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農村現在很少見到屎殼郎了?

農民妹子一枝花


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見到屎殼郎了?

屎殼郎這種小動物,農夫是在小學自然課上了解到的。老師介紹說,這種動物一輩子都在和糞便打交道,比如牛、羊、馬、驢子等動物的大便,就是它們的最愛。當時就記住了這種動物。

本來以為這是老師在和我們開玩笑,後來在電視上也看到了這種動物,好像是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節目,所以,當時就更加對這種動物充滿了崇拜之情。其實,這種動物小時候如果細心觀察的話,還真的有不少。尤其是在一些動物的大便處,經常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那現在為什麼這些不生產屎,只做屎的搬運工的屎殼郎先生卻少見了呢?農夫認為主要一個原因是沒有其可以生存的環境了。

首先,在過去農村裡哪裡有什麼水泥路啊?而如今現在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的衛生是越來越乾淨了,而且農村的整體形象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硬化道路是越來越多了。這樣,屎殼郎也就不好在想過去那樣可以隨便挖地了。它有不少金剛鑽,怎麼能在水泥地上挖洞呢?

其次,在農村裡養牛、養馬、驢子、騾子等動物的也少了。沒有了這些動物,那就不在可能在農村裡隨處可見大便了。而沒有這些動物的大便,那它怎麼活呢?

再次,那就是還有一點,到處各種除草劑、農藥的使用,這也會破壞掉了屎殼郎的生存環境。

所以,綜合這幾點,也就是現在為什麼在農村裡屎殼郎也少見的原因。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的意見要補充的話,也請留言!


農夫也瘋狂


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見到屎殼郎了?這位滾糞球的超級球星,居然還有人想念它,可見屎殼郎的魅力無限大啊!屎殼郎無論是推著糞球,埋了糞球,還是住在裡面,這些屎殼郎們總是能找到糞便,畢竟它們從恐龍時期就這麼幹了。


看到過一則新聞,澳大利亞因為草原諸多,各種各樣的動物數量龐大,但由於屎殼郎過少,糞便氾濫成災,不得已的情況下,澳大利亞進口了很多屎殼郎,從根本上解決了糞便成災的大問題,可見,屎殼郎家族作用還是很大的,這種奇怪的生物在地區存活了這麼久,靠的就是自己的獨門絕技走遍天下都不怕。

為什麼農村現在屎殼郎少了,或者是根本看不到了,主要原因當然是衛生條件的提高,現在的農村環境整潔,道路垃圾有專門的堆放和打掃,屎殼郎沒有了生存空間,空有吃屎推糞球的一身本領,卻也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沒有糞便的來源,自然沒有屎殼郎的生存空間。



過去農村為了下地做農活,很多家庭都愛養殖牲口,驢、牛、騾子、馬等等,這些牲口的糞便也是吸引屎殼郎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農田的機械化普及,農村餵養牲口的幾乎絕跡,屎殼郎也自然而然消聲滅跡。

農村為什麼屎殼郎不見了,道理很簡單,是農村現在的環境改變了,已經不在適合屎殼郎的存在,就醬,歡迎大家評論補充留言,謝謝。


棒奔霸


屎殼郎即蜣螂,是金龜子科下的昆蟲,其種類眾多,全球有240個屬,大約5000個種。屎殼郎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屎殼郎是埃及神話中的太陽神,被譽為“聖甲蟲”,在我國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了它的藥用價值。不過現在農村很少見到屎殼郎了。

屎殼郎與糞為伍,以糞為食,可謂是最接地氣的昆蟲了,而過去的農村就具備這樣的環境。我國是典型的農耕社會,在農村有大量的牛、馬、養、驢、豬等牲口,這些牲口分佈也不集中,也就是說它們不僅在牲口欄裡,馬路上、河溝邊、草地裡、農田裡都有它們的身影。

有牲口的地方就有糞,有糞的地方就有屎殼郎。當牲口在路邊排便後,屎殼郎就會將糞便滾成球,轉移到地下。所以小時候,經常在路邊看屎殼郎滾糞球玩,但是這一幕已經很難看到了,因為現在農村耕地、運輸很少用到牲口了,即便是養殖,也都有專門的養殖場所。總之一句話,外面散佈的糞少了。

