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恩恩怨怨

车臣战争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与谋求分裂的车臣武装军之间的军事冲突。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和其下属的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之间爆发的两次战争。车臣战争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民族因素。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地位。

浅析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恩恩怨怨

两国位置

1999年俄罗斯境内高加索地区战火重燃。8月13日,俄政府代总理普京宣布,俄联邦部队针对车臣恐怖主义武装分子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境内正式展开。9月,俄空军开始对车臣共和国境内的恐怖主义武装分子进行空袭。10月2日,俄军从几个方向越过车臣共和国的行政区界,对车臣恐怖主义武装分子进行围剿。民族矛盾、恐怖事件不断加剧,车臣早已成为俄罗斯的心腹之患。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其继承者,必然也将民族矛盾这块烫手的“山芋”一并承担下来,而这其中车臣问题最为突出。

究其历史:车臣自治区于1922年11月30日成立,属俄罗斯联邦。1934年1月15日车臣与其西邻的印古什自治区合并成立车臣——印古什自治区。1936年12月5日改为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1944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直到1957年车臣才恢复民族自治。

浅析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恩恩怨怨

车臣

战争过程:1991年,当时的车臣总统焦哈尔·杜达耶夫发表独立宣言。1992年车臣一分为二,西部的印古什地区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1993年,印古什以外的车臣地区再度宣布独立。1994年12月,俄军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讨伐分裂势力,但是却以失败告终,死伤几千名官兵、两万多平民因此丧生。纵观车臣其实很多车臣军官士兵骨干人员都是苏联时代的旧军官和老兵,不少人还有一定程度的阿富汗战争实战经验,加上车臣的战备工事做得很好。1996年8月31日,在国内压力和大选逼近下,鲍里斯·叶利钦和车臣签署停火协定,就这样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而通过这次战争车臣却获得了实质上的独立拥有了自己的军队和政治地位,为之后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浅析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恩恩怨怨

战争场面

不得不说车臣危机使确实有使得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一些国家的反对派认为发兵车臣暴露了“俄罗斯帝国的本性”反对本国政府与俄罗斯实行经济一体化。中东及西亚一些穆斯林国家普遍反对俄罗斯出兵车臣。1995年,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曾警告说:车臣危机可能破坏莫斯科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巴基斯坦伊斯兰党领导人在1月初举行的群众集会也说过:该党坚决反对俄罗斯进攻车臣并支持车臣独立。土耳其政府也站在同情和支持车臣人的立场上表示愿意在车臣与俄罗斯之间进行调停。阿富汗圣战者和其他中东国家的原教旨主义者自动组织志愿队前往车臣帮助自己的穆斯林兄弟。杜达耶夫还得到一些伊斯兰国家的财政上支持。在车臣危机刚发生时,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这个“国内问题”表示沉默。但随着战火扩大,西方一些国家开始批评俄罗斯领导人“破坏民主”和“践踏人权”。

浅析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恩恩怨怨

车臣

车臣危机快速发展,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是叶利钦等俄罗斯领导人始料不及的。当初出兵车臣时,或许叶利钦一心想速战速决,以武力征服车臣反叛者,重振俄罗斯的国威,并为自己连任争取人心。然而战争持续21个月之久,除俄军占领已成废墟的格罗兹尼外,并没有消灭杜达耶夫武装,也没有使车臣人屈服。反之,俄罗斯却受到了国内外形势双重打压,俄罗斯当局不得不同杜达耶夫集团进行谈判。但是结果也不甚友好,分歧大、不退让,久谈不果,这个隐患便也深深扎根在这块土地之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