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農業穩定,幾千年的有機肥歷史,急需我們重拾起來!

無論是古時候還是今天,一個國家的安定都離不開農業的發展。因為當人吃不飽飯的時候什麼也幹不了!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所以農業要是動搖,國家也會跟著動搖。

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有著悠久的農耕歷史,在肥料發展上也有著長期累積下來的經驗,其中有機肥料一直佔據重要的位置。

為了農業穩定,幾千年的有機肥歷史,急需我們重拾起來!

歷史上,中國長期處於古老農業大國的地位,先民用自己的智慧與實踐經驗獲得了用肥養地的知識,逐步形成了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耕種傳統,使我國幾千年的土壤肥力與糧食生產得到相對的穩定。早在二三千年以前的奴隸社會中就有了鋤草肥田、茂苗的文字記載。戰國時期講: “地可使肥,多糞肥田”。後魏時期 講: “踏糞法”。明代,更是全面的講述了“蒸糞法、煨糞法、釀糞法、窖糞法等有機肥料製造方式。

為了農業穩定,幾千年的有機肥歷史,急需我們重拾起來!

用現代科學觀點來認識,可以說,在悠久的中國農業生產歷史中孕育著如何充分地利用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廢棄物,促其重新迴歸大自然,加速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以達到宏觀調控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以及保護人類生態環境質量的先進思想萌芽。這種帶有盲目性,但基本上符合客觀實際的思想與勞動行為,使我國農業土壤的自然肥力得到了有效的然而是較低水平的調節。上千年來文明古國得以生存下來,這一點在國際上至今還享有很高的聲譽。

為了農業穩定,幾千年的有機肥歷史,急需我們重拾起來!

我們的祖先務農時把有機肥看成是“飯碗”一樣,這是他們富有智慧的務農方法。如果土壤肥沃,萬物就會肥沃;如果土壤患上疾病,萬物也會患上疾病的,這是自然的法則。

近代農業提倡化肥萬能主義,將全世界的沃土用化肥和農藥毒性給染遍了。如今土壤千瘡百孔,土壤當中腐殖質有機質含量太缺乏,各種微生物和蚯蚓等益蟲無法生存。如今土壤在呻吟在抵抗,我們必須得提高全民意識讓土壤迴歸自然了!

只有當全國民、行政當局懂得有機肥的重要性,並付諸於實踐才能使土壤重新變的充滿活力,全力以赴貢獻其力。

為了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為了成為優產優質農業大國,為了我們的農產品具有強有力的競爭力,為了“農業天下之大本”,今天,我們要重拾古人優良耕作概念多施用有機類肥料。我們的祖先曾說過“寧可給人一碗飯,不願給人一擔糞”,如今的我們應該好好想想這句話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