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嬰兒就經常豎抱的壞處是什麼?

Sweet-Maiden


家裡老人常說三個月內的小嬰兒不能豎抱。為什麼孩子太小不能豎抱。

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太小,骨骼發育不完善,加上小嬰兒都是大頭娃娃,頸部沒有力量,過早的豎抱,會影響孩子的頸椎發育。

因為孩子身體不能支撐頭部,如果大人保護不當,損傷到了孩子的頸椎,有可能會造成終身遺憾。那麼兩個月的寶寶應該怎樣來抱呢?

美國兒科學會關於小嬰兒應該如何來抱,給出了具體建議:剛出生的寶寶或者太小的嬰兒,因為對頭部的控制力還發育不夠完善,所以在抱孩子的時候,橫著抱,必須托住孩子的頭部,豎著抱的時候,必須托住孩子的頭部和頸部,一定要避免孩子的頭部左搖右晃。

所以,孩子太小,也可以豎抱,但是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頭部和頸部,第二,不要讓孩子左右搖晃。所以,豎著去抱孩子的時候,記住固定住孩子的頸部和頭部。

對子父母來說,面對剛出生的寶寶,真的是愛不釋手,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抱孩子呢?給父母們介紹下面幾種抱孩子的方法。

第一種,襁褓式抱法。就是一隻手放在孩子的頸部,一隻手放在孩子的屁股上;或者讓孩子枕在自己的胳膊上,手掌順勢托住寶寶的屁股,另一隻手環繞著寶寶,讓孩子躺在我們的懷中。



第二種,面對面抱,一隻手托住孩子的頭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屁股,讓孩子面對自己,這樣去抱,可以和孩子說話,逗孩子玩,可以進行親子交流。



第三種,貼面抱,就是一隻手抱著孩子屁股,另一隻手托住孩子的頭部,讓孩子的臉貼著父母的肩膀。用大人的手,給孩子的頸部一個支撐。



第四種,足球抱法,也就是我們經常給孩子餵奶的姿勢,一隻手放在孩子脖子上,另一隻手托住孩子的屁股,讓孩子的身體朝向自己。

上面的這四種方法都是正確的抱孩子的姿勢。兩個月的小嬰兒不是不能豎抱,只是方法要用正確,而豎抱時間長了,大人的胳膊容易累,所以方法用對,可以適當豎抱孩子。為了孩子安全,太小還是推薦橫著抱!


豌豆媽媽育兒


  寶寶出生,帶給父母的不僅僅是幸福與歡樂,還有無窮無盡的“折磨”。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作為父母要學會很多照顧孩子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懷抱嬰兒。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好做。

  現在家長愛孩子,不想讓孩子長時間躺在床上,覺得這樣不利於孩子成長,也想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新鮮事物。但是,滿月內的孩子,還是不建議離開床的。滿月後,孩子可以離床,這個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柔軟,很多父母抱在懷裡膽戰心驚,害怕傷害到孩子。這時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抱孩子更有利於孩子成長?尤其是對於兩個月左右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身體較軟,而頭較重,這時,橫抱或者是斜抱一般都沒有問題。

  有些父母想知道,對於兩個月的嬰兒,可不可以豎抱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不宜時間過長,如果長時間豎抱會給脊椎帶來很大壓力,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脊椎發育,甚至導致脊柱前移等問題。偶爾短時間內豎抱是可以,這不僅對寶寶發育沒有什麼傷害,而且還有好處,就是寶寶吃完奶後豎著抱,給寶寶拍嗝,排出吞嚥到胃裡的氣體,這樣有利於預防寶寶溢奶。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新生寶寶的脊椎完全是直的,身體、骨骼比較柔軟。當寶寶3個月左右抬頭動作時---頸椎前凸 ;6個月左右獨立坐時---胸椎後凸;到寶寶1歲前後學步時---腰椎前凸;脊椎S形一直要到6-7歲才為韌帶所固定。 如果在這個階段做了一些傷害寶寶脊柱的行為,導致脊柱發育不良,寶寶駝背、高低肩等問題,會影響寶寶日後的個人形象和氣質。

豎抱傷脊椎?姿勢不正確才是大忌! 美國兒科學會關於豎抱有明確的意見:任何月齡的寶寶都可以豎抱,但是一定要確保他們的頭、頸椎和脊椎在同一垂直水平線上。

其實只要寶寶能力達到,姿勢正確,橫抱,豎抱都沒多大區別,不過是脊柱承受重量的方向不一樣,因此在平時家長不妨多學幾種抱娃方式。

橫抱的時候脊柱承受的壓力分佈比豎抱更均勻,對於小月齡寶寶,還是要以橫抱、斜抱為主, 3個月左右就可以試著豎抱了。通常6個月大在豎抱寶寶時候,就不用刻意托住他的頭和頸了。

各種抱姿的方式---豎抱;搖籃抱;面對面抱;趴式抱等。無論什麼樣的姿勢,只要你的寶寶頭部和胸部有足夠的支撐,就是對的。

使用腰凳、揹帶和推車的那些事兒

1,出生6個月以內的孩子,如果坐的時間過長,姿勢不正確,頸部、脊柱和腰椎得不到有效的支撐,對寶寶的發育不利。10公斤左右,並且10個月或者更大的時候,才能使用腰凳。

