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帶血滴滴的資本之惡。

1

假如......

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圖為受害者女乘客

又一花季少女命喪滴滴順風車,滴滴順風車為何屢屢發生惡性刑事案件,滴滴的安全底線在哪裡?

從滴滴自身的道歉聲明、警方的最新通報回看此案,這個年輕的生命原本是有那麼多的機會被挽留在這美好世界的……

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假如前一天,滴滴能高度重視僥倖逃脫類似命運的女士的投訴,第一時間調查處置,第一時間報警,那麼,第二天的慘案就不會發生。

假如案發時,親友接到被害人發出的求救信號,第一次向滴滴尋求幫助時,滴滴能夠第一時間報警,而不是以“將有相關安全專家介入處理此事,會在1小時內回覆”搪塞,那麼,悲劇可能不會上演。

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假如,在親友們一次次向滴滴平臺確認進展,滴滴不是一遍遍機械地回覆“一線客服沒有權限”“在這裡請您耐心等待,您的反饋我們會為您加急標紅”,甚至在一小時還差十分鐘的電話裡表示“一小時未滿,請繼續等待”,而是及時報警,那麼,還在實施的犯罪仍有可能被中止。

對逝去的花季生命而言,每個“假如”都是一個滴血的安全漏洞。在逝去的花季生命面前,滴滴事後給出的每個理由都是蒼白和荒唐的。

滴滴順風車已經不是發生此類惡性案件,三個月前,一名21歲的空姐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事後查明,兇手劉某使用了別人的身份證註冊順風車司機並通過,暴露出滴滴順風車在司機資質審核上的漏洞。此後,滴滴曾宣佈順風車業務停業整改一週。

屢罰不改甚至屢罰屢犯,折射出企業對安全底線和社會責任的漠視。

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沒有安全,何談“順風”?

網約車行業的發展為乘客提供了出行便利,但接連發生的惡性案件一再給這個行業敲響警鐘——

網約車企業必須把乘客安全置於首位,從一個個“假如”入手,堅決堵住滴血的漏洞,決不能讓悲劇重演!

2

天使與魔鬼

在他人眼中,小趙是個開朗孝順的姑娘,曾在拿到第一個月工資後給長輩包紅包。

“愛唱歌會跳舞,開朗、陽光、小鳥依人。”叔公趙先生說,他看著小趙出生、長大,是個很乖巧的孩子。

小趙今年20歲,家裡經濟條件不錯,有兩輛車,包括寶馬X5。不過,畢業不久的小趙平時沒開車,這也是她這次打順風車的原因之一。

“就算會開,父母也不放心。”小趙的舅舅說。

而嫌犯卻是不折不扣的人間“魔鬼”,更曾在多個現金貸平臺借貸,欠了一屁股債。

據瞭解,鍾某為初中文化,此前曾在工廠打過多份工,開過奶茶店。年初開始,鍾某在溫州做了半年多滴滴司機,是其案發前持續時間最久的一份工作。

鍾某的小姨表示,鍾某父母均在溫州的工廠打工,“母親的工資是2至3千一個月,父親好一點,4千多。”小姨還提到,鍾某有一個16歲的女朋友,“感情還可以吧,天天見他們手拉手。”

對於涉案的車輛,鍾某的小姨表示,“車是老家的,也是父母的錢買的。就一個孩子,寵得很。”她還說,“他在工廠做過,工資在2000到3000元一個月。以前開過奶茶店,花了十幾萬,把父母錢花光了,一次4萬、4萬地拿。”

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有消費金融公司工作人員查到,鍾某在作案之前半年,曾在57個現金貸平臺有申請記錄,成功了56次,最近一個月借款次數高達31次,平均每天均有借款。

3

滴滴式躲貓貓:程維、柳青你們在哪?

央視深夜發表《三問滴滴,以生命的名義!》評論,對滴滴公司連發三問:管理哪裡去了?責任哪裡去了?監管哪裡去了?

這幾年,滴滴瘋狂圈地擴張,所向披靡,但我們看到,管理並沒有同步跟進,甚至到了混亂的地步。試想,如果滴滴真正吸取教訓、狠抓司機管理的話,悲劇還能重演嗎?

如果滴滴有足夠的責任心,在第一起惡性事件後,就不應該只是道歉和賠償,而應該亡羊補牢,早去認真梳理漏洞,早去作紮實整改,這比道歉一萬次、賠償多少錢,都更有價值!

