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七點致命傷,讓你在股市里穩健收益

很多股民朋友炒股虧錢,其實是有心理問題的,表現出來的就是上漲賺錢時亢奮自信,下跌虧錢時灰心抑悶,導致的直接行為就是追漲殺跌,其中有幾點致命傷:

一、空倉如守寡。

寧可滿倉被套,也不要全線踏空,手上有股票即使被套,也有了寄託和希望,而股票在漲而自己手上無股,這對於每天看股票的人而言,好比萬箭穿心。其實空倉也是一種投資策略,只是平時大家不用而已。

二、買入時過度自信,下跌後過度恐慌。

相信每一個股民在下單買入股票時,都信心滿滿,心懷期許,否則你不會買入,但持股下跌之後,又會立即懷疑自己,陷入恐慌和糾結,很少人能夠按照自己當初設定的計劃來交易,陷入到“短線變中線,中線變長線,長線變死扛”的死循環。有了自己的計劃,就必須嚴格按照計劃來執行,就避免錯過死循環。

三、有賺十億的野心,卻沒有三個月的耐性。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進入這個市場的人,絕大多數都有暴富心理,都希望能找到短期翻倍的黑馬,這是前幾年重組股和ST股長盛不衰的原因,而大眾情人的式的白馬股,因為漲得太慢,反而並不被人重視。

四、與不確定性博弈以此凸顯自己的“能力”。

股票市場沒有絕對的確定性,只有相對確定性,其實把握好這種相對確定性,多數人也能賺錢,但是股票市場滿足的不僅僅是投資者賺錢的要求,還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這種相對確定性的機會,因為你的鄰居張三李四王二麻子也知道,如果買這些股票不足以體現出你的水平,你無法容忍你的智商水平跟他們在同一水準上,你必須與不確定性博弈,才能滿足你的心理需求。

這就好比中國男足對決法國男足,理性上的相對確定性是法國隊贏,中國隊輸,但感性上,會有人投票給中國隊贏,因為賠率更高,一旦爆冷門,你將成為圈內“萬眾矚目”的人物,哪怕這個時候有可能會輸錢。

所以,在A股市場上,很多人不喜歡白馬股、銀行股、破淨股等等,因為買這類股票,體現不了自己的“水平”。

五、買生不買熟。

大多數人不會買入自己從事的行業的股票,因為距離太近,太熟悉,熟悉到對行業的每一個問題和缺陷,都瞭如指掌,並進行放大,而陌生的行業,自己看不懂的行業,因為似懂非懂,看上去像雲像雨又像風,憑增了一份神秘感和相像力,更容易獲得青睞。所以導致銀行業職員會買人工智能,科技行業人員會買銀行股。

這也是一種心理因素。就好比你旁邊就是一位100分的美女,但因為你們每天朝夕相處,產生審美疲勞,反而對遠處80分的美女更為好奇,這其實是一種心理錯位。

六、高頻決策。

短線投機交易是市場的潤滑劑,缺一不可。但是很多投資者醉心於頻繁的短線交易,高頻率的決策,除非有很好的交易機制和量化的管制,否則,這種高頻決策帶來的交易磨損、心態失衡對投資百害而無一利。交易決策應該根據行業的變化、波動規律,來進行調節,而非勻速運行。張弛有道,攻防兼備,很多投資者不具備這種交易素質。其實,股票市場可能是為數不多的不靠勤勞致富的場所。

七、情緒主導交易。

人性往往經不起考驗,好機制讓壞人變好人,壞機制讓好人變壞人。由於個人投資者並無強制性的機制來平衡,導致交易隨心所欲天馬行空,像平地上的水,流到哪裡算哪裡。連續做對兩把就信心爆棚,恨不得秒殺巴菲特,連錯兩次信心就立即到達冰點,開始懷疑人生。情緒化交易是投資天敵,恰恰也是人性當中的一部分,K線是魔鬼,它會吞噬心中的寧靜和理性,慫恿我們做出錯誤的決策。所以,優秀的投資者,一定是有非常不錯的心態,遇事不驚,穩如泰山,這就是我時常說的心態決定一切。

以上七點應該是多數投資者容易犯的老毛病,我相信只要改掉自己在操作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其實你也可以在這市場吃肉喝酒的。切記,找準自己的陋習,及時歸正就好,野心別大,一步步來,細水長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