就是一種典型的表現。聽話表面上是順從規則,實際上恰恰是在阻礙和破壞規則,結果就是被規則所利用和拋棄。為什麼這樣說呢?


職場上非常聽話的人我們通常可以這麼理解:


一是他缺乏主見,沒有主見和想法的人就會表現的非常聽話。

職場上領導或者老闆當然喜歡聽話的人,但卻不欣賞只會聽話卻沒有主見的人,因為聽話的人在如今的社會更多的是隻能做體力活,流水線工作,所能創造的價值非常低,也容易被替代,自然不會被欣賞。職場規則需要的是表現的適當忠誠聽話,但又要有想法和主見的人。


二是他沒有原則,或者不知道自己的原則是什麼。

有一句俗語,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什麼都聽領導的,聽同事的,聽客戶的,你的原則和底線在哪裡?一個沒有原則的人,要麼是做事沒有底線的大惡之徒,要麼是一個只能被人玩弄的老實人。兩種人都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得不到尊重的人,自然日子不好過。


三是他情商有限,容易吃虧。

太聽話的人,較難分辨是非好歹,說話口直心快,容易做錯事得罪人,甚至有時候越做越錯,而他還可能一臉委屈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錯。職場不是學校,不會給你積極表現獎,三好學生獎,職場不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


所以太聽話的職場人,主要是一些職場新人,給人感覺是缺乏主見、沒有原則以及情商較低,有此三種,工作不順,甚至莫名被背鍋和利用也在情理之中。只有懂得並利用好職場規則,成為聽話且有主見,有原則,有情商的人,方能進退有據,升職加薪。


大學生不迷茫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我是”陽光叢生網“的老宋,做信用拯救服務的,我在深圳打了16年工,現在自己出來創業,我不說別人,我說我自己,我在職場上應該屬於”聽話“的那種人,但是我自己對比了一下,我聽話也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盲目“聽話,服從是我的天職。

我第一份工在深圳一個知名的很大的企業,剛進去,猶如仰望珠穆朗瑪峰一樣的仰慕這個企業及企業的所有領導,每天保持著最好的笑容,聽從領導的一切指示,舉個例子給大夥聽,那時候剛進公司沒多久,有一次週末,跟幾個同事去了一趟大梅沙游泳,週一回來以後,一個領導跟我說了一句:同事之間不要走太近了........,然後我三年除了年終的聚餐,再沒有跟任何同事有過下班後的聚會,在那個企業我幹了6年。

第二個階段:”疑惑性”的聽話,效率是我的追求。

後來隨著我開始幹一些管理的工作,對於領導的話,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當然我絕不會跟領導去爭辯什麼,我只是保留我的疑惑,或者跟領導請教我的疑惑,而這個時候,我開始追求的是效率,什麼效率?出力最少,收穫最大,為什麼?因為領導要的永遠都是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啊,而我這個管理者,只要做好了這一點,領導就不會為難我,這個過程大概有4年—5年。

第三個階段:“功利性”的聽話,效益是我的追求。

隨著年齡的增大,換的工作也有好幾個了,突然明白了,人為什麼要打工,也明白了自己真正的定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打工就是為了一份好的收入,真的沒有其他目的了,所以功利性的聽話,怎麼樣能在公司劃給的平臺上,讓自己的收入最大化,就是我的追求了,然後我也就明白了,再打工我已經打不下去了,因為什麼?因為我已經無法忍受別人對我的過分剝削了,當我在企業平臺上舞蹈的時候,你給我的回報不及我貢獻的10%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在浪費我的生命,而且我的年齡也已經到了這個份上了,所以我也開始轉型了。

我現在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我也不知道結局會怎麼樣,但是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而且我現在挑選的事業方向,也是我自己通過反覆思考對比後慎重選擇的,我可以確定無悔,我的家人也都支持我在這個方向去繼續生造和突破,三年必定有個結果,因為我的理想是45歲前退休,留20年給自己和家人,去追求另一種人生,人生不是隻有金錢,還有太多值得去領略去追求的東西,毛主席說:風物長,放眼量。坦蕩豁達的前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