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提醒大家:吃藥,慎防吃出骨質疏鬆症

藥師提醒大家:吃藥,慎防吃出骨質疏鬆症

有些藥物因為長期應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導致骨量減少、骨強度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

藥師提醒大家:吃藥,慎防吃出骨質疏鬆症,特別是年老體弱、多病纏身的老年人。那麼,哪些藥物能引起中老年人骨質疏鬆呢?現挑主要的舉例如下,以引起大家注意。

1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常見藥物代表:潑尼松、地塞米松、甲潑尼龍等。

藥師提醒大家:吃藥,慎防吃出骨質疏鬆症

這類藥源性骨質疏鬆症除表現為腰背痛外,還是老年人自發性骨折的重要因素。

骨質疏鬆、失鈣、病理性骨折是大劑量或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之一。

當需要大劑量或長時間使用該類藥物時,應同時給予鈣劑、維生素D,並充分補充營養。

2抗癲癇藥

常見藥物代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卡馬西平等。

藥師提醒大家:吃藥,慎防吃出骨質疏鬆症

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的患者,可見其骨代謝異常,包括低鈣血癥、低磷酸鹽血癥。

建議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的患者應接受安全、充分的日曬,進行負重運動並避免吸菸、飲酒等可能降低骨密度的危險因素,適量補充維生素D3和鈣劑,定期監測骨密度。

3利尿藥

常見藥物代表:速尿、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等。

長期服用後,能導致嚴重的一系列不良反應,如體液失衡,電解質紊亂,特別是低血鉀、低血鈣等。

利尿劑容易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在脫水、減肥的同時,骨密度(體內的礦物質含量)也會隨之快速下降,導致骨質疏鬆症,如偶然摔倒,則極易發生骨折。

4肝素類

常見藥物代表:肝素鈉、肝素鈣等。

肝素可抑制消化道對鈣的吸收,如長久使用(4個月以上),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和自發性骨折。預防的關鍵在於嚴格控制劑量,避免大劑量。在用藥期間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

5甲狀腺用藥

常見藥物代表:左甲狀腺素鈉。

過量服用甲狀腺激素類藥物,則會因為鈣磷運轉失衡,表現為“負鈣平衡”,引起骨骼“脫鈣”而致骨質疏鬆症。

故甲狀腺素對骨骼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適量有利成骨,過量則破骨、導致骨質疏鬆。

骨折風險高時考慮使用對骨骼影響小的藥物;定期評價長期用藥的必要性;遵循標準的骨質疏鬆症治療的建議和指導方針,制定基於個體化的治療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