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要來了 砸錢搶市場大戰開局 6股即將沖天

特斯拉要來了 砸錢搶市場大戰開局 6股即將沖天

2020年特斯拉中國超級工廠將量產Model 3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30萬元就能擁有一輛特斯拉,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但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完備的充電樁網絡,這一輛輛特斯拉怕是隻能“擱淺”在馬路上了。

23日,2018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產業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展會將持續到8月25日。該展會具體包括新能源汽車展、充電設備展、電池與儲能展三大展覽,涵蓋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PG##||

特斯拉要來了 砸錢搶市場大戰開局 6股即將沖天

石大勝華(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石大勝華:利潤大幅增長,量價齊升開啟

石大勝華 603026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譚倩 撰寫日期:2018-08-09

事件:公司發佈半年報,上半年實現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10.6%,歸母淨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52%,扣非歸母淨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58%。

投資要點:

上半年溶劑產品量價齊升,帶來利潤大幅增長。上半年公司DMC系列產品均價(不含稅)達到8,282元/噸,同比增長7.8%,產量同比增長15.4%,銷量11.62萬噸,同比增長10.0%,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58%,公司溶劑產品漲價直接向利潤傳導,展現出超強的業績彈性。供給端全行業保持低開工,有效低成本產能不足。上半年DMC行業開工率約55%,而公司業內產能最大,長期處於接近滿產狀態,核心原因在於公司自產原料環氧丙烷,實現原材料的把控,成本控制能力突出。中小廠商外購環氧丙烷生產DMC系列產品,經濟性較差,難以實現穩定開工。DMC行業表面產能過剩,實際上有效低成本產能不足。

近期溶劑環比漲價,全年旺季即將來臨。7月以來,DMC電池級、工業級產品均與較大幅度調漲,電池級產品報價7700-8200元/噸,價格中樞較7月初環比上漲約800元/噸,工業級產品報價7000元/噸,突破了此前6000元/噸的價格平臺,依然保持與電池級產品約1000元/噸的價差。DMC工業需求基本穩定,電池級產品需求隨動力電池排產週期變化。緩衝期後環氧丙烷價格保持穩定,動力電池廠商開工率穩步提升,第二梯隊電池廠詢單向好,需求端驅動效應逐漸顯現。我們認為全年動力電池排產旺季即將來臨,溶劑價格將環比進一步上漲。

DMC下游需求盡顯成長屬性,全行業盈利情況有望改善。電解液中溶劑比例約佔80%,預計未來幾年電解液龍頭出貨量增速在30%以上,預計2020年全球電解液溶劑需求將超過30萬噸。公司在溶劑領域龍頭地位尤為突出,供應量佔全球約40%,出口量佔國內電解液溶劑出口量的80%,與國內天賜材料、國泰、比亞迪及國際三菱化學、宇部興產、enchem等建立了穩定戰略合作關係。聚碳酸酯合成需求潛在空間廣闊。DMC用作非光氣法聚碳酸酯合成的原料,國內聚碳酸酯長期依賴進口,現有產能92.5萬噸,以光氣法為主,環保問題嚴重,此前非光氣法主要是浙鐵大風產能10萬噸,近期利華益維遠10萬噸項目投產。為減少對進口聚碳的依存度,國內企業紛紛擴產,據高分子網統計,未來幾年聚碳酸酯新上產能約254萬噸,新建產能中非光氣法產能比例明顯提升,合計約93萬噸,完全投產對應的DMC需求在28萬以上,與目前國內DMC總需求接近。DMC系列產品在電解液溶劑、聚碳酸酯合成上有廣闊市場空間,我們認為未來發展趨勢是DMC價格中樞提升,讓行業內閒置產能穩定開工,全行業的盈利情況將有改善,公司作為龍頭最先受益。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DMC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目前價格環比調漲幅度較大,供給剛性,有效低成本產能不足,三季度需求釋放拉開量價齊升序幕,上半年業績已經大幅增長,預計公司業績將創下歷史新高。非光氣法聚碳酸酯需求加速落地,未來前景廣闊,對DMC需求形成明顯拉動。我們認為新能源車、聚碳酸酯合成等領域盡顯成長屬性,公司核心競爭力突出,DMC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公司是這一領域的全球龍頭,應該從成長的角度看公司。預計2018-2020年EPS分別為1.50元,1.94元,2.34元,對應的PE分別為13倍,10倍,9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DMC產品漲價不及預期;原油價格上漲不及預期;新能源車需求不及預期;聚碳酸酯進口替代不及預期;DMC在塗料、油漆市場滲透不及預期;原材料成本上漲風險。

||##PG##||

特斯拉要來了 砸錢搶市場大戰開局 6股即將沖天

新綸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新綸科技:鋁塑膜常州投產,千洪並表,成長可期

新綸科技 002341

研究機構:川財證券 分析師:孫燦 撰寫日期:2018-08-14

事件

近日,公司發佈的中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2億元,同比上升66.26%;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57億元,同比上升111.61%;扣非後淨利潤約1.38億元,同比上升約147.14%。與此同時公司預計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3.00~3.30億元,同比增長145.52%~170.07%。

