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蔓延至四省,撲殺近三萬頭!無保險公司敢做非洲豬瘟險?

近日,瀋陽、鄭州、連雲港、溫州四地接連爆發了非洲豬瘟案例。追索非洲豬瘟的源頭,成為很多人關心的焦點問題,但目前來看這似乎無解。

對此,豬價分析師馮永輝認為,基本肯定是從國外傳入,但傳進來的源頭在哪裡,目前尚不清楚。從流行病學上來說,當前這四起案例,並非疫情源頭,而且由於疫情傳播渠道的錯綜複雜,導致追溯非常困難。

除了對非洲豬瘟源頭以及疫情排查和控制的關注之外,此次疫情對行業、產業的衝擊,亦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非洲豬瘟蔓延至四省,撲殺近三萬頭!無保險公司敢做非洲豬瘟險?

疫源難索

對於非洲豬瘟爆發原因,馮永輝分析稱,這跟近年來的氣候異常存在一定關聯性。比如,全球溫度升高,尤其今年8月份,高溫高溼的環境,有利於病毒的生長傳播。

布瑞克農信集團研究總監林國發也表示,疫情的出現一般跟天氣、病毒源傳播等多種因素有關。今年夏季,我國北方長時間的高溫導致生豬的應激性反應,影響豬群的健康。再加上,近幾年,豬肉的大量進口和走私,包括東北緊鄰俄羅斯遠東地區,可能通過各種渠道的一種或者多種,使病毒進入中國國內。

對於這四起非洲豬瘟的疫情,儘管具體病源仍需後續政府公告,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四起疫情病例都不是疫源。

馮永輝稱,“這是當前問題比較嚴重的地方。”瀋陽、連雲港的病例經過拉網排查後,比較容易追溯。唯獨鄭州這起病例,雖然來自黑龍江佳木斯,但經檢測,調出的養豬場並非疫源地,當地也沒有發現疫情。該批生豬通過公路運輸,途經多省市,行程2000餘公里,流行病學背景複雜。

他分析稱,這其中有多重傳播途徑,比如,運輸生豬的車上存在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糞;再比如,從佳木斯到鄭州的2000多公里長途運輸,至少需要2天時間,生豬一直在車上待著,再加上高溫,生豬的抵抗力下降,繼而有可能產生感染;還有,長途運輸途中,司機停靠的好幾個省,是否有感染疫情,然後再感染給車上的豬。現在可能性太多,導致到目前為止,要調查清楚該起疫情的源頭和傳播途徑,存在很大困難。

遼寧省是國內首例發現非洲豬瘟疫情的省份。8月1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遼寧省畜牧獸醫局局長敖鳳玲提到,經過開展疫情排查和疫情追蹤溯源,將源頭指向了吉林。

敖鳳玲說,“現已查明,發病戶張某曾於7月5日從渾南區高坎鎮小仁境村王某家買入45頭生豬。農業農村部專家組在王某養豬場的糞便樣品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經公安部門連夜對王某詢問,交待最後一次引豬,是3月24日從吉林市船營區大綏河鎮單某處購進100頭小豬,加上原有豬當時總計存欄約280頭,4月份豬群陸續出現發病死亡後開始出售,除賣給張某45頭外,其餘賣給經紀人,去向已查清。”

據流行病學調查,存在疫情風險的養殖戶多為安徽、河南來沈務工人員,豬舍位於城鄉結合部,位置隱蔽,以飼餵泔水和餐餘垃圾為主。根據農業農村部專家組要求,疫情處置期間,全省加強了對作為飼料用的泔水或餐餘垃圾管理,暫停使用泔水和餐餘垃圾飼餵生豬,切斷可能的疫情傳播途徑。

馮永輝表示,整個豬瘟的傳播,從病源來說,有進口豬肉、豬雜,也有走私過來的豬肉及豬產品,都有可能帶病毒。這是因為豬肉裡面會攜帶這一病毒,非洲豬瘟越是溫度低,生存能力就越強,而且能夠存活很長時間。如果溫度達到60度以上,30分鐘就可被滅活。由於進口豬肉全是冷凍肉,全程冷鏈在零下20多度,在這樣的情況下,豬瘟病毒可以生存數年。

