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水庫洩洪,全村接近2萬頭生豬被沖走或淹死

據媒體報道,受颱風“溫比亞”影響,8月18日、19日壽光多地連降暴雨。流經青州、壽光等地的彌河流域水勢迅猛,上游三座水庫同時洩洪。隨著洩洪流量加大,8月20日起,包括口子村在內的多個村莊相繼被淹。

此次洪災,養殖業受到重創,村民養殖的生豬、狐狸、雞幾乎全軍覆沒。據口子村村民趙磊介紹,全村共有80多戶生豬養殖戶,接近2萬頭生豬被沖走或淹死。

山東三水庫洩洪 壽光多村被淹

新京報記者 王文秋 山東濰坊報道 

實習生 齊鑫 李想俁 王豔華

【視頻】

8月23日下午,山東省壽光市上口鎮口子村內,地上滿是村民家中翻出的成堆的淤泥。沿著村口從南至北,越是靠近河道,水害的痕跡愈發明顯。

山東三水庫洩洪,全村接近2萬頭生豬被沖走或淹死

8月23日下午,口子村積水開始退去,村內留下大量淤泥。新京報記者 王文秋 攝

8月23日下午,山東省壽光市上口鎮口子村內,地上滿是村民家中翻出的成堆的淤泥。沿著村口從南至北,越是靠近河道,水害的痕跡愈發明顯。

據媒體報道,受颱風“溫比亞”影響,8月18日、19日壽光多地連降暴雨。流經青州、壽光等地的彌河流域水勢迅猛,上游三座水庫同時洩洪。隨著洩洪流量加大,8月20日起,彌河沿岸的村莊開始被河水倒灌。包括口子村在內的多個村莊相繼被淹。

在8月23日的抗災減災新聞發佈會上,濰坊市政府相關人員指出,“這次‘溫比亞’洪水災害,強度之大,來勢之猛,歷史罕見,是濰坊市1974年以來受災最嚴重的一次。”

濰坊市民政局局長張增順表示,災害共造成死亡13人,失蹤3人,群眾轉移過程中無人死亡。濰坊市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田慶盈表示,此次災情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2億元。

現場村民已開始自救

23日下午,積水已退,但洪水留下的滿目瘡痍,仍顯示著它的威力。村裡民房牆壁上近2米高的水線清晰可見。磚頭也泡酥了,伸手輕輕一刮就是一層磚灰。

積水尚未徹底退去,村民們便開始了自救。

民房外,泡過水的沙發清洗過後正在晾曬,撐在路邊的床墊上留著大片汙泥水漬的痕跡,家家戶戶泡過水的衣服也被掛了出來,更多的廢棄傢俱、電器、玩具零散地堆在路邊。

早在“溫比亞”過境前,濰坊的各大水庫已經喝了個飽。自7月23日以來,濰坊一個月之內受到了“安比”“摩羯”兩場颱風的影響,遭遇強降雨。

據濰坊市水文局簡報,僅颱風“摩羯”過境時,濰坊水庫的蓄水量就增加了近1億立方米。截至8月16日8時,全市水庫蓄水量較去年同期蓄水多蓄4.3856億立方米,較歷年同期蓄水多蓄2.4216億立方米。

不料,兩天後新一輪降水再次到來。8月18日起,溫比亞帶來的降水造成彌河流域上的3座水庫接近或超過汛末蓄水位,入庫流量遠超出庫流量。當天,上游水庫開始洩洪並接連發布洩洪預警。