我們只聽到企業要自我整改,管理部門是不是也應該反思:為什麼不嚴加監管,讓那些一味擴張、無視責任的企業付出慘重代價?為什麼不嚴厲追責,甚至考慮吊銷此類公司的營業執照?

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人民日報微博也評論稱:又是滴滴,又是順風車,又是女乘客死於非命!整改期再出慘劇,稱得上怙惡不悛。這起悲劇完全可避免,平臺的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道歉再及時,但若無糾錯能力,便顯廉價。當事人死於無良司機的謀殺,也死於推諉,死於扯皮,死於相關機構的麻木。

新華時評指出,滴滴出行公佈了關於樂清順風車事件的自查進展。然而,當悲劇重複上演,監管部門不能僅寄希望於企業自身整改,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監管措施堵住漏洞。

中國之聲細數滴滴七宗罪:

第一宗罪:事前早有預警, 悲劇本可避免,滴滴卻視而不見;

第二宗罪:滴滴客服反應遲緩,嚴重拖延救援時間;

第三宗罪:滴滴客服曾拒絕警方提出的調查要求,缺乏與警方有效溝通機制;

第四宗罪:滴滴整改期間偷偷開放順風車社交功能,為事件埋下隱患;

第五宗罪:又是一起車牌偽造!滴滴平臺審核存漏洞;

第六宗罪:滴滴緊急刪除了此前的相關微博,整改是否誠心徹底;

第七宗罪,一家獨大或致滴滴缺乏自省和完善產品的動力;

程維曾說,創業者必須是一個充滿敬畏之心的人,因為僅僅有無畏和樂觀必然倒在路上,內心還要敬畏,敬畏用戶,敬畏傳統行業,敬畏一切,你才可能走得遠。

這就是滴滴敬畏用戶的結果?接連不斷的花季年華香消玉損,此時滴滴高層程維、柳青你們在哪?

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3

滴滴資本之惡

廣發宏觀首席郭磊說,滴滴事件的問題在於投訴機制消極作為的成本太低。否則它就不會把客服完全外包給和君縱達,後者基本上遇到問題,有很大動力糊弄過去(節省成本)。

滴滴順風車一面是極低的准入門檻和監管、服務,一面又是真正關係到到大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公共出行服務特殊行業。

當下的民事賠償標準太低,恐怕也是企業不懼以人命試錯的原因之一。只要不觸及刑事,就算被下線被取締,過段時間也無非搖身一變換個馬甲繼續而已。

比如UBER,它也有過卡拉馬祖連環殺人案(司機是UBER專車司機),美國官方統計過UBER和Lyft有關的引發公眾關注的犯罪,數量不少。但UBER確實一直被各種官司搞得焦頭爛額,2016年兩場有關乘車安全的訴訟中就賠償了2850萬美元。

滴滴現在的問題在於,一出事情就業務整頓,業務整頓在一定意義上相當於出去躲幾天避風頭了。需要有一個天價處罰和天價賠償讓它意識到它是一個特殊行業。大幅提高命價,才能提升這種公司防範低概率事件的動力。

資本大於對生命安全的尊重。資本屬性的平臺,缺乏監管和競爭,結局就是壟斷。

滴滴如果死了,美團必定加價,所以資本沒有對錯,一定要保持他們充分競爭,不能讓滴滴壟斷。

滴滴做出了最大的“丟車保帥”,但是,這次危機公關的效果不會好。其實,總裁柳青也應該引咎辭職,擠牙膏式的分段式整改,耗盡了用戶耐心。

客觀地講,案件相比順風車一年數億的接單量而言,不是個大概率事件,然而放在滴滴體驗感口碑度急劇下滑的今天,這個事件的影響根本沒法消弭,如果最終砍掉順風車也不意外。但順風車沒了,不等於這個缺口就堵牢了。

提高民事賠償成本,從利益上阻斷企業作惡之念,倒逼完善企業完善防範性軟硬件投資;祛除對資本的崇拜,普通個體對價值觀缺失的資本無招架之力,監管縱容不可取。

帶血滴滴:壟斷可以下線,生命卻沒有假如

所有的這些,都不足以抵消一個父親失去唯一女兒之痛。推己及人,這是社會共同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