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在興平插隊的日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這就是我離開學校,邁向社會,走入人生漫長道路的第一站。

站名:興平縣南市人民公社楊村大隊。

從興平縣城北上原,正北經過陳良村、餘村兩個村莊約十五里路就是楊村。楊村往西南約七、八里路就是南市公社所在地南市村。從楊村再向東北方向約十幾裡就是著名的咸陽古驛站----店張驛。楊村西北方向十幾裡就是禮泉縣史德鎮。站在楊村村頭向北遙望,隱隱能看見禮泉唐王陵。


王永生:在興平插隊的日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楊村大隊共有八個小隊,分為南、北堡(村),南堡一條街從東向西分五、六、七、八四個隊,北堡一條街從東到西分一、二、 三、 四、四個隊,南堡四個隊條件好,勞動工分價值高,早已被通過各種關係插進的西安知青散戶捷足先登了。北堡和南堡條件比起來,要差一些。

市三中插隊的我們十四個知青全部被分到北堡四個隊。

開始分隊了,還要數高一三班張偉貞鬧子靈光,和高三兩位女生強先佔領了四個隊中條件最好的一隊,其他人,高二兩男生和初中兩女生分到二隊,工宣隊王師傅兒子和高一兩女生分在三隊,我和同班女生孫敏英及高二兩女生分到四隊。

四個隊,四個家,原來生活在不同家庭的年輕人組成了四個新的家庭,開始了從未償試過的新生活。


王永生:在興平插隊的日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在以後的插隊歲月裡,四隊知青和二隊知青走的近乎,是我和二隊兩男生能說到一塊兒?是四位高二同級同學之前就熟悉?還是我們幾個人家都住東關?-----。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就是能合得來,經常你來我往,大小事總在一起商量,一致行動。我們三個男生以後更成了鐵哥們,一直到返城後還保持來往。

楊村四隊不到三十戶人家,一百多號人,馬姓和魯姓各佔一半,在楊村,南堡基本都姓張,北堡基本都姓馬,唯獨四隊還有一半人家姓魯。

剛下農村,任何炊具都沒有準備好,只能吃派飯了,每天下工,就有一家社員帶領我們去他家吃飯,好在上學時學校每年都要組織學生去農村支援夏收、 秋收,在農民家吃飯,如今遇到每家吃派飯,也就很快適應了。


王永生:在興平插隊的日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每天輪流在社員家吃派飯,家家基本都一樣,麵條、蒸饃、攪團、玉米糝。麵條不是關中農村常吃的褲帶面,而是手擀麵,每家的面案足有半個單人床那麼大,面擀好後,再對摺兩次,一手扶擀麵仗,一手拿切菜刀,擀麵杖隨著手不停的順時針翻轉,切菜刀挨著擀麵杖飛快的來回滑行,像牛犁地一樣,犁出一根根細長的麵條,用手一抓,輕輕一抖,整齊的擺放好。這是關中農村婦女拿手的一絕—犁面。講究的是麵條細、長、薄、筋。攪團有的是咱們平時吃的水圍城,有的卻是將剛出鍋的攪團趁熱就撈出平攤在案板上,薄薄的,比普通涼皮厚一些。才吃時,我還以為是涼皮,後來才知道是涼攪團,鹽、醋、蒜、辣椒一調,美味不次於涼皮。


王永生:在興平插隊的日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玉米糝都是新碾的,喝起來油香油香的,家境差的,喝的都是連皮糝子,碾玉米時不脫皮,喝起來口感不好,家境好一點的,都是脫皮糝子,叫淨仁糝子,光看那碗裡形似大米粒般均勻晶瑩剔透的玉米粥,就會讓人胃口大開。有一次,一位大嫂給我盛了一碗粥,聞起來一股醪糟的濃郁醉香,喝起來甜蜜蜜的也像醪糟味道,細看卻不是糯米做的,原來它是用青稞麥做的米酒,叫“稃子”。喝在嘴裡又光又滑,還有嚼勁兒。這裡的人們每年都要在生產隊的打麥場種植青稞麥,它產量低,但成熟早,比大麥還早,趕在夏收前就早早收割完畢,分給社員,家家戶戶都用它釀造“稃子”酒,隊裡也不耽誤碾場打麥。離開農村後,就再沒有喝過它,去年去馬嵬坡遊玩,專門掂記尋找,沒有發現,可能現在已經沒有人再種植青稞麥了吧。


王永生:在興平插隊的日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這裡的農民還是很厚道的,春三、二月,青黃不接,他們平常吃的蒸饃都是玉米麵做的,但逢輪到給知青管飯,就換成白麵蒸饃。一次,一位大嬸和我開玩笑說:西安城裡人太小家子氣,給人喝的醪糟稀恍恍幾粒米,全是水,哄人。確實,在興平說是喝醪糟,還不如說吃醪糟,市場上賣的醪糟不是用碗盛,而是用盤子盛。稠稠的,像西安的醪糟坯一樣,好吃極了。2017,7,23


王永生:在興平插隊的日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王永生:在興平插隊的日子,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圖片均來自網絡在此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