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管理:核桃幼樹和盛果期兩階段該如何修剪


核桃,又稱胡桃,羌桃,為胡桃科植物。與扁桃、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幹果”。核桃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每百克含蛋白質15~20克,脂肪較多,碳水化合物10克;並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以及胡蘿蔔素、核黃素等多種維生素。對人體有益。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堅果類食品之一。

核桃幼樹修剪技巧   合理的樹體結構是豐產的基礎。在核桃樹幼齡階段培養樹形至關重要。在核桃定植後經過1年的緩苗期,從第2年開始逐漸進人迅速生長期,待發分枝後開始整形修剪。早實品種稀植園以主幹疏層形、自然開心形應用較為普遍。密植栽培常採用紡錘形和小冠疏層形。下面主要給大家介紹主幹疏層形:

 在中心幹,幹高1米左右,全樹6~7個主枝,分3層。最下層為3個主枝,方位角1200°左右,第2層2個主枝,方位應與第1層主枝錯開,第3層1~2個主枝,層間距為40~50釐米。每主枝上著生2~3個側枝。


1、定幹:苗高達1.2米以上時定幹,整形帶內要有5個以上飽滿芽。待芽萌發後,將整形帶以下的芽全部抹去,整形帶內除選留3個主枝外其餘梢夏季摘心,以抑制生長,枝過多時要適當疏除。   2、主枝的選培:冬剪時選擇上部最直立的1年生枝作中央領導幹,在50~60 釐米處短剪,第 1層主枝均在30 一40 釐米處短剪。第2 年、第3 年用同樣方法留出2 一3 層主枝。

 3、側枝的選擇:基部3主枝上的側枝一定要同向選留,防止互相干擾。第1側枝距中心幹50~60釐米,第2側枝距第1側枝40~50釐米。側枝應避免並生,側枝著生位置以斜側為好,切忌留背後枝。

 4、各主枝生長勢的調整:修剪時要注意保持中央領導乾的絕對優勢,及時控制競爭枝,適當多留輔養枝。要保持各級骨幹枝之間的從屬關係,同一層主枝上的側枝後部強於前部,同層主枝大小基本相1司。注意調整和平衡骨幹枝的長勢,一般多采用抑強扶弱的方法。對於長勢強的要開張角度,多疏旺枝,弱枝當頭,以緩和生長勢。弱者則選留強枝,適當抬高角度以平衡枝勢。


 5、背下枝處理:凡是著生在第1層主側枝上的背下枝,出現“倒拉”現象,並影響枝組生長的,應一律從基部疏除。樹冠中上部主側枝抽生的背下枝,可依據主側枝開張角度的大小而決定去留。開張角度大時應剪除;開張角度小時,可利用背下枝代替原枝頭,擴大分枝角度。若背後枝長勢弱,並已形成花芽,可保留結果,逐步改為枝組。

核桃盛果期修剪   對盛果期的核桃樹修剪的主要任務是繼續培養豐產樹形,改善通風透光的條件,調節生長與結果的關係,紡止結果部位外移。繼續培養和更新各類結果枝組,延長盛果年限,獲得穩產高產。

調整骨幹枝和外圍枝的修剪   盛果期樹形已定,骨架建造基本完成,但隨著樹齡增長,樹冠擴大,結果量增多,則出現大枝延伸過長,營養供應不足等問題,有的大型骨幹枝出現下垂現象。因此,對延伸過長、長勢較弱的大枝,可選留斜上生長的大枝進行回縮。外圍枝大部分成結果枝,由於連年分生,常出現密擠、交叉和重疊現象,要適當疏除和適時回縮。對下垂枝、細弱枝、乾枯枝、病蟲枝,要及早從基部疏除。


結果枝組的培養和修剪   核桃樹結果枝組的培養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著生在骨幹枝上的大中型輔養枝,經回縮後改造成大、中型結果枝組。   ②對有分枝的強壯發育枝,採取去強留弱、去直留平的方法,將基培養成中小結果枝組。   ③利用部分長勢中庸的徒長枝培養成內膛結果枝組。

 核桃樹結果枝組結果多年後,會逐漸衰弱,應及時進行修剪復壯。對小型結果枝組,可採用去弱留強、去老枝留新枝的方法,增加有效結果枝的數量。一般結果正常的小枝組無需經常修剪。如無保留價值,也可一次性疏除,利用附近大、中型枝組調節空間;對於中型結果枝組,應著重利用回縮復狀的辦法,促使組內分枝交替結果,枝勢過旺時,通過去強留弱,加以控制;對於大型結果枝組,要注意控制延伸,以防“樹上樹”。

徒長枝的利用   隨著盛果期後樹勢逐漸衰老,內膛必然發生大量生長勢強的徒長枝,若不及時處理就會擾亂樹形,影響光照,消耗養分。若處理及時,控制得當,可利用徒長枝培養結果枝組,充實內膛,補充空間,增加結果部位。還可利用徒長枝培養成接班枝,更換枝頭,使老樹更新復壯。 來源:中國農產信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