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以上材料依賴進口!國內車用IGBT又該如何搶灘百億級市場?

我們之前簡單分析過電機控制器技術的組成及市場情況,IGBT模塊作為核心高壓控制開關組件,其成本佔電控總成本的40%以上,而我國新能源汽車用IGBT基本採用國外進口,這直接導致我國電機控制器成本比國外高出許多。

對此,多位電機控制器企業領導也曾表示,由於我國電機控制器大部分元器件都採用進口,採購成本相比國外高2-3倍,導致我國電機控制器的成本比國外高1.2-1.8倍。

那麼,目前我國車用IGBT芯片和模塊究竟處於什麼樣的市場格局?其未來市場趨勢又將如何發展?

1什麼是 IGBT?

IGBT是由BJT(雙極型三極管)和MOS(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組成的複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具備高輸入阻抗、高速開關特性、導通狀態低損耗等特點。

當前,市場上銷售的多為IGBT模塊化產品,即將多個IGBT集成封裝在一起。未來,車用IGBT模塊的發展趨勢將往體積更小、效率更高、可靠性更高等方面發展。

2市場格局

國內 70%以上的 IGBT 器件市場,尤其是高端高功率半導體依然主要被英飛凌、 三菱、仙童、 東芝、富士、SEMIKRON、 Sanken、 IXYS、 ST 等美日企業佔據, 比亞迪、中車時代電氣等企業通過自建或收購海外 IGBT 產能分享了剩餘的市場。

其中,由於車用IGBT的散熱效率等要求比工業級要高許多,我國新能源汽車用IGBT芯片98%以上來自進口,進口費用十分高企。

另外,需要特別提及的是,除了日系車企之外,新能源汽車用IGBT市場基本被英飛凌壟斷,英飛凌所佔的市場份額大約在7成左右。其中,國內電機控制器所用IGBT基本來源於英飛凌。

3國內車用IGBT與國外的差距

目前,我國車用IGBT技術才剛剛起步, 芯片和模塊在國內尚未完全形成產業佈局,高端市場佔有率仍與外資品牌存在較大差異。

總體來看,IGBT是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俗稱電力電子裝置的“CPU”。目前,國際先進國家IGBT產品已經發展到7.5代,同時IGBT的下一代Sic技術也已經在日本全面普及。

但是,我國車用IGBT模塊由於起步較晚,且核心技術、原材料等受制於國外,導致目前我國車用IGBT技術還停留在第三代水平,與國際技術相差20年以上。

4市場前景

IGBT是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和充電系統的核心功能器件,根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特斯拉Model X使用了132個IGBT管(單管),均由英飛凌提供,每個IGBT單管的價格約為4-5美元,合計大約650美元。如果改用IGBT模塊的話,則需要12-16個模塊,成本大約在1200-1600美元。

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GGII預計,國內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市場將帶動200億IGBT模塊的需求。

5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市場上所用的IGBT一般以Si(硅)等為主要材料。業內人士紛紛認為,以SiC IGBT為代表的碳化硅器件是未來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發展的關鍵技術,是實現高溫、高效、高速運行的重要途徑。

與此同時,相關機構預測,未來5年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將帶動我國IGBT模塊200億的市場需求,而SiC IGBT有望取代傳統IGBT,搶佔這巨大的市場蛋糕。

據瞭解,第一代、第二代功率半導體材料是硅(si)和砷化鎵(GaAs),並已經實現廣泛應用。但是,以SI等為材料的IGBT電壓範圍是600-6500V之間,隨著電壓、溫度、頻率、功率等指標的大幅提高,傳統SI材料IGBT已經無法勝任。

為此,以碳化硅(SiC)等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高、熱導率高、開關損耗小、頻率高、功率大等優勢,是同等硅器件耐壓的10倍,能夠減低系統尺寸和運行成本。目前成為了全球半導體技術研究前沿和產業競爭的焦點。

以下是SiC的性能特點:

碳化硅能夠很好地提高功率器件的工作頻率

據悉,碳化硅的擊穿電場強度是硅的10倍,其電子飽和漂移速度也是硅的兩倍。

損耗低

與Si器件相比,SiC器件只需要更小的芯片面積就可以實現相同的輸出功率,且損耗較低.

效率高

據瞭解, SiC器件的轉換效率將可以得到明顯提升,為此也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整車續航里程。

SiC

Si

開關頻率

40kHz

5-10kHz

臨界擊穿電場

10(MV/cm)

0.25(MV/cm)

熱導率

1.5W/cm/K

3.7W/cm/K

芯片工藝

4英寸晶圓,材料利用率不高

8寸甚至12寸

價格

成本較高,比Si高5-6倍

6SiC IGBT面臨的挑戰

價格較高

儘管SiC具備巨大的性能優勢,但目前其成本卻比傳統硅材料高5-6倍。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幾年內,SiC的成本將急劇下降,並在電動汽車領域進行廣泛應用。

熱設計

由於單個SiC芯片的面積較小,為了實現大功率輸出,往往需要並聯使用更多的芯片數目。為此,如何對模塊內部的芯片進行合理設計,並保證各個芯片之間的熱平衡,是目前面臨的巨大挑戰。

技術和工藝相對滯後

由於SiC器件還在發展階段,其封裝技術、工藝等都相對滯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