2,背巾和揹帶不但能促進父母與寶寶親密的關係,給寶寶營造出安全感,還可以解放寶爸寶媽的雙手。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嬰兒頭部容易在揹帶中向某一側傾斜,不利於頸部和脊柱發育,而且可能造成「偏頭」。所以我們要在確保安全下使用帶寶寶的工具。

當寶媽奶爸疏忽寶寶時,出現以下使用錯誤:

A,用揹帶時寶寶的身體過度蜷曲,下巴和胸膛距離太近導致堵塞呼吸道。

B,揹帶、背巾沒有支撐住寶寶的頭頸和背部,容易晃來晃去,損傷頭部、頸部和脊椎。

C,寶寶的身體姿勢沒有固定好,出現滑落;姿勢偏移後產生窒息;腿垂下來導致髖關節發育不良等風險。

3,8個月以下的寶寶,最好選用小床式推車,不能太軟或太硬。孩子1歲以後,才能使用軟靠背的推車,不能坐時間太長,讓孩子學學走路,適當活動。

寶寶可以睡軟床嗎? 睡軟床會影響脊柱發育,導致寶寶日後體型變形;容易遮擋寶寶的口鼻,導致寶寶窒息,危及生命。

寶寶乃至學齡前兒童需要軟硬度合適、單獨的嬰兒床墊,席夢思等軟床墊並不合適!

小編補“叨”:很多人含胸駝背,是脊柱的不正確受力,而不是維持某個姿勢導致。發育的時候,站立或者坐著姿勢不正確,長時間背重物,或者伏案工作,讓脊柱過多承受了不正確方向的身體重量,導致的脊柱扭曲或者變形。在寶寶能夠坐穩之前,最好還是讓寶寶多趴著,多抬頭,可以鍛鍊核心肌肉(腰腹背肌),力量足夠了自然能夠坐穩。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只要對必要的部位有足夠的支撐,沒有什麼不可以!


心連心好月嫂


嬰兒豎抱只要方法對其實也是可以的,其實,家長擔心豎抱會造成脊椎發育不好。醫學權威機構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新生兒/嬰兒怎麼抱都無所謂,關鍵是家長是否能給予足夠的支撐,抱得時候讓孩子的頭、頸椎、脊椎在同一垂直水平線上,保證頭部不會壓住喉管。所以,關鍵在於支撐。抱的時候豎著緊貼胸口抱著,一隻手託著寶寶的頸部和背部,另一隻手託著寶寶的屁股,保證頭、脖頸、脊椎呈直線狀態。6個月以下的寶寶大部分時間是以躺著或者趴著的姿勢渡過的。2個月的寶寶豎抱可以,但每次抱著的時間不能太久。一般寶寶餵奶後需要拍咯,這時候可能就需要豎抱。而且,豎抱時寶寶的腹部貼在家長身上,有一定的壓力,如果寶寶有腸脹氣,這樣也可以緩解腸脹氣。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6個月內的寶寶都不建議長時間豎抱,豎抱注意方式正確!

寶寶豎抱增加寶寶脊椎壓力,影響脊椎正常發育

新生兒的脊柱非常柔軟,幾乎是值得,沒有任何彎曲度和支撐力。

3個月左右寶寶開始出現抬頭等動作,從而使肌肉得到強化,脊柱也開始形成第一個彎曲——頸椎前凸。

6個月左右,脊柱將形成第2個彎曲——胸椎後凸。此時,寶寶可以不用任何支撐就能單獨坐著,脊柱發育相對成熟一些。

老話說,橫抱三個月。

在前六個月,寶寶脊椎都處於柔軟脆弱期,儘量不要過多豎抱,加重寶寶脊椎的壓力,影響寶寶脊椎正常生理彎曲的發育。

特殊情況要抱,注意正確方式

在一個家庭裡面,總有攔不住要豎抱的家長,那麼,就儘量時間不要過長,一手拖抱寶寶屁屁時,一手托住寶寶頭部,減少脊柱壓力;

喂完奶給寶寶豎抱拍嗝時,儘量讓寶寶頭趴在大人的肩上,處於脊柱放鬆狀態。同時,拍嗝1~2分鐘後,寶寶還未打嗝,可慢慢將寶寶平放床上,再重新抱起繼續拍嗝,這樣拍嗝效果更好,寶寶脊柱也能得到休息;

當然,好奇寶寶也對花花世界充滿好奇,橫抱只能看沉悶的天花板,豎抱視野更好,所以適量的豎抱也會讓寶寶更開心。


鄔家二小


有一次,我們帶著寶寶參見婚禮,見到一位媽媽一直橫抱著3個多月的寶寶,她擔心豎著抱對寶寶不好,所以幾乎沒有豎著抱過寶寶,都是讓寶寶平躺著,無論寶寶是睡著還是清醒。確實,很多家長和她一樣,擔心豎著抱會對小嬰兒的脊柱不利。

小嬰兒真的不能豎著抱嗎?

