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張未央譯

在芬蘭歷史上,這個國家基本上跟國際大事沒有瓜葛,但是在1939-1940年的冬天,芬蘭站在了全世界舞臺的中心。芬蘭對蘇聯侵略的奮力抵抗,得到世界的讚許。然而,冬季戰爭只是後來芬蘭逐漸被拉入二戰中的一個序幕。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芬蘭士兵和馴鹿站在很滑的冰上,芬蘭,1941年10月26日

冬季戰爭的主要起因是蘇聯對德國納粹擴張主義的擔憂。人口只有350萬的芬蘭本身對蘇聯不構成威脅,但是芬蘭的地理位置恰好離列寧格勒特別近,在戰術上有優勢,有可能被德國人利用起來。蘇聯從1938年春天到1939年夏天,間斷地多次跟芬蘭談判,但是都沒有談出來一個結果。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芬蘭尼尼薩洛附近森林裡的蘇聯火焰兵在戰鬥,1942年7月1日

芬蘭保證在戰爭中的中立態度不會因德國而受到影響,不過蘇聯卻不接受這一說法,要求拿出更進一步的保證來。因此蘇聯提議,在芬蘭海峽背面的海岸上建立基地,在那裡可以擋住芬蘭海岸上的海軍攻擊。芬蘭政府怕接受了這一協議,蘇聯會變本加厲提出更多無理要求。

1939年8月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改變了歐洲政治。條約的秘密協議中讓蘇聯的影響力覆蓋了波羅的海諸國和東歐的一部分。當德國以驚人的速度打敗波蘭後,蘇聯也不甘示弱地想要快點在受它影響的圈子裡實現掌控。芬蘭一直密切關注這些事件。10月5日,蘇聯邀請芬蘭探討“更具體的政治問題”,這時芬蘭隱約感覺到他們自己就是蘇聯的下一個目標了。芬蘭的第一反應是讓野戰部隊武裝起來。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蘇聯飛行員飛過芬蘭耶米耶爾維上空, 1942年7月17日

在談判中,蘇聯的主要提議是讓芬蘭割讓一小部分領土,包括芬蘭港口的一座海軍基地,讓蘇聯幫助他們保護列寧格勒。作為交換,蘇聯在蘇芬邊界處讓出8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芬蘭割讓出土地的兩倍。這場談判跟之前不同,這次是在公眾眼下談判,而芬蘭的所有民眾跟政府一樣都一致反對蘇聯的提議。

芬蘭拒絕,表面上的理由是保持中立態度和領土完整。在邊界上讓出的這一部分又是芬蘭防線上很重要的一段,如果割讓就等於是消弱了芬蘭的防禦力。實際上,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芬蘭根本不信任蘇聯,這一提議其實只是征服芬蘭的第一步。芬蘭這種表面下另有原因的態度,讓蘇聯起了疑心,他們懷疑芬蘭在將來的戰爭中會幫助德國。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靠螺旋槳控制的雪地摩托,有趣的是上面的“納粹萬字”,這是芬蘭空軍和坦克部隊在1918到1945年間的官方標誌。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芬蘭用望遠鏡和大型聲波定位儀在偵察飛機

蘇聯在1939年11月30日這天,在不宣而戰的情況下對芬蘭發起了進攻。蘇聯在進攻的準備工作方面不是很完善,因為他們低估了芬蘭抵抗的能力。

芬蘭軍隊有個艱鉅的任務,在一條1300公里長的邊界上抵抗一支比他們龐大得多的軍隊。但是地理優勢偏向於芬蘭這邊。因為北方地區是一大片荒野,只留下幾處很便於防守的公路。芬蘭這複雜的地形讓進攻方特別困難。芬蘭方的戰術是讓完整的進攻隊伍不得不分散成零散的小組。芬蘭還有一個優勢勝在士兵們的士氣。他們清楚自己肩負的是國家的存亡。但是芬蘭的劣勢也很明顯,人數上跟蘇聯的懸殊是50比1。芬蘭是打算儘可能堅持到英法等西方國家的支援趕來,但是希望渺茫。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62歲的芬蘭裔美國士兵,自願前往蘇芬戰場,芬蘭,米凱利,1941年9月4日

觀望者都以為蘇聯會輕鬆取勝。蘇聯非常自信,大部隊正對前線衝了上去,想吞併整個芬蘭。蘇聯在開戰前幾年在蘇芬邊界處修的鐵路和基地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可以供他們派出超過芬蘭預期的大規模部隊。但是到了1939年12月,蘇聯對芬蘭的進攻卡在了曼納林防線上。

在這條防線的北面,芬蘭的分散戰術起到了作用。其中最有名的素歐木薩米戰役,蘇聯的兩個師幾乎全部消滅。到1939年12月,芬蘭已經成功地抵抗了好幾次蘇聯進攻,讓他們顏面掃地。這個時候,芬蘭軍隊在世界其他國家被神話成帶著滑雪裝備,在冰天雪地裡神出鬼沒的形象。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芬蘭的坦克小隊,1941年7月8日

蘇聯的進攻讓芬蘭人前所未有的的團結。蘇聯失敗了幾次後,讓他們更加堅定了要擊敗芬蘭的決心。1940年2月,新一輪的進攻開始了,戰術很簡單,用強大的炮火轟炸和坦克護航,繼之以地面軍隊強火力的打擊。天上的持續轟炸和炮火讓芬蘭軍隊漸漸堅持不住了,終於蘇聯在曼納林防線上有了突破,芬蘭好幾次只得撤退。到3月初,芬蘭面臨全面淪陷的危險,只有答應了蘇聯的協議,最後蘇聯的條件被包括在《莫斯科和平協定》裡,於1940年3月13日簽署。芬蘭因此失去大片領土,居住在這些地域的平民,只有放棄自己的家園,搬到還屬於芬蘭的地區。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撤離中的芬蘭平民,1941年7月1日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被墜毀的俄羅斯飛機

芬蘭戰敗,估計25,000人死亡,10,000人殘疾,35,000人受傷。冬季戰爭結束後4個月,德國就開始了對蘇聯的進攻,這是歷史學家公認的二戰的一個轉折點。

談判失敗,疑慮引爆蘇芬之戰(上)

希特勒在1942年6月短暫拜訪過芬蘭

(更多相關圖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二戰圖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