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人拍科技类纪录片,“国家相册”才完整

要有人拍科技类纪录片,“国家相册”才完整

导读:国产纪录片惯有“人文情怀”,这导致科技类纪录片的身影几乎被掩盖。但科技发展在当下国家战略中占据主流地位,如何让纪录片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相册”?多种表达方式的科技类纪录片似乎必不可少。

文 | 上可

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CHAIN杯全球首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战总决赛拉开帷幕。

由25名全球神经影像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和优秀临床医生组成的“人类战队”,将和由全球首家神经疾病AI研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研发完成的“BioMind天医智”决一胜负。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最终,在A组比赛中:225例判读,一部AI用15分钟准确率达87%,15位医生用30分钟准确率达66%;B组比赛中,10名顶尖医生对战AI,同样完成30道脑血肿扩大预测试题,AI以83% VS 63% 准确率胜出。

要有人拍科技类纪录片,“国家相册”才完整

近日,由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出品的纪录片《AI脑力觉醒》播出,它讲述了一群工程师和北京天坛医院的医生,共同备战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的故事。

斗争之外的故事

时间回到两个月前,在北京天坛医院的会议室里,当加入一些疑难杂症后,AI的准确率始终没迈过那个坎儿,神经肿瘤专家高培毅对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季佳豪说,“你准确率50%,她(医生)闭上一致眼睛,也能赢你们”。

要有人拍科技类纪录片,“国家相册”才完整

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故事渐进高潮。纪录片的推动其实是带着各种问题的,包括AI在未来如何实现真正的“智能”,AI在医疗领域可能涉及到的一些伦理、法律法规以及信息安全问题等。

和人工智能医疗的其它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的优势部分在数据。影像学的数据像一份病历,包含病史、病人信息、症状、治疗手段、愈后恢复等多方面的零散信息,它本身的信息集成度高——一张医学病理片子就包含大量高价值信息。因此,和其他的医疗数据相比,影像数据处理难度更小,处理价值却更高。

但AI的进阶却比想象中难多了。在离总决赛已经不久的一次预演中,他们研发的“机器”还是输给了大部分医生。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娜说:“起到了预演的目的”。此时距离比赛还有7天,研发人员不断输入大量的数据,甚至改进AI学习的范式,让系统在深度学习技术框架中完成自我完善,提高识别准确率和效率。

要有人拍科技类纪录片,“国家相册”才完整

事实上,一部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一定是在不同层面起到某种引领作用的,如《如果国宝会说话》能通过年轻化的表达吸引更多人关注历史文化;如《大国崛起》也能唤起我们对追寻中国梦的想象。

作为一部科技题材纪录片,面对普通受众《AI脑力觉醒》无疑是做了一次人工智能与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一定程度上在故事中完成了科教的任务。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必先要了解这个时代各个方面的变化,纪录片正是聚焦这样的变化,通过参加“人机大战”的线索,把AI与医学结合过程中的困难、人类的精神展现出来,甚至引领人们思考变化背后的危机与问题。

它不止于记录,更是带有明确的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只是传播的过程和思想启蒙的过程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它不仅是一个人工智能与人类斗争的故事,更是人类不断自省、科技不断发展的故事。

讲科技,但人文是灵魂

几乎所有的科技类纪录片在创作中都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把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直观且有艺术感染力的方式来讲述,让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普通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看得明。

在拍摄中,创作人员采访了一批人工智能和神经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权威解读,作为纪录片的一个叙述元素融入其中,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科学性和传播力。虽然《AI脑力觉醒》的呈现内容十分深奥,电视不易直接表达,但创作团队独辟蹊径,摆脱纯粹的解释和说理,充分挖掘了准备比赛过程中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

要有人拍科技类纪录片,“国家相册”才完整

散点叙事和焦点架构很好地结合起来,带有即时情绪的“所思所想”让观众在极强的代入感中去理解科技知识。重要的是,整部纪录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带着强烈的纪实感,纪录片里的现实情节,也更符合理解的逻辑,成功地化抽象为形象。

“我个人并不是很在意这场比赛谁输谁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表示,本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赛并非意在挑起人类医生和AI的战火,反而希望通过专业技术的切磋,让医生和AI对彼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未来临床医学诊断中成为‘默契CP’打下基础。

科技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人文关怀在科技类纪录片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是它的灵魂所在。《AI人工智能》着重渲染的不仅仅是时代变化和奇观效果,还有AI时代和人类命运的紧密相连,以及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伦理、安全问题。

要有人拍科技类纪录片,“国家相册”才完整

它也没有去猎奇或鼓吹所谓胜负,人文关怀在这部纪录片中体现尤为强烈。一方面它记录的内容就是人和科技的融合较量;另一方面,它在传播科技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其实也在传播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人类面对机器的挑战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也正是这样一连串自然而生的问题吸引观众看下去,带着对现实的关照,纪录片的兴奋点反而是引起思辨的那一瞬间。

众所周知,国内纪录片创作偏爱历史文化类题材,学者谭天曾说,“缺乏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全面认识和全球化现实语境的密切关照,不但无法丰富纪录片品种,壮大纪录片产业,最终也会导致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丧失话语权。”例如在2012年春季戛纳电视节上,《超级工程》就深受外国观众喜爱,风头竟然盖过了《舌尖上的中国》。

能够想象,未来有关人工智能的纪录片肯定会增多。如果我们把《创新中国》看作对科技类纪录片创作的开拓,那么《AI脑力觉醒》便是技术与人文关系探讨上的深耕。这部纪录片也更是中国纪录片类型更加多元、题材更加多样的一个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