很多不少家長包括一些專家,認為豎著抱3個月以內的嬰兒,會影響脊柱發育,導致脊柱前移等問題。其實,這種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國際上很多權威醫學權威組織機構並沒有反對小嬰兒豎著抱,沒有高質量的研究論文證實豎著抱會影響到寶寶的脊柱。相反,當寶寶吃完奶,建議豎著抱,給寶寶拍嗝,排出吞嚥到胃裡的氣體,還有利於預防寶寶溢奶。

什麼時候可以豎著抱寶寶?

寶寶出生數天就可以豎著抱,不過,剛開始,寶寶的頸部還不能很好的支撐頭部,豎著抱時一定要用手托住寶寶的頸部。剛開始豎著抱的時間可以短一點,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可以適量增加豎著抱的時間,讓寶寶舒適,大人也舒服。有的寶寶喜歡大人豎著抱的情況下入睡,當放平下來立馬就醒。

豎著抱寶寶的好處,讓寶寶能夠更大範圍的觀察周圍環境和人,有利於視覺發育,而不是每天都平躺著盯著天花板。隨著月齡增加,3個月以後寶寶的頸部力量就可以支撐頭部了,豎著抱可以持續更長時間了。

對於3個月以內的寶寶,除了可以豎著抱,當寶寶清醒的時候,還要讓寶寶趴一會兒,練習寶寶的抬頭,有利於增加頸部力量。多變換姿勢,有利於預防寶寶過多平躺導致的平頭畸形。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國內家長最大的誤區就是,孩子不能豎抱。實際上,沒有任何資料顯示,豎抱不可以。國外沒有任何一個權威機構,任何一本權威資料禁止嬰兒豎抱。相反,有些情況下還建議豎抱。比如容易胃食道返流,吐奶,還有一些愛哭鬧的孩子,都證明豎抱可以緩解症狀。

至於是否可以經常豎抱,豎抱也好,橫抱也罷,都不能一個姿勢一直抱。新生兒最好是平躺,或者趴著玩,而不是一直抱著。趴著玩是最利於孩子發展的姿勢。就是tummy time。有利於孩子鍛鍊全身的肌肉,促進神經發育,是為孩子未來學翻身,學爬打下基礎的。


為什麼國內家長總覺得豎抱不好呢?

確實,豎抱如果姿勢不對,會讓孩子的脊椎受到比較大的壓力。而嬰兒的脊椎發育還不成熟,如果豎抱姿勢不對,確實有傷害孩子的風險。所以豎抱的姿勢很重要。2個月的寶寶,要把他的頭靠在你的肩膀上,手托住他的腰部和屁股,這樣就不會給脊椎很大的壓力了。

橫抱總的來說,壓力分散的比較均勻,所以被認為對嬰兒比較好。豎抱只要注意好姿勢,不用抱的時間太久,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楊校長談育兒,致力於傳播科學育兒知識,培養高情商高智商的孩子,我們一路同行!

楊校長談育兒


剛開始,寶寶的頸部還不能很好的支撐頭部,豎著抱時一定要用手托住寶寶的頸部。剛開始豎著抱的時間可以短一點,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可以適量增加豎著抱的時間。長時間豎著抱會對小嬰兒的脊柱不利,畢竟寶寶太小了,頸椎還沒有發育好。

我是一位1歲多女寶寶的媽媽,如果大家覺得我說的有道理的話,可以關注我,謝謝!


我行我秀


豎抱幾分鐘就橫著抱,如果一直豎著抱可能對寶寶頸椎,發育不好。

我一個同學月子裡吃完奶經常豎著抱拍嗝,人家月子裡就可以稍微抬三十度的頭了,三個月時候完全可以抬九十度了,我們寶寶月子裡也沒怎麼拍嗝,也不敢豎著抱怕這怕那的,三個月時候頭不會抬呢還。

有些事情不是絕對的,適度就行。


新月育兒雜談


2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可以把頭抬起45度左右,並堅持一會兒。只是這個年紀的寶寶還不能豎頭,更不會挺直腰背。

兩個月的寶寶儘量還是要讓他躺著玩,肢體得到自由發展,豎抱的時間不宜過長。

也有寶寶一旦豎著抱過一次之後,就再也不願橫著抱了!

推薦三種抱法

1.豎抱時媽媽須用手托住寶寶的頭和腰背部

2.將寶寶的胸部靠在媽媽的肩上,用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

3.把寶寶轉一面,背靠著媽媽的胸膛,而不是通常的寶寶正面對著媽媽,媽媽一手摟著寶寶的身子,一手託著寶寶的屁股。

這樣一來最主要是寶寶的脖子以及脊柱有了依靠和保護,二來也可以讓寶寶更多的看到外面的世界。

而寶寶睡覺的時候還是要橫著抱。

寶寶在3個月以前,頸部和背部肌肉不夠發達,不宜豎著抱。

3個月後,寶寶會具備支撐腦袋的能力,可嘗試豎著抱。有助於看到許多東西,促進感官發育,寶寶也喜歡被豎著抱。

“小瓜媽談育兒”,家庭教育指導師,偶爾嚴肅認真,時常幽默搞笑。育兒路上的難題,我和你一起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