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徐德雲——沂源一個還在說書的人!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簡版敲,漁鼓點,張果老騎在驢上邊”。這首民謠就是盛行在山東中西部的民間說唱曲藝—漁鼓,是全國26個曲種之一。相傳它始自唐代道教的一種勸善方式,後來演變成歷史小說、典故的載體,頗受百姓喜歡,如今在沂源只有一位傳人—八十歲高齡的老藝人徐德雲。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徐德雲,沂源縣悅莊鎮北踅莊村人,1963年到臨朐縣寺頭鎮道溝村拜師許元明,1965年學成返回,帶著師傅贈送的魚鼓回到沂源老家,隨即在周邊集市演出。他第一次登臺獻藝,初試身手,就膽大藝高、收放自如,贏得了師傅和聽眾的高度評價和喜愛。從此,獨闖天下,開始了他真正意義上的鼓書藝人生涯。天長日久,他漸漸領悟和掌握了編造故事情節、渲染人物的訣竅,鼓書的說唱技巧了然在胸。他把要說的古書精通熟讀,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完善,把故事說的聲情並茂、淋漓盡致。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徐德雲:“79年一開放,哪個集我也唱30塊錢的,那個時候30塊錢也了不得,都眼紅。最興盛就是在南麻集河灘裡開山會最厲害了,我一個人才和他要二分錢,你說有多少觀眾,評劇團都不如(看)我那人多。”唱《呼家將》,一聽《呼家將》就是聽迷了!”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說起當年最鼎盛時期,徐老很是自豪,說書人在集市上站在人群中,口若懸河、妙語連珠,故事起伏跌宕、異峰突起,包袱一個接著一個,有平,有爆,那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曾惹多少人遐想無限、心急難眠,那一段段精彩的古老故事陪著多少人走過了單純的青蔥歲月,流淌在他們記憶的長河。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徐德雲:“像古典小說,唱開了,用手一指:“唗,膽大的賊寇,吃了熊心,吞了豹膽,身外長膽 ,膽大包天,你熊心不小。”你不帶勁人家聽嗎?你不帶勁,人家不聽,那你必須提精神帶勁。”“說書開了,你得提起精神來,沒有精神白搭,‘上陣似猛虎,下陣似綿羊’,上了陣就像猛虎一樣,用手一指四面八方,朝這唱唱,朝那唱唱,因為人圍著你,四面八方,光朝一面壞了,觀眾就不歡迎了。”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徐德雲:“說書待要響,非藏即是綁。”

“扣、關、卡、逗,和看電視劇是一樣,你正看著“咔”扣住”“你把語言帶起來,你唱到帶勁,那老漢子,都撅著鬍子,在東里店一些看呆了的:“你看,那個老漢撅著胡”吃著個菸袋,撅著個胡感覺著很讚美,那時候主要是電視、收音機啥也沒,一招呼就這麼些人。”徐老妻子:“反正他去趕集圍的風不透、雨不淋的···正月裡出去,割麥子不回來···”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徐德雲:“說簡單怪簡單,說麻煩怪麻煩。俺把書一看,(然後)把書本一合俺就能說,為什麼,剛才不是說這個情況了,返綱疊詞、偷樑換柱、摘星換月,你都會了,都懂了,因為你懂了這些訣竅後吧,就是個窗戶紙一戳就破,你不懂這些訣竅白搭,你先懂這些訣竅,乍學不好學。”

據瞭解,在當時的沂蒙老區大約有3萬條漁鼓,漁鼓書演唱活躍在整個沂蒙大地,徐德雲就是其中一個。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徐德雲:“是84年,我開始下沂水,一去觀眾歡迎,那沂源出了個小徐了不得了,轟動了整個的沂水縣,···沂水、臨朐,我也去,不是給我起了個外號叫“蓋三縣”嗎,一條漁鼓蓋三縣,三個縣裡沒說過我的。”

