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和納指衝擊歷史新高 馬斯克被指蓄意操縱特斯拉股價

美東時間週四,美股午盤窄幅震盪,道指小幅走低,標普500和納指距離歷史紀錄高位僅一步之遙。此外,特斯拉近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馬斯克發佈私有化特斯拉的推文之後,陷入市場操縱的爭議之中。

美股午盤行情表現如下:

指數最新價漲跌幅(%)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25535.82-0.19%標普500指數2856.31-0.0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7904.73+0.21%

30個道指成分股多數走高,聯合健康和陶氏杜邦公司貢獻最大漲幅;高盛和波音貢獻最大跌幅。

科技股方面,特斯拉私有化問題持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股價盤中一度跌逾4%。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7日在社交網站上宣佈,希望通過一項交易將特斯拉私有化。“我考慮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馬斯克寫道。這一消息傳出後,特斯拉公司股價大漲,在短暫停牌後,當日收盤上漲11%,達到每股379.57美元。

隨後,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特斯拉CEO馬斯克和軟銀集團孫正義去年4月就軟銀集團投資特斯拉進行了談判,談判中包括將特斯拉私有化的可能性。最終由於對所有權的分歧,雙方未能達成一致。而報道稱,軟銀認為特斯拉估值過高,沒有跡象表明軟銀希望投資特斯拉。

一系列的事情發展驚動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特斯拉CEO馬斯克發推文稱考慮私有化一事發詢問函,調查馬斯克的表態是否屬實、以及為何選擇在推特上披露。

市場較為關注特斯拉私有化的資金問題,馬斯克的身家為218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還是特斯拉的股票,離完成私有化所需的資金相距甚遠;而特斯拉目前還處於虧損之中,成立至今15年的時間裡僅兩個季度盈利,目前負債超過90億美元,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私有化。

投資者目前還不太相信馬斯克確實已獲得私有化公司的資金。如果不是,那將會給馬斯克和他的公司帶來巨大的麻煩。“人們對這筆錢來自哪裡感到懷疑,”CFRA的分析師埃夫拉伊姆-利維(Efraim Levy)說。“特斯拉股價目前較馬斯克提到的420美元的私有化價格出現折價,原因是此交易能否成為現實仍存在不確定性。如果未能成行,特斯拉股價鐵定會下滑。”

因而馬斯克要想完成特斯拉的私有化,就需要外部資金的參與,他在週二的推特中也透露資金有保障,但並未說明資金的來源。

有關媒體給出了一個特斯拉實現私有化的資金來源,他們認為股神巴菲特所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應趁這一機會將特斯拉全部買下,並給予馬斯克一定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份,讓他繼續擔任特斯拉的CEO。

中概股方面,中概股網易盤中大跌逾10%,至228美元下方,創5月底以來盤中新低。網易此前發佈的財報營收好於預期,網遊服務淨營收重拾增長。財報顯示,網易第二季度淨營收24.61億美元(162.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7%,市場預期24.1億美元;淨利3.18億美元(21.0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1%,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7.52億元和29.72億元。

8月9日,達達-京東到家正式宣佈已完成最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分別為沃爾瑪和京東。這兩大巨頭都與達達-京東到家有戰略及業務上的深度協同。其中,京東到家與沃爾瑪自2016年10月達成戰略合作,目前,大約200家沃爾瑪門店上線京東到家,覆蓋全國30個重點城市,為顧客提供1小時送達服務。

中芯國際9日發佈了截至6月30日的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為8.907億美元,與上一財季的8.310億美元相比增長7.2%,與上年同期的7.512億美元相比增長18.6%。

經濟數據

美國勞工局公佈數據顯示,美國7月PPI環比 0%,預期 0.2%,前值 0.3%。美國7月PPI同比 3.3%,預期 3.4%,前值 3.4%。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7月PPI七個月來首次環比零增長,因商品價格的溫和上漲被服務價格下跌所抵消,但扣除食品、能源和貿易服務的PPI環比繼續上升0.3%,持平於上月增速。分析認為,7月PPI暫時增速放緩只是臨時性的,因當前就業市場和經濟均表現強勁,。

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顯示,美國8月4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 21.3萬人,預期 22萬人,前值 21.8萬人修正為 21.9萬人。

美國7月28日當週續請失業救濟人數 175.5萬人,預期 173萬人,前值 172.4萬人修正為 172.6萬人。

美國商業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美國6月批發庫存環比終值 0.1%,預期 0%,初值 0%修正為 0.1%。美國6月批發銷售環比 -0.1%,預期 0.2%,前值 2.5%。

美國能源信息署公佈數據顯示,美國8月3日當週EIA天然氣庫存 +460億立方英尺,預期 +470億立方英尺,前值 +350億立方英尺。

美股評論

研究機構Leuthold Group的數據顯示,2009年開始的美股牛市在推升股指的同時也極大的提升了大型公司的估值水平。標普500指數的市銷率中位數(相較於其他指標,該指標更加關注指數整體而不僅僅是相關的大公司)現在已經攀升至2.36,而在2000年這一數據僅僅為1.23。而標普500市值加權的市銷率則攀升至2.2,與18年前的峰值水平一致。

報道稱,對於Leuthold Group首席投資官Doug Ramsey來說,這種對比凸顯了現在與2000年的關鍵性差異:當時的高估值僅僅集中於科技股,而現在,任何東西都變得非常昂貴。

Ramsey補充到:“這種高估值也有助於價值投資經理(尋找價值低點)的沮喪”,“與上個世紀90年代的增長和勢頭相比,價值投資經理經歷了一段表現不佳的時期,但長期的苦修並沒有給他們帶來真正的股票市場——就像1999年和2000年那樣”。

但從利潤角度(一個可能會受到股票回購、特朗普減稅因素影響的指標),標普500的估值水平或許並沒有那麼離譜,其比2000年的水平仍然低約1/3。

當然,估值是否偏高是一回事,股市上漲則是另外一回事。美銀美林之前的研究顯示,股票回購實際上才是今年推動股市上漲的真正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