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員外本想娶妾,見鄉人妻子可憐將她送回還贈銀讓她夫妻謀生

明崇禎年間,有個叫袁高義的員外,四十多歲時生了一個兒子,這一年八歲,正趕上陝西發生兵變,他只能帶著全家逃離老家去躲避,不幸在途中將小兒子給弄丟了。

後來一家人就逃到了江南蘇州一帶,袁高義就打算在當地定居,再娶個小妾生個子嗣延續香火。

他就找來了媒婆去當地尋訪合適的女子。

當時,在某縣鄉下有個像陳的鄉人,和妻子剛成親才一年多,以種田為業,但是因為家境非常貧困,幾乎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

陳鄉人每天看著妻子也只能感嘆世道艱難:“活著這麼煎熬,好不如餓死算了!”

故事:員外本想娶妾,見鄉人妻子可憐將她送回還贈銀讓她夫妻謀生

妻子王氏是個賢惠老實的農家婦人,長得也美麗端莊,後來在街上遇到了那個媒婆。

王氏聽說袁高義買妾的事情之後就哭著回家跟丈夫說:“請把我賣到袁家吧,可以換不少銀子,這樣我們兩個人都能活下來,你有了銀子買糧食充飢,還能再娶個妻子,生孩子,總比我們都餓死好!”

陳某雖然極不情願,但是也只能強忍著淚水答應了。

王氏就叫來媒婆去告知了袁高義。

袁高義就付了35兩銀子將王氏娶過了門,當時他已經53歲。

就在洞房之夜,王氏一直就低頭哭泣不止。

袁高義聽了也很是傷心,就問她為什麼如此悲傷?

王氏說:“我是因為家中實在沒有銀子過活,想讓我丈夫能夠活下來,這才賣身做妾的。回想起我和丈夫成親,還不到兩年,現在卻又再嫁,又怎能不悲傷呢?”

故事:員外本想娶妾,見鄉人妻子可憐將她送回還贈銀讓她夫妻謀生

袁高義聽了這番話,覺得這農家婦人很是可憐,心中也是感慨良多,就叫來了鄰居家的婦人,讓她陪著王氏在洞房中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就讓王氏回家了,還給了他丈夫陳某100兩銀子,讓他們夫妻能找個營生在這亂世活下來。

夫妻二人跪在地上磕頭感謝袁高義,哭著就走了。

過了三年,陳家夫妻兩人在近縣城中開了一家藥鋪,賺了些銀子。

這時,陳某聽說湖北的藥材價格便宜,就去帶上銀子去買。

這天他住在店中,忽然聽說店掌櫃撿了個孩子,他見這孩子樣貌乖巧,心想:原本袁恩人想納妾生兒子,早就打算以後有銀子了買個女子送給他當做報答,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現在這個男孩看上去挺機靈的,不如就買下送給袁公吧,當個義子或者幹活的小僕也不錯!”

於是向掌櫃詢問了價格,掌櫃說10兩銀子。

陳某當即就將男孩買下,帶回了蘇州,送去了袁高義家中。

故事:員外本想娶妾,見鄉人妻子可憐將她送回還贈銀讓她夫妻謀生

袁高義看了男孩的樣貌,不由的大驚失色,仔細詢問之下,這男孩已經12歲,正是自己當年丟失的兒子。

男孩還依稀記得自己丟失的情形,見了父親,兩人抱頭痛哭。

陳某也是既驚歎又感慨。

這個男孩在兵亂中漂泊求生,練就了一身膽氣,後來學了騎馬射箭。

長大後當了參將,屢立戰功,後來當了將軍,生了五個兒子。

袁高義後來也被封賞,活了80多歲。

他時常教育子孫要與人為善,如果當年不是他成全了陳家夫妻,又接濟他們,現在恐怕也不能父子團圓,子孫滿堂了,世事又何其難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