點評

千洪電子並表,增厚公司業績。2018年上半年,千洪電子營業收入3.59億元,淨利潤0.51億元,公司淨利潤佔比33.3%。在此次收購中,千洪電子承諾2017~2019年淨利分別不低於1.1/1.5/1.9億元,有望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同時,千洪電子能讓公司更好建立與下游客戶的供銷橋樑,進一步提升公司功能材料的市佔率,促進各項業務協同發展。

鋁塑膜常州工廠投產,國產替代再加速。由於鋁塑膜在技術和客戶方面的高門檻,國產化率多年來保持在較低水平,然而公司通過對日本T&T的有效整合,成功引進技術並在今年三季度正式實現量產。目前公司產品已經成功進入國內軟包電池龍頭企業的供應鏈,如孚能科技、捷威動力、中信盟固利、卡耐新能源等,有望推動未來的業績高速增長。

盈利預測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1.24、59.86、76.84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92、7.25、9.52億,增速為242.92%、47.28%、31.34%,EPS分別為0.43、0.63、0.83元/股,對應PE分別為26.98倍、18.32倍、13.95倍。考慮公司的多項產品均具備國產替代的特徵,業績有望維持高增長,我們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投產進度不及預期;政策波動帶來銷售回落。

||##PG##||

特斯拉要來了 砸錢搶市場大戰開局 6股即將沖天

寒銳鈷業(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寒銳鈷業:產能擴張的鈷粉龍頭

寒銳鈷業 300618

研究機構:華鑫證券 分析師:徐鵬 撰寫日期:2018-07-31

深耕剛果金多年,原料成本優勢明顯。公司擁有粗製氫氧化鈷產能5000 噸,鈷粉產能1500 噸,電解銅產能1 萬噸,預計到2019 年,公司將擁有氫氧化鈷產能1 萬噸,鈷粉產能4500 噸,電解銅產能3 萬噸。公司子公司剛果邁特在剛果(金)經營多年,鈷礦石採購價格僅為MB 鈷價的2-4 折,且品位相對較高,原料成本優勢大。近年來,公司氫氧化鈷產能快速擴張, 不斷強化成本優勢,提升公司產品毛利率。

擴張鈷粉產能,提升盈利能力。公司鈷粉在全球市場具備技術領先優勢,鈷粉產量佔國內產量30%,鈷粉出口量佔國內出口總量的50%。近年來,公司鈷粉訂單飽和,產能利用率幾乎100%, 隨著鈷粉產能釋放,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鞏固行業領先優勢。

佈局新能源材料,打造全產業鏈。公司全資子公司贛州寒銳擬新建1 萬噸/年金屬鈷新材料和2.6 萬噸/年三元前驅體項目。一方面是公司溼法冶煉生產線替代鈷中間品的委外加工,另一方面是公司切入新能源產業鏈廢料回收領域,完善全產業鏈佈局,有利於公司持續發展。

供應增長緩慢,需求增速較高,供需緊平衡下,鈷價有望維持高位甚至上行。鈷礦供給結構單一,巨頭話語權較高,今年嘉能可Katanga 礦投產不及預期,產出增長緩慢,同時剛果(金) 新礦業法、總統選舉等政策性因素增加未來供應的不確定性。而下游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帶動鈷消費量維持較高增速,未來三年鈷市處於供需緊平衡狀態。

盈利預測: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 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1.5 億元、17.15 億元和25.17 億元,對應的每股收益分別為5.99 元、8.93 元和13.11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為24.8 倍、16.6 倍和11.3 倍。考慮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帶動鈷價維持高位甚至上行,公司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將顯著提升公司經營業績,首次給予“推薦”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1)鈷礦大規模投產、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等因素導致鈷價大幅下跌;(2)受制於環保、資金等因素,公司鈷產品產能投產進度不及預期;(3)剛果(金)政治、新礦業稅、總統大選等因素對公司經營生產造成不利影響;(4)市場流動性風險、新電池材料對三元電池的衝擊等其它不可預見因素。

||##PG##||

特斯拉要來了 砸錢搶市場大戰開局 6股即將沖天

江特電機(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江特電機:三駕馬車動力足,淨利大幅增長

江特電機 002176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李偉峰,劉慨昂 撰寫日期:2018-08-22

事件:

2018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6.69億元,同比增長63.49%,實現歸母淨利3.05億元,同比增長391.57%,扣非後歸母淨利潤1.99億元,同比增長209.07%。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8.98億元,同比增長34.5%,實現歸母淨利1.07億元,同比增長541.53%,扣非後歸母淨利0.94億元,同比上升293.56%。

點評:公司當期淨利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報告期內鋰產業產銷顯著提高,傳統機電產業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速明顯。(1)隨著二次技改完成,公司5000噸雲母製備碳酸鋰產能目前基本實現滿產。上半年碳酸鋰業務收入3.77億元,同比增長694.31%。(2)鋼鐵建築行業回暖,起重冶金電機等傳統電機需求旺盛,產品供不應求,上半年傳統電機業務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109.77%;受下游市場增長的影響,新能源汽車電機業務收入0.69億元,同比增長76.64%;(3)受益於補貼政策緩衝期的設置,宜春客車廠及九龍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同比銷量增長明顯,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2.2億元,同比增長99.66%。

