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2年「斷交」5國,警惕蔡英文破罐子破摔式「跳牆」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作者 沈詩偉】

每次臺灣“友邦”“斷交”,都是一次學習地理的好機會。

從墨西哥向南沿著美洲大陸前進,位於狹長中美洲的薩爾瓦多成為地理教材的新重點。回看近年外交轉向的國家,如巴拿馬、多米尼加和薩爾瓦多,基本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較大經濟體或重要機構所在地。如今,號稱臺當局“友邦”分佈最集中、歷史最悠久、關係最穩固的“主盤”漸成分崩離析之勢。

不過越是在臺當局遭遇國際空間受挫時,越要警惕激進的綠營加快對美尋求“實質突破”。

“同慶之旅”成“斷交歸路”

9天8夜,蔡英文以“訪問”巴拉圭道賀、鞏固伯利茲“邦誼”為名,實則“過境”美國刷存在的“同慶之旅”,本以為是風風光光的“外交突破”,最終卻以剛抵家門再丟“邦交”收場。臺灣派駐薩爾瓦多的工作人員可以收拾行囊,沿著蔡英文曲曲折折的飛行軌跡回家了。

上任2年“斷交”5國,警惕蔡英文破罐子破摔式“跳牆”

上任兩年來固誼出訪五次,“友邦”已丟掉五個。2016年首度出訪巴拿馬和巴拉圭,一年後丟掉巴拿馬,去年底出訪中美洲不到半年,丟掉多米尼加,如今挑動兩岸關係的蔡英文當局又丟掉薩爾瓦多。

然而,蔡英文當局繼續混淆視聽,把“斷交”的責任甩給大陸和島內在野黨。對此,有學者以嘲諷口氣列出蔡英文當局面對此事的基本回應套路:

1.大陸打壓臺灣;

2.大陸金元外交誘惑臺灣“友邦”;

3.某某“友邦”無情無信無義;

4.臺當局不會屈服;

完全迴避“一中原則”的根本問題,繼續玩弄“挾洋自重”的政治操作。

從2007年6月,中美洲統合體(Sistema de la Integración Centroamericana, SICA)成員國哥斯達黎加同中國建交至今,巴拿馬、多米尼加和薩爾瓦多先後轉向大陸,中美洲統合體一半成員國同臺灣“斷交”、同中國大陸建交,新近建交的薩爾瓦多還是中美洲統合體總部所在地,足以看出中美洲和中國的關係進一步拉近。

因拒絕“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蔡英文當局給正在觀望的加勒比和中美洲國家倒向北京提供了機會。正如此前同臺灣“斷交”的巴拿馬總統巴雷拉指出,如果臺灣破壞兩岸“外交休兵”,巴拿馬將轉向中國大陸。如今,試圖四處點火的蔡英文當局給剩餘17個想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國家更加明確的信號。

“金元外交”難阻雪崩般的“斷交潮”

每次蔡英文出訪都以“拓展臺灣國際空間,讓世界看到臺灣”為旗號。

重金維持同小國的“邦交”事小,藉機“過境”美國刷存在事大。縱然訪問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過境”美國有地理上的理由,但訪問太平洋島國卻先飛往更遠的美國夏威夷,背後的動機昭然若揭。

近年,臺當局在國際社會實際上製造分裂,挑動兩岸關係,不僅大搞“金元外交”維持搖搖欲墜的“友邦”,還妄圖在非邦交國拓展實質關係。此次蔡英文訪問中南美洲,是美國《臺灣旅行法》通過後首次出訪,過境待遇與行程備受外界關注。

然而,做秀“外交突破”的蔡英文,收穫到的不僅是雪崩之勢的“斷交潮”,原有兩岸默契下臺灣可以參與的國際空間也越來越小,多個國際組織也無法參加。騎牆觀望的小“友邦”趁機變本加厲地敲詐臺當局。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以及大洋洲島國的“友邦”主力盤,臺當局如今幾乎包攬了大到援建地標建築和經濟援助,小到輸出臺灣電視劇等各類援助。最為有效的還是大筆“金元外交”,讓人聯想起此前薩爾瓦多和危地馬拉兩國的前總統因收受臺當局賄賂維持“邦交”鋃鐺入獄。

近幾個月,臺當局為“提振士氣”,邀請一些“友邦”領導人訪臺。毫無例外,“友邦”一致獅子大開口要援助。

上任2年“斷交”5國,警惕蔡英文破罐子破摔式“跳牆”

所羅門群島總理何瑞朗(Rick Houenipwela)在“國宴”致辭時,當著蔡英文的面要求臺灣提供2800萬美元(約新臺幣9億元)資金,協助2023年太平洋運動會。海地政府訪問期間當面要求蔡英文限期兌現鉅額資金援助。此前薩爾瓦多駐臺“大使”一度缺任兩年多,頻繁傳出“邦誼”不穩。為了維繫“邦交”,蔡英文當局向薩爾瓦多捐贈總統專機和貸款。

此次蔡英文訪問的伯利茲人口僅為35萬。為了維持“邦誼”,臺灣“外交部長”李大維去年8月簽下合作備忘錄,提供6000萬美元(約18億元新臺幣)援助。在巴拉圭合作設立的臺巴科技大學,由臺灣科技大學派遣師資,建設資金也來由臺當局提供。

不過,金元維繫搖搖欲墜的“邦交”能堅持多久?明事理的國家十分清楚他們的選項。正如薩爾瓦多總統桑切斯表示,“薩國與臺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這一步邁往正確方向,符合國際法、國際關係原則和當代無可避免的趨勢。”

警惕蔡當局破罐子破摔式“跳牆”

在國際關係中,並不是每個國家與全世界所有主權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對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來說,新增幾個建交國實質意義相對有限。北京在處理兩岸國際空間問題上信心十足。

對蔡英文當局來講,維持一定的“邦交”國裝點門面還可以,丟掉“友邦”還可以甩鍋給對岸和在野黨,但終究難以挽回“友邦”崩盤的大勢。

上任2年“斷交”5國,警惕蔡英文破罐子破摔式“跳牆”

圖自網絡

因此,在“友邦”雪崩般“斷交”愈演愈烈之時,蔡英文當局會愈發在乎對美國和日本等傳統親近的國家實施“實質突破”,將更多的資金、人員和精力放在比如在美國國會、政府和各主要州開展遊說,爭取利用《臺灣旅行法案》等實質提升美臺高層互訪,簽訂重要協議,加強實質合作。

對於美國政府,面對錯綜複雜的中美關係,繼續利用臺灣作為向北京討價還價的籌碼,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項。而深入實質合作美臺關係,大陸絕對是高度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