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霍英東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官至副國級,備受尊敬

新中國成立後,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了全面禁運和封鎖,尤其是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更是加緊了對華封鎖。

一窮二白的新中國,一方面需要進行經濟建設,另一方面還要進行中國歷史上空前慘烈的抗美援朝戰爭,對許多戰略物資,尤其我們無法生產製作的藥品、儀器、設備等等,都急需進口。

可是,面對西方世界的嚴密封鎖,我們該怎麼辦?

這時候,香港一批愛國工商人士站了出來,想盡辦法同港英當局鬥智鬥勇,將一批批祖國需要的物資運到內地。

其中最有名、影響力最大的,就是霍英東。

建國初期,霍英東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官至副國級,備受尊敬

霍英東祖籍廣東番禺,祖上是有“賤民”之稱的“疍家”,以船為家,漂泊為生,因此,霍英東也繼承了先輩們的勇氣和毅力,年紀輕輕就打拼出了一支船隊,成為舉世聞名的“船王”。

霍英東為人豪爽,非常有正義感,得知新中國物資緊缺,就設法與祖國取得聯繫,組織自己的船隊,將內地急需的面紗、藥品、橡膠、輪胎、儀器等等物資,一船船地運到內地。

霍英東並非只是任用馬仔去做,而是親力親為,他後來回憶說,從1950年到1953年,他每天都睡不到4個小時,全部時間都是組織落貨、裝船,趁著夜幕,偷偷航行在佈滿暗礁的非常規水道上,全憑霍英東這些“水上人家”豐富的航運經驗,才將貨物安全運達內地。

這麼做的風險是很大的,當時,港英加緊了水上巡邏,所以霍英東不得不運用舊中國商圈慣用的“行賄”手段,上下打點。即便如此,霍英東的船還是數次被“查獲”,好在港英自詡“法制社會” ,查獲霍英東的船都是在港域,不能算走私,所以只是以諸如“不打航燈標誌”等小罪名,罰款了事。

建國初期,霍英東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官至副國級,備受尊敬

最大的阻礙,還是來自對岸的蔣介石,當時,老蔣仗著新中國海軍薄弱,肆意派船橫行於沿海地區,一旦發現往內地運送貨物的船,往往痛下死手,機槍大炮掃射轟擊,這才是霍英東的船隊最危險的時刻。

但是,霍英東沒有退縮,在那些危險的歲月裡,沒日沒夜地操勞,身心健康都備受煎熬,身體一度瘦到不足100斤。

而且,港英當局也對他處處為難,所有香港“精英士紳”參加的社會活動,一概不許他參加,航運碼頭招標,只要有他出現,就另外附加苛刻的條件。

不過,這些卑鄙的小人伎倆,在民族大義面前,全都不值一提,霍英東完全沒有理會,繼續對祖國內地進行無私的援助。

建國初期,霍英東立下汗馬功勞,後來官至副國級,備受尊敬

對這樣的愛國者,祖國也不會忘記他,改革開放後,霍英東經常受邀來到內地,每一次都受到政府的高規格禮遇。

1993年,因霍英東巨大的貢獻和影響力,當選為政協副主席,而且連任三屆,成為副國級幹部。

2000年10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戰爭50週年慶典上,霍英東作為香港唯一一位代表人物,受邀坐上了主席臺。

回顧往事時,霍英東非常激動,說:“當時我還年輕,許多道理並不是真的明白,但是現在,我深深地明白,當年我做對了!”

2006年10月28日,霍英東在北京病逝,享年83歲,跟他一生中最尊敬的毛主席,活了一樣的年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