徐德雲:“(沂水)沙溝、諸葛,一直頂到這些集場子,一提我沒有不認識我的。”“去得都打聽,叫那個小徐來。”

徐德雲:“俺出去都是把咱那文化局寫的介紹信,上沂水文化局翻出來,把咱那信放那裡,他給寫一個,就說沂源縣一人來我縣巡迴演出,寫上哪個集哪個集,頭幾年還行,到以後不行了,沂水同行就嫉妒我,意思不想叫我在這裡,結果再去換介紹信,那個換信的說:“你是沂源的?”“我是沂源的。”“你不在沂源說跑這裡幹啥?”當時我喜了喜,我說:“領導,旁的你不知道,幹文藝的,你既然是領導,你就懂得,電影、戲,不都是流動演出?”

徐德雲:“末了,我說:“不是巡迴演出嗎?你這個樣,我怎麼覺著不大符合搞文藝的路子!我就板正的和他說,一氣說得(他)沒的說沒得道的,給我開了信了。”“收費啊,打發文化站裡上集上和我要錢,一天要一塊五。”···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歷史的風雲變幻莫測,“文革”開始後,漁鼓作為“四舊”被批判、封殺。“山東漁鼓”第十八代傳人邢永勝(平陰縣平陰鎮南門村人)在“文革”中被批鬥迫害而死,第十九代傳人朱世年受迫害入獄。徐德雲也收起了漁鼓默默的在家務農,這一放就是十年。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山東漁鼓風格各異,流行於臨沂、濟寧、濰坊一帶,1965年引入淄博市沂源縣。演唱時,主唱者懷抱漁鼓、手持簡板擊節說唱,唱白自由,語言通俗,曲調適於述說,幾近吟誦。唱詞的韻轍,多數是一韻到底,音樂節奏節拍變化十分靈活。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漁鼓又稱道筒、竹琴。宋代已出現,常用於戲曲表演。漁鼓從清末開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長的竹筒,蒙上豬護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發出響音說唱。流入民間後便成為了窮人討飯餬口的一種工具和方式,伴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進步,“山東漁鼓”逐漸形成了一種曲藝說唱藝術形式。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曲藝藝術重又獲得新生,徐德雲再次搬出漁鼓,潛心改編,其說唱的評書《楊家將》、《薛家將》、《包公案》、《呼家將》、《劉公案》、《響馬傳》等等十幾部作品,精彩的唱腔給當時的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十里八鄉,聽小徐說書,似乎成了那個時代人們業餘生活的一大享受和期盼。徐德雲先後被沂源縣曲協、淄博市曲協吸收為會員。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漁鼓戲作為綿延近三百年的稀有劇種,由於歷史的原因和改革開放後社會急速變革,漁鼓戲的傳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曾經,一個馬紮、一架魚鼓,風雨不誤地奔波在集市上;曾經,人山人海、水洩不通。如今只有那棵老榆樹,和從前的老夥計,還在留戀的守望漁鼓聲聲。

徐德雲:“一個是沒有收入,第二個也不好乾。青年人沒有乾的,現在電視、電影什麼東西都這麼全,這些東西都沒看的了,因為什麼,幹這個藝人,平常打扮,你像現在年輕的看嗎,不願意看,你得有相當水平才願意看。這樣唱段子行,趕集就白搭了,年輕的沒願意學的了,最後就我自己了,我和那些老漢子我也說了,我把你們送下去,我也跟下去,咱們上那邊再見面。”

老藝人高亢悠揚的唱腔響徹了整個小院,讓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青少年時代。曾經說書場地露天的大自然氛圍,漁鼓藝人唱得繪聲繪色,聽者如痴如醉。說書人說罷散場,聽書人卻淚下千行。那情,那景,那人,曾是多少人成長記憶裡不可磨滅的印記。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漁鼓道情劇目豐富,貼近百姓,鄉土氣息濃郁,是古老而珍稀的劇種。目前,徐德雲的漁鼓演唱已經成為沂源縣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传承:徐德云——沂源一个还在说书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