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中華傳承武術你不了解的不傳之祕!

站樁,中華傳承武術你不瞭解的不傳之秘!

站樁,中國武術中最獨特的修煉方法,也是中華傳統武術基本功中的基本功,猶如萬丈高樓之地基,無基則無以成高樓。少林寺千佛殿地面上有四排共四十八個陷坑,據說這是歷代僧徒站樁踩出來的腳窩。

那站樁對我們練武或者健身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掣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站樁時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讓身體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實,下面充實了,腎精就會充實,腎精充實了,宗氣運行通暢,心肺之氣下降,肝腎之氣上升,這樣一來,人就進入了上虛下實的狀態,就能健康長壽。

站樁它是以靜站的方法養練氣息,通過起勢啟動帶脈,帶脈一動,任、督二脈也動,十二經脈隨之而動,頭頂百會與天氣相接,腳底湧泉與地氣相連,手心勞宮穴與自然之氣相通。膝關節神經受到強刺激,真氣由此而生,稍練片刻,即感身熱手脹發麻,體內病氣、濁氣、邪氣隨汗而出。正如蘇東坡說的:“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力百倍。”所以堅持不懈的練習,會感覺氣血增加,內氣飽滿,元氣充盈!

醫學有“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之說,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過四十歲,臀部肌肉往往就逐漸萎縮、下垂、下半身越來越單薄。站樁是在腳的基礎上進行穩紮根,接天地、調氣機,以較小體能消耗進行滌陰增陽的健身活動,對於體虛而又往往消耗過度的現代人,實在更顯重要。

站樁的方法、要點與注意事項!

站樁的樁字取義於“樁”,它的意義在於:一方面是說像“樹樁”那樣靜止穩定不動,在不動中修煉內臟氣息的調動,鍛鍊勁力的增長,即所謂“靜中求動”;另一方面則是說通過樁功的鍛鍊,氣息調動了,勁力增長了,下盤能夠像樁那樣穩固不動。

站樁,中華傳承武術你不瞭解的不傳之秘!

1、體態形式

1)站立。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前,可以略微內八字。兩膝微曲,膝不要超過足尖,這樣不傷膝蓋。身體的重心重心在湧泉穴到後腳跟中間的這部分區域,後背挺直,臀部後坐。站好之後,兩手從自然下垂的最低位起來做“抱一”。

2)抱一。

兩手像要往外拉似的抱圓於胸前,手心向內。太上曰:“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

2、要點

身體狀態:

1)整個過程脊柱正直;

2)頭部往上頂,下頜微收,彷彿要把喉嚨給“藏”起來似的;

3)上肢:肩膀放鬆,小臂自然下沉,上肘部略低於肩膀,手略低於肘部;

4)手:兩手“抱一”於胸前,指尖相對,指尖相距約自己的一個拳頭大的距離,手心朝內;

5)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曲,膝不要超過足尖,重心稍微往前腳掌,身體放鬆下來;

6)體察全身內外放鬆不放鬆,守平庸,莫好奇的感覺。睜眼、閉眼隨意。  

呼吸方式:自然呼吸,儘量做到吸氣微微,呼氣綿綿。 

適宜人群:久坐體虛,願堅持鍛鍊改善身心狀態的男女老少。

收式:在每一個樁位結束的時候,可以做一個雙手從兩側分別向下,然後手掌向上撈起,雙手從中間聚攏之後,從胸口再手掌向下往下壓,一直壓倒小腹丹田的位置。這是一種簡單的收功。

3、注意事項

1)練習結束後,要擦乾汗水,尤其是脖子後面大椎處的汗要擦乾,夏天不能立即去洗澡(最少要等半小時)。身體出現微汗,意味著你的病氣被逼出來了,站樁中一旦發汗要擦乾淨,不要讓那個汗再吸回去。

2)儘量避免在電風扇下和空調房裡練習站樁,易感風寒,在沒有冷風、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下站樁,效果更佳。

3)練習結束後最少半小時內不可以接觸冷水,尤其是在夏天,要儘量避免在此期間喝水和洗澡等,最好不要在練習結束後半小時內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正式練習前喝水,排便!

4)早晨和下午站樁是比較好,睡覺前不宜站樁。

5)不要在飯後半小時內站樁。

6)收功之後,搓熱雙手,分別撫摩膝蓋,拍拍膝蓋,甩甩手臂等。

7)每天量力而為,最終每次30分鐘-45分鐘即可。

站樁是中華武術傳承千年的智慧結晶,更有門派將站樁視為其不傳之秘。今天祁哥貢獻出來,只為健康中國儘自己一點綿力,也希望大家多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華夏武術最基礎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