還有豬肉製品,比如,醃肉、臘肉、香腸都有可能攜帶病毒。再有就是泔水,其本身含有各種病菌,且蛋白質豐富,非常有利於病菌的生長繁殖。尤為重要的是,泔水裡面的原料錯綜複雜,很難溯源。

還有就是通過軟蜱、野豬、汙染物等媒介以直接和間接方式傳播。還有豬冷凍精液,如果含有病毒,也會伴隨人工授精,將病毒傳播給母豬並導致疫情暴發。

疫源難索,那麼,如何切斷非洲豬瘟傳染鏈,防止其蔓延,便顯得至關重要。

根據OIE通報, 截止2017年10月底, 全球共有11個國家 (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俄羅斯、捷克、贊比亞、南非、摩爾多瓦、羅馬尼亞、科特迪瓦) 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其中波蘭疫情數高達470多起, 拉脫維亞高達220多起, 立陶宛高達210多起, 三個國家疫情多發生於野豬;羅馬尼亞首次發生該疫情, 感染動物為家豬, 感染來源尚不清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自2014年以來, 俄羅斯非洲豬瘟疫情嚴重, 今年又有多個地區發生, 截止目前疫情數高達120多起, 且絕大多數疫情發生於家豬。

為什麼歐洲大陸上的荷蘭、英國等養豬大國,沒有發生病例?馮永輝稱,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的國門把控的很嚴格,且都是出口國家,所生產的豬產品只出不進,所以概率低一些。俄羅斯爆發非洲豬瘟的原因在於本國的豬肉不夠,需要從歐盟進口,很容易把病毒帶進來。當然,這個也跟每個國家的防疫防控有關。爆發疫情,第一時間撲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增強豬的抵抗力,搞好豬場內的飼養管理等措施都極為關鍵。

林國發表示,非洲豬瘟的出現前提是,有存活的非洲豬瘟病毒通過各種介質到達本地區,英國屬於島國,病毒難傳導到英國。當前中東歐多個國家已經出現非洲豬瘟,西歐多國防範非洲豬瘟壓力增加。防範非洲豬瘟主要辦法就是杜絕病毒源傳播,做好豬場的消毒,飼料需要高溫殺毒。出現疫情後,及時的隔離、撲殺、消毒,防止疫情擴散。

對市場衝擊

非洲豬瘟的臨床症狀和病變,與豬的其他一些出血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很相似, 比如, 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豬丹毒、敗血性沙門氏菌等。因此, 養殖者很難或者說不能根據臨床症狀和眼觀病變來判斷是否為非洲豬瘟, 實驗室檢測是診斷該病最可靠、最準確的方法。

該病毒自然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4天-19天。由於非洲野豬對此有很強的抵抗力, 一般不表現出臨床症狀, 一旦家豬被感染, 則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根據病毒的毒力、感染劑量和感染途徑的不同, 臨床症狀存在差異, 可表現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或隱性感染。最急性型多發生在非洲地區, 往往無明顯症狀就突然倒地死亡。亞急性或慢性非洲豬瘟多發生在非洲以外的地區, 表現為妊娠母豬流產, 呼吸改變, 關節腫大, 跛行, 皮膚潰瘍, 消瘦, 病死率低。

撲殺是全世界的唯一方式,對所有發病豬、屠殺的病豬以及疑似感染豬群必須徹底掩埋或焚燒,以達到徹底淨化豬群的目的。這是因為沒有有效的藥物用於治療,也沒有生產出有效的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或者免疫保護劑。

對此,馮永輝表示,滅活疫苗的免疫保護效果不理想,減毒株疫苗的使用容易引發非洲豬瘟病毒慢性感染和疫病的傳播蔓延。非洲豬瘟病毒,有毒力強弱之分,如果是中等毒力或者比較弱的毒力,那麼豬的生存概率就會增加,成為康復豬。它的血液裡面,尤其是血清就會含有抗體。不過,考慮到病毒的潛伏期,會成為病毒的長期傳染源。提取康復豬的血清作為活苗,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危險性。

四起疫情對行業衝擊有多大呢?

