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甜桃——無公害綠色食品

在渭北高原,厚重的黃土滋養了世世代代的子民們,勤勞的人們用自己辛勤的雙手把黃土地裝扮得無比富饒。大唐盛世的天子——李世民,欽命術士袁天罡、李淳風為自己選的寢陵就位於這方熱土。皇家天子的龍骨安放的福地,龍脈更加滋潤了這一方人傑地靈的寶地。 禮泉的水果甲天下,禮泉的甜桃更是個大汁多,白中泛紅,含糖量高,品種繁多,上市時間長。品種繁多的優質水果為禮泉贏的了“御果禮泉”的美譽!


礼泉甜桃——无公害绿色食品​楊凌農高會每年都有禮泉的水果捧回各種機構頒發殊榮的褒獎。七月流火,正是禮泉甜桃上市的日子,古典神話王母娘娘的蟠桃會,神仙都爭相品嚐的絕佳水果“蟠桃”,禮泉就有—— ——這就是王母娘娘蟠桃會的果品早在20多年前,禮泉籍的鄭德友工程師培育的“沙紅桃”就為全國果農增收增添了好品種,也為吃貨們享口福添了一寶;禮泉的果農們更沒有辱沒“御果禮泉”的稱號,與時俱進的引進優質品種,水果新品種——黃桃引入禮泉,更加出色的品質已被吃貨們接受為“禮泉黃桃”的地裡標籤!

礼泉甜桃——无公害绿色食品​ ——色香味形俱佳的禮泉黃桃 在禮泉,每個人都與甜桃有密不可分的淵緣,雖然我全家只有我一個人的口糧田,沒有富裕的土地栽種甜桃,可是我曾經“販賣”過甜桃,這就使得甜桃給我也帶來過甜頭。 曾經在一個放暑假的時候,我突發奇想的要去販賣甜桃,結果家人根本不同意,我就私下打探村裡的鄉鄰他們的“進貨”“出售”地址,然後自己借了一副自行車馱的筐子(兩根棍子挑起兩個竹篾編的筐),跟父親要了二十塊錢就騎著自行車跑了二十多里路,去桃園買甜桃。 到了桃園,討價還價九分錢一斤,主人和我一起採摘。那天下午特別的熱,我脫了上衣光膀子,不大工夫就渾身刺癢的難受,為了把自己的甜桃儘快採夠,我強忍著幹完,桃園主人非常吃驚我的忍耐力,他告訴我刺癢是因為桃子的“毛刺”所致,讓我趕緊在水裡清洗,果然一下子就不刺癢了,那位大叔只收我十塊錢,零頭不要了還送給我十多斤軟桃,因為桃子軟了就不能販運,趕天黑我回到家,第二天五點就出發去咸陽的“七九五廠”生活區。 七九五生活區的甜桃二毛錢一斤,不到八點我就賣出去五十斤,本錢夠了。當我沾沾自喜今天穩賺十塊錢的時候,來買桃的人幾乎是“戛然而止”一樣的斷流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十二點,買桃的人仍然沒有,隨身帶的饃也吃完了,還是隻有那十塊錢的進賬,旁邊賣菜的大哥告訴我,早上上班工人們才買,其他時間就只能去“秦都市場”了,出七九五廠的時候,管理員收了五毛錢的衛生費,等於我還虧了。一路西行到了“思源北路”的秦都市場,找到一個空地方撐好自行車,來來往往的人們,有過來捏幾下就走了的;還有提出來讓嘗一個的;就是鮮有人買!看著腳下的一堆桃核、數著賣了的三塊來錢和半筐的甜桃,到了下午,甜桃都變軟了,有人讓我五分錢一斤全給他,沒有做過生意的我捨不得給。 離開秦都市場的時候,已經黃昏了,給了管理員一大堆甜桃抵衛生費,我才馱著剩下的幾十斤桃子,朝向回家的路進發,回到家才知家裡人沒有捨得吃那些贈送的軟桃,他們想再讓我第二天帶出去賣錢。 第一次販賣甜桃,我的盈利是三塊錢和幾十斤甜桃,一天半的時間和忍耐刺癢的報酬就是三塊錢,和幾十斤軟桃。那個暑假我販賣了四次,桃園就沒有了甜桃,除去本錢賺了不到二十塊錢。 販桃的經歷,讓我與甜桃有了交加,務桃的果農的艱辛,在毛刺的折磨時我也體會到了一點,賣桃的蕭條場面我也熬過,所幸我沒有賠本。有一位老賣家給我說“賠錢的買賣常常做,才可以賺錢!” 我們禮泉甜桃質量真的很好,現在果農們採用的是套袋技術,有效的防止了蟲害的侵襲和農藥的殘留,朋友們與其花高昂的價錢買外來品的水果,還不如掏低廉價錢品嚐神仙都吃的鮮桃。我是禮泉人,為自己的家鄉甜桃做宣傳!​ 郝景望 陝西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見《陝西日報》《陝西農民報》《西安晚報》《咸陽日報》《新聞知識》《農友》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陝西人民廣播電臺”,中宣部編輯出版的全國讀書徵文集《攀登書山的歡歌》《書海暢遊》;“文化陝西SQ”“壯美昭陵”“韓家文苑”等平臺,實名認證——新浪博客,頭條號,搜狐博客等新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