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新中國海軍與日本漁輪非法入侵捕漁、刺探情報的鬥爭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後,卻仍覬覦中國海洋領土,藉口解決糧食短缺問題。先後四次組織日本漁船非法侵入中國東海、黃海捕魚,肆意擴展日本漁區,並在美國的支持和縱容下,單方面劃定所謂的“麥克阿瑟線”。嚴重侵犯中國海洋權益。由於當時中國國內正處於內戰時期。無暇顧及,只能聽之任之。


建國初期,新中國海軍與日本漁輪非法入侵捕漁、刺探情報的鬥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日本當局仍然有計劃、有組織的派遣大批漁輪入侵中國呂泗、長江口、舟山、魚山等一帶漁場捕撈。嚴重侵犯中國領海主權,掠奪漁業資源,擠壓中國漁業作業區,破壞中國漁業生產。更為嚴重的是,春漁汛期閆本聚集幾十條或數百條漁輪闖入我國中心漁場,破壞我國漁民網具,同時使用武器襲擊我國漁船,甚至射擊我海軍護漁艦艇。併為美軍和臺灣方面蒐集中國沿海氣象、水文及軍事情報。

1952年7月初,日本海上保衛廳悍然派遣監護船至我國東海、黃海一線巡弋,掩護日本漁輪非法入侵捕撈活動。面對挑釁,激起廣大中國軍民的憤慨。紛紛要求中央堅決打擊日本入侵漁輪。保護領海主權利益,維持中國漁船在歷代延綿的習慣漁區作業。
建國初期,新中國海軍與日本漁輪非法入侵捕漁、刺探情報的鬥爭

1952年2月上旬,大批日本漁輪在日本國家保衛廳監護航掩護下入侵我國嵊泗漁場,華東海軍“南昌”船及嵊泗巡邏艇大隊奉命出擊,配合華東公安部、水產公司艦船對入侵捕撈的日本漁輪展開圍捕。共捕獲日本漁輪七艘。

1952年12月13日,華東海軍淞滬基地兩艘巡邏艇在啟東海面執行檢查入侵日本漁輪時,遭遇一艘日本監護船的突然襲擊,我巡邏艦員一人犧牲,33人負傷……

1953年3月22日,華東海軍第六艦隊“南昌”、“廣州”、“瀋陽”在副司令員馮尚賢率領下,協同舟山基地護衛艦“瑞金”、“淮陰”及護衛艦五艘。採用夜間行動,拂曉推進的戰術,在我國韭山島附近漁場,捕殲、拘押侵漁日輪8艘。“淮陰”艦在追捕中被日輪撞傷。
建國初期,新中國海軍與日本漁輪非法入侵捕漁、刺探情報的鬥爭

據日本船員供稱:日本漁輪侵漁作業時,有日本國家保衛廳監護船巡邏保障,各個船長、報務員負有為美、日方偵察收集中國沿海潮汐、氣象、島嶼地形等任務。並從日輪航海日誌中查獲,該批船隻曾先後多次入侵中國領海,後經總參部批准,將該批船予以沒收。

1950年12月至1954年4月,華東海軍共拘捕從事侵漁和不法活動的日本漁輪32艘,船員384名。根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的規定,對拘捕船隻,經華東軍政委員會、中央軍委批准,沒收改裝軍用21艘,釋放9般。船員全部交地方政府審查後遣返。1954年4月15日,中國漁業協會和日本漁業協會在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原則下,簽訂了關於東、黃海漁業關係協定,基本上將日本漁輪限制在禁止捕漁線外,由此對日本侵漁鬥爭漸漸趨於緩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