另外,現在農村很多道路都已經硬化了,即便有糞,也不便於屎殼郎轉移到地下了。沒吃的、沒住的,當然屎殼郎就會越來越少了。屎殼郎雖然少了,但它對我們的生活依然很重要。因為它是生物多樣性的一部分,有著很大的生態價值、藥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值得我們去關注、保護。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屎殼郎💩對於農村生長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特別是六七十年代的人,是更熟悉了。

小時候,農村人條件不好,不過牲畜很多。每家每戶養的豬,少數圈養,差不多都散養,屎拉得到處是。還有雞、鴨、鵝都是散養,糞隨處可見。再加上生產隊裡的馬、牛、羊、驢等,生產隊的牲口房門前拴的都是馬、牛、驢,羊圈裡的羊咩咩咩地叫,放羊人一開羊圈,羊兒便扎著猛地向外跑,豆子般的羊屎撒得遍地都是。

家畜|糞和牲口糞到處都是,養出了許多屎殼郎,它們便在糞便裡滾呀滾的,滾出了一個個圓球。

那時,拖拉機很少,差不多靠牲口犁地。也沒有化肥,攢著的糞都積了一大堆,作為耕地的積肥。高高的糞堆上也有屎殼郎的背影。在記憶中,那些小小的屎殼郎好象從未停止過自己的手腳。

如今,時代變了。農村人的生活水平一天天提高。農耕機械化了。依靠牲口農耕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土地承包到戶,生產隊散了,牛、馬、羊、肥都漸漸地退出了原本的舞臺。養殖戶的出現,代替個別戶的規模,化肥代替了農家肥。家畜糞和牲口糞的銳減,屎殼郎幾近消失了。

時代在變,一切都在變,作為世間萬物之靈的人類,只有不斷地改變自己,才能適應世界的變化。




白玉3880


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見到屎殼郎了?

屎殼郎其實叫蜣螂,有些地方叫屎克螂、糞金龜等等,它是鞘翅目金龜子總科下的一個並系群。顏色為黑色或黑褐色,是一種大中型昆蟲。屎殼郎可以利用月光偏振的現象來進行定位,而且可以以太空中的銀河導航,來幫助它們獲取食。

屎殼郎主要以人和動物的糞便為食,以前在農村走在路上經常可以碰到屎殼郎,基本上都是在忙著滾糞球。一般在動物糞便比較集中的地方比較多,山上路邊放養的牛,經常糞便都是隨處可見,也是屎殼郎最多的地方。



那麼為什麼農村都屎殼郎越來越少了呢?

一、農村生活環境的改變

。現在農村的環境衛生已經不像以前到處髒亂差了,由於新農村建設的不斷髮展,農村環境得到改善。動物糞便被人們及時清理,不可能隨處可見,這樣一來就大大減少了屎殼郎的生存食物來源,久而久之繁殖能力就會越來越差,數量越來越少。

二、動物放養越來越少。以前在農村,牛糞、豬糞在戶外很常見,因為農民都會養豬羊牛,尤其是牛,基本上都是放養在野外吃草。這樣給屎殼郎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但是現在養牛的人極少,再加上環保部門規定不能隨便排放養殖糞便。這也給屎殼郎的生存帶來困境。

三、人為捕捉。雖然屎殼郎以糞便為食,但是豐富的蛋白質和藥用價值是屎殼郎減少的重要原因。人們捕捉這種昆蟲作為美食和藥用,必然也會減少屎殼郎的數量。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屎克螂在中文學名為蜣螂。一種金龜子科昆蟲,以食土壤中落葉腐殖為主,兼食各種動物糞。屎克螂是糞進到家,以貯存藏各種動物己消化過糞坨,為自身或幼卵蟲為食。


現在農村為什麼少見了呢?

1,人糞便基本作化糞池處理了,屎克螂進不去了。

2,散養的農村禽畜少了,集中了起來,所有糞便也集中,併發酵處理,屎克螂無有食源和撫育食源,自然住草原,森林中繼續繁育後代了。

3,現在集中養殖的禽畜從小至大,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藥物,這些抗生素存遺於糞便中,會使屎克螂中毒和幼蟲中毒,就算屎克螂得到了糞源,也難生存於農村周邊地區了,不久中毒而亡。

森林裡,草原上,肯定存遺不少的屎克螂昆蟲,而只是農村周邊少了。


老艾葉


屎殼郎小時候吃有的。第一用鐵鍬刨,第二用水澆,都是在頭天晚上進行的。屎殼郎分兩種,頭上帶尖的叫打官,解放軍,不帶的叫小鬼子,肉香。現在大便都入坑了,沒有繁殖餘地,所以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