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糧了!樓市開始停貸

俗話說,年底不買房一年又白忙。2017年已接近尾聲,在這複雜的樓市局面下,年末還該不該買房?

這幾天房姐收到了一位粉絲的私信,說自己是剛需客,糾結很久終於下定決心趕上了今年買房的末班車,置辦了一套房產。但9月就已經交了首付款,至今仍未放款,銀行方面也表示只能繼續排隊,而且放款時間不確定。

有錢買不到房,真是讓剛需叫苦連天。那麼這是否只是個例?今天下午房姐在瀏覽新聞時,看到了一個更狠的消息:目前深圳已經有13家銀行全面停止了個人房貸業務!

01

深圳十餘家銀行停貸

之前多地銀行對個人房貸按揭利率上浮,就已經讓購房者夠嗆了,現在無疑是迎來了第二波“痛擊”。

據《投資者報》披露,近日從中原地產、融360等多方機構瞭解到,截至12月14日,深圳地區已有包括平安銀行、深圳農村商業銀行、民生銀行、南洋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郵儲銀行、東莞銀行、廣州銀行、華夏銀行、杭州銀行以及華潤銀行共13家銀行暫時停止了受理新增個人房貸按揭業務。

全面停貸,代表著無一例外。“貸款申請的資料還可以交,但是我們今年是一定不會放款了。”這是深圳某銀行的一位信貸經理親述。

事實上深圳並非個案。放眼全國,上個月35個城市533家銀行中,共有56家銀行分(支)行因額度等原因暫停受理首套房貸業務,較上月新增14家銀行分(支)行。

02

利率上浮傷了誰的心?

目前不僅房貸額度捉襟見肘,房貸利率也不斷上調。首套房最高的有上浮10%、上浮15%已經是非常普遍。

斷糧了!樓市開始停貸

融360統計的深圳市最新房貸利率表

這意味著人們不僅申請房貸更加困難和緩慢,還起房貸來也會更難。不妨讓我們來算一筆賬,假設買一套三百多萬的房子,貸款200萬,按照上浮15%的利率來算,每個月需要比利率上浮前多還912元的貸款,全部利息加起來更是要多還30多萬!

上浮前:

斷糧了!樓市開始停貸

上浮後:

斷糧了!樓市開始停貸

根據以往的經驗,到了年底銀行錢袋子都不會寬鬆,但為何今年表現得更為明顯、更為特殊呢?難道“錢荒”真的來了?從數據上來看,雖然有些表現,但房姐覺得,銀行沒有房貸額度更多的還是因為樓市調控。

03

為何多家銀行同時停貸?

1、資金緊張。

每一年銀行都會按照一定的比例給四個季度分配額度,一般是按4:3:2:1的比例,額度比例從年初開始就在逐漸減少,到了最後一個季度,額度自然是最緊張的。

年末的錢也比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值錢,出於監管指標要求、各企業作賬需求等等原因,銀行不得不收緊房貸來維持年末資金的平衡狀態。

2、受政策影響,繼續深入樓市調控

監管層對樓市調控的決心如此之大,各大銀行開展房貸業務也不得不自己掂量掂量,從而主動減少了今年個人房貸按揭的額度。

按照以往的套路,年初的確是好貸一點,但明年初可能與以往大不同。大概率目前房貸收緊的情況還會繼續下去,房貸利率還會漲,額度也不會放鬆。

這對剛需們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好消息,但是我們今天放大格局來討論另一個問題,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04

超50%中國家庭在做“自殺式”資產配置

之所以做資產配置,是為了分散風險,把雞蛋放入不同的籃子裡。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和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SCF)數據顯示,中國家庭的房產在總資產中佔比高達69%,美國僅為36%。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這意味著一旦房價下跌,很多家庭將跌入財富消失的深淵中。

不得不承認,就金融知識水平而言,大部分中國家庭還遠未入門。反映到資產配置上,老百姓對於金融類資產缺乏瞭解和研究,一味只迷信房產的保值增值功能。

危機在哪裡?

從整個社會層面而言,房產正在吸乾其他經濟體的血。很多人通過投機買房的致富經驗形成示範效應,而後吸引更多的資金湧入房地產領域,最終抑制了消費、實體、創業等領域的資金流動,造成一業興、百業衰的局面。

從個人層面而言,房產正在把投資者推向懸崖邊。

為什麼大家都迷信買房致富?因為預期一定會漲。為什麼如此篤定?因為中國的房價有政府兜底,不可能跌。

在泡沫裡面,預期決定了所有的事情。而可怕之處在於,因為這個價格是人為推高的,而且是被預期上漲推高的,一旦出現波動,不會橫盤,不是漲就是跌。

所以,泡沫最講究邏輯,就如當年的溫州和海南,在所有人都預期會漲的心理下,泡沫猶如一陣龍捲風,颳走了藏在房子裡的那些錢。

買房這件事,有舍有得。人生的選擇沒有對錯,樓市就如同一場精彩的大戲,或許沒有真正的贏家。

歡迎添加主編微信:shangyetan,一起交流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