林國發分析稱,從直接損失來看,四起疫情均採用撲殺、消毒、隔離方式,直接撲殺的生豬數量超過1500頭,按照當前一頭生豬價值1600元計算,撲殺生豬損失超過220萬。相對於整個行業的損失來說,這些損失微乎其微,但是疫情因素,導致了豬價下跌,特別是東北地區。東北地區供應過剩,大量的生豬無法通過調運出售,只能被動壓欄,需要消化更多的飼料。另外,受疫情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居民豬肉消費減少,增加中期生豬供應量,10月份,豬價出現顯著下跌概率增加。另外,疫情影響了部分養殖戶仔豬補欄及母豬繁育的意願,可能會衝擊明年的生豬供應量。

他說,目前來看,疫情對生豬產業鏈間接影響程度較為難估算。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無新增的疫情,不會對遠期的生豬供應產生直接影響。但如果仍有新增疫情區,可能會導致今年四季度生豬養殖虧損嚴重,明年生豬供應明顯下降,豬價下跌大週期結束提前。

馮永輝認為,這四地加起來撲殺的豬也就在一萬頭左右,對於全國生豬年出欄量7億頭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但由於這次疫情是行業的頭等大事,整個行業基本上都拉響警報,開始排查,因此影響生豬調運,這些確實衝擊到市場。從8月13日開始,豬價連跌了將近十天。“這次疫情比2006年的藍耳病的危害都要大。那一年的影響,直接拉高了CPI,觸發下一年的通貨膨脹,因為藍耳病死豬太多了。如果非洲豬瘟蔓延到那種程度,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可就是滅頂之災。”

撲殺成本

撲殺仍然是當前國際公認的有效截斷非洲豬瘟傳播途徑的方式。

馮永輝稱,從理化指標來看,非洲豬瘟病菌的直徑比較大,達到兩百多納米,而亞洲豬瘟只有幾十納米,由於它的塊頭比較大,空氣中的粉塵無法吸收,也就不像口蹄疫一樣,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正因此,只要發現了疫源,第一時間將源頭撲滅,然後,將養豬場徹底消毒。半年以後,才能夠再養豬。然後,還要用“哨兵豬”在裡面試一試。

至於成本,撲殺一頭豬,財政補貼800元,如果數量比較大的話,財政上肯定吃不消。那麼,養殖農戶是否有動力去撲殺呢?

馮永輝表示,對大豬來說,損失肯定很大,一頭兩百斤以上的豬,成本就有1200元-1300元,撲殺之後財政補貼800元,就會損失400多元。不過,對於小豬來說,就比較划算,因為剛斷奶的仔豬成本只有300元左右。這次統一補貼800元,不論大小。其實,這次撲殺補償的標準,也已經考慮到實際情況。因為一個豬場,不可能光把病豬撲殺掉,是全場殺掉。假如是一個正常的自繁殖自養的豬場,不需要從外面買仔豬,也不需要往外賣仔豬。那麼,生豬的結構通常是,育肥豬佔60%,仔豬佔20%多,接近30%,母豬佔10%。育肥豬裡面真正達到兩百斤以上,可以出欄的豬,佔比大概也就是四分之一,通常不會超過三分之一。這樣800元的補貼,基本上能夠讓豬場保本。

不過,對養殖農戶來說,雖然保本,但也意味著無法獲取收益。

疫情保險情況如何呢?

據馮永輝瞭解,雖然這一塊的市場需求很大,但正常來說,沒有哪一家保險公司敢去做這個保險品種,除非有國家補貼。在所有的保險公司中,中國人保是做豬的保險最多的一家,不管是母豬保險還是價格險,每年需要國家補貼幾十億,否則是不可能有動力的。因為豬的瘟疫相對較多,給一頭母豬保費60元,如果死掉,要賠付12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