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當年的那碗四喜烤麩

猶記當年的那碗四喜烤麩

這可是道大有來歷的菜,放做法之前,要先羅嗦段當年的往事。

噹噹噹~~鑼鼓響起~~

話說十年以前,嬸兒還是個青蔥稚嫩的女大學生。

那年年初,不幸遭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戀。

現在想想,誰還沒個失戀的時候啊,這在如今很平常的事,在當年可真是打擊不小。

直接把從小大門不出,二門不入,連問個路都臉紅的羞澀姑娘,刺激升級為自己揹包闖天涯的瘋婆子。

那時候,正好遠在上海的死黨也好久沒見了,於是買了火車票,跟舍友們交代好點名任務後,直接曠課落跑了。

這麼多年了,還清晰記得那次獨自坐16個小時火車的場景。

上車後揣了個隨身小包,縮在角落裡高度警惕,就怕周圍的人惦記我包裡的錢,要不就是有拐騙我的意向

怕上廁所也不敢多喝水,整整一夜都沒怎麼睡,一點動靜就東張西望.....

就這樣熬過了漫漫長夜,一直到看見來接站的死黨的那一刻,嬸兒才終於鬆了口大氣

這碗四喜烤麩,就是我到上海後吃的第一頓飯。

那時的死黨在上外已經唸了兩年書,對當地的飯店挺熟。把我安頓好後,我兩就去了學校附近的一家麵館。

那是一家很精緻的飯店,用的桌椅全都是仿製古董傢俱的,碗也是青花瓷和帶著福祿壽那種圖案

我們進去的時候,還有個姑娘在大廳中央彈著琵琶唱著小調,服務員說話也都是儂聲軟語的。

吃的什麼面我不記得了,好像是陽春麵吧。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碗我從沒見過的四喜烤麩。

死黨跟我說這是上海的特產,青島沒有,讓我趕緊嚐嚐。我啜了一小口,甜兮兮的,味兒真好。

就像是久旱逢甘露,這一碗烤麩配著溫暖的麵湯,不但慰藉了我長途夜車後空虛的胃,也讓那份苦澀的心情漸漸甜了起來。

接下來的一週,我們把上海,蘇杭玩了個遍。雖然回學校時還是自己一個人坐的火車,但心情已經完全不同了。

從此,我就愛上了旅行,再遇到什麼事什麼場面也都不怕了。

這才有了後來去報社實習,去採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車禍,火災,跳樓,詐騙等等,進而發現了能發揮自己特長的媒體職業。

這種前後性格的巨大變化,套用我高中好友的一句話就是:你不是改變,而是徹底的變態了!

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很多人和事都已經模糊了,唯有這碗四喜烤麩,始終是我心頭上一絲甜甜的味道。

羅嗦完了,開始說怎麼做這碗四喜烤麩吧。

四喜烤麩是經典的上海菜,家家戶戶都愛吃會做。

所謂四喜,即除了主料烤麩外,還必須要加上香菇、黃花菜、黑木耳、花生米四味配料。

因為要經過汆炸燉等各種手法烹飪而成,所以醬汁濃郁鮮美可口。

猶記當年的那碗四喜烤麩

1、這道菜的配料比較麻煩,基本食材需要幹烤麩,香菇,木耳,黃花菜,花生米。我又往裡加了點腐竹和胡蘿蔔片,讓口味更多樣些。幹烤麩可以在大超市的豆腐攤買到,洗淨切小塊入沸水汆燙5分鐘後捏幹水備用。其他食材如干香菇、黃花菜、黑木耳、腐竹溫水泡發,洗淨摘去硬的部分。黑木耳撕成小塊,香菇切成小塊,黃花菜一切二段,腐竹切小段備用。花生米用開水泡開剝去紅衣備用,胡蘿蔔切片。

2、鍋中倒油,先將烤麩炸至淡黃色撈起濾油。然後留底油加入香菇、黑木耳、腐竹、胡蘿蔔片一同煸炒。

3、因為黃花菜放早了容易老,所以跟花生米最後放。

4、加入生抽、老抽,白糖,最後加烤麩,加入沒及食材三分之二處的水,放入蔥段。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燜至湯幹汁稠。最後加入雞精、枸杞,翻炒勻即可,關火放涼後加入香油拌勻。

好了,一碗香噴噴的四喜烤麩已經做好了,包上保鮮膜,可以在冰箱裡放一個禮拜呢。

猶記當年的那碗四喜烤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