18日,在口子村,洩洪的消息由村幹部傳達到了村民。幾名營裡鎮的居民也告訴記者收到了消息。

據《新京報》8月21日報道,口子村養殖戶李先生回憶,19日當天開始降雨,地勢較低的老村最先出現積水。

直到洪水進村那晚,口子村的村民才真正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

部分村民回憶,8月21日凌晨1點左右,口子村北邊村口“水湧進來了”,村幹部大喊“堵不住了,趕緊撤離”。當時,口子村的積水淹到了屋頂,最嚴重處水深3米。

天亮後,警察和村幹部開始拉起警戒線,不讓村民靠近位於老村的養殖場,以防意外。口子村村民則被疏散到附近學校避難。

此次洪災,養殖業受到重創,村民養殖的生豬、狐狸、雞幾乎全軍覆沒。唯有村民養來看家護院的土狗相對幸運,仍在村中到處遊蕩。

據口子村村民趙磊介紹,全村共有80多戶生豬養殖戶

接近2萬頭生豬被沖走或淹死。趙磊的兄弟養了近400頭生豬,現在只剩下不到10頭。“還不一定能活。洪水後死了這麼多,肯定會有疫情。”趙磊說。

官方發佈:溫比亞到來前曾洩洪

洪災發生後,8月23日,濰坊市人民政府召開抗災減災新聞發佈會,稱颱風“溫比亞”造成的洪水災害,是濰坊市1974年以來受災最嚴重的一次。

面對為何不提前安排洩洪的質疑,濰坊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水利局局長周壽宗表示,8月13日至8月19日彌河流域的冶源、黑虎山、嵩山三座水庫已下洩洪水2094.58萬立方米。而此前汛期內,上述三座水庫還曾洩水調蓄8500萬立方米。

根據發佈會通報,此次洪災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是實際降水量遠超預報降水量:8月17日天氣預報預計“溫比亞”颱風降水量為40-70mm,但實際降水量遠超預期。大量降水致三水庫水位上漲過快,逼近警戒水位。

周壽宗表示,為確保水庫安全,依據國家省市相關規定,決定再次向下遊洩洪。“如當時不洩洪,將會對水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甚至有垮壩危險,將影響下游近百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此外,山東省防汛辦於23日對媒體表示,壽光被淹是河道入海能力差所致。依據此前的執法記錄和通報,侵佔河道的建築既包括居民院落、建築垃圾等,還包括經營類場所如果園、魚池、養殖場、洗沙場等。

據濰坊市減災委員會副主任、民政局局長張增順介紹,災情發生後,濰坊市政府及時下撥市級救災資金6500萬元。市減災委各成員單位積極調配救災機械設備,恢復道路、供電、供水等。據不完全統計,已撥付災區棉被20600床,毛巾9990條,發電機和場地照明設備5臺,應急手電2000支,單帳篷2500頂,摺疊床3400張,棉帳篷700頂,毛巾被19610床,水5000箱,方便麵1000箱,手電筒2068支,蠟燭2784支。

歷史:6年前臺風過境,也曾引發洪災

2012年臺風“達維”過境,上游臨朐縣境內的冶源水庫吃緊洩洪,讓口子村遭遇了30年一遇的大洪水。

那一次,溢出的河水淹掉了村子西側老村落的400畝玉米地、幾十個蔬菜大棚和60多家養殖場。但村內的居民區沒有進水。

據2012年山東省廣播電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節目報道,時任壽光市上口鎮水利站站長分析口子村被淹的原因:一是養殖場選擇的位置不當,不該建在行洪區;二是不應該建大棚。他說,在行洪區搞大棚、搞養殖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如果不發大水他就賺了,發大水他就栽了。”

上口鎮當時分管農業的鎮長承諾,要藉著新農村建設給予的土地置換指標,讓口子村養殖戶全部搬出來,並就搬遷和上游水庫洩洪問題擬訂方案,向上級反映。

但節目播出時,該鎮長並未詳述搬遷、洩洪方案。

專家釋疑:北方水庫不存在“清庫”要求

對於此次洪災,有網友提出,溫比亞過境前上游水庫應當“清庫”,即將庫中的水提前排幹。但一位曾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任職的專家指出,北方水庫重要功能之一為供水,“即使天氣預報中預報了大洪水,北方的水庫也只需要把水降到汛限水位,而不是清庫。對於北方水庫,規定裡就沒有‘清庫’的要求。”

在水庫庫容方面,公開資料顯示,洩洪的冶源、黑虎山、嵩山三座水庫總庫容超過2.7億立方米。

但上述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北方地區常年缺水,為了保證供水,北方的很多水庫不得不超過汛限水位蓄水。也就是說,水庫的實際防洪庫容有可能小於設計防洪庫容。

專家還稱,根據《防洪法》,汛期在得到天氣預報有暴雨時,水位需要降回到汛限水位。如果這次事件中有水庫私自超汛限水位運行,那是違反規定的。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推理,實際上壽光的水庫是否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擅自超過汛限水位運行,還需要有關部門的回應。”上述專家說。

此外,上述專家認為降雨強度過大或許也是引發洪災的因素之一。“往年的颱風要麼往廣東走,要麼經過臺灣往福建走,今年的颱風直接經過浙江、上海往北走。”他表示,在幾個颱風接踵而至的情況下,水庫蓄水後很可能還來不及放水,就不得不通過洩洪來保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