礦山投產,產能釋放有保障

(1)隨著宜豐礦區一期年採選60萬噸鋰瓷石項目順利投產,公司目前合計選礦能力120萬噸,自給率進一步提高。(2)公司入股的澳大利亞上市公司Tawana的巴爾德山已經產出高品質精礦,目前月產量穩定在1萬噸左右,部分精礦已經運抵國內,為公司鋰輝石精礦加工生產鋰鹽提供了原料保障。上游原材料的充分供給,保障了中游鋰鹽產線的有序放量。

下半年看點:鋰鹽投產+新能源汽車放量(1)子公司寶江鋰業鋰鹽產能正在有序建設當中,下半年有望儘快實現達產達標。投產後子公司鋰輝石製備鋰鹽產能可達1.5萬噸(權益產能7500噸,包括5000噸碳酸鋰和2500噸氫氧化鋰)。(2)新能源汽車新車型的申報工作完成後,下半年將重點圍繞EM3、EM5等主推車型,來推動內地、香港、韓國、東南亞等市場銷售。

盈利預測公司預計2018年1-9月歸母淨利潤3.16-4.21億元,同比增長50%-100%。我們維持先前判斷,維持公司盈利預測,2018年~2020年每股EPS分別為0.57元、0.65元、0.83元,給予公司2018年20倍PE估值,對應目標價11.40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鋰價維持低位,項目投產不達預期。

||##PG##||

特斯拉要來了 砸錢搶市場大戰開局 6股即將沖天

當升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當升科技:上半年產銷放量超預期,受益三元材料高端化趨勢

當升科技 300073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陳子坤,華鵬偉,王理廷,紀成煒 撰寫日期:2018-07-23

中報預告超預期,受益新能源車高景氣度

公司7月12日公告2018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計1-1.2億元,同比下滑17.20-31.00%,系去年同期轉讓星城石墨股權獲得投資收益9095.37萬元所致;上半年扣非淨利潤預計0.95-1.1億元,同比增長92.45-122.84%,二季度單季度環比大增65.21-107.09%、同比大增88.71-136.54%,由於補貼新政緩衝期6月11日截止,新能源汽車二季度搶裝效應顯著,公司作為三元正極材料一線企業受益行業高景氣度。

產品定位高端,卡位高鎳趨勢

公司2015年即率先開發動力NCM622並批量銷售國內外高端客戶,2017年成功推出動力NCM811和NCA產品,其中NCM811已實現量產,二代NCM622高容量、高壓實、高電壓、單晶形貌系列化產品已實現批量供貨。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強化高續航里程、高能量密度的政策思路,公司將受益於三元材料高鎳趨勢,下半年緩衝期結束、車型升級後有望延續產銷高增長。

產能加速投放,強化龍頭地位目前公司正極材料產能1.6萬噸,其中鈷酸鋰3000噸、三元1.3萬噸,公司開始加速擴產,預計2020年實現產能約5萬噸。江蘇二期二階段項目順利投產,具備NCM811/NCA產能4000噸,目前已啟動江蘇三期高鎳產能1.8萬噸,同時公司簽約金壇金城科技產業園計劃投資30億元首期規劃三元材料產能5萬噸,2018年內開工,總規劃10萬噸產能。

產品升級與產能擴張釋放業績彈性,給予買入評級公司2018年產能投放加速,受益國內新能源汽車高端化趨勢。預計2018-2020年EPS為0.59、0.93和1.24元/股,最新收盤價對應市盈率56X、36X和27X,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低於預期;加工費下降超預期。

||##PG##||

特斯拉要來了 砸錢搶市場大戰開局 6股即將沖天

贏合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贏合科技:整線商業模式優勢凸顯,經營質量改善

贏合科技 300457

研究機構:長城國瑞證券 分析師:黃文忠 撰寫日期:2018-08-20

事件:

8月16日,公司發佈2018年度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9,122.89萬元,同比上升34.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001.78萬元,同比上升48.71%。

中報點評:

融合雅康和贏合技術優勢,強化產品競爭力,提升整線設備附加值。公司在業界率先提出鋰電設備整線交付模式,整線模式具備高品質、低能耗、交付快、爬坡快及直通率高等優勢,公司目前已有20多條整線合作的實踐經驗,獲得行業客戶充分認可。公司整線收入佔比已超過6成。公司收購東莞雅康後,不斷融合雅康和贏合技術優勢,強化產品競爭力、交付能力,提升整線設備附加值。報告期,公司發佈了塗輥分一體機、MAX 卷繞系列、模切疊片一體機等最新產品,一體化產品性能領先行業。其中塗輥分一體機人工成本降低50%,空間利用率提高30%,減少收放捲上下料時間50%,原材料的損耗可減少2%以上;模切疊片一體機,效率大幅提升,同時節約20%的成本;智能全自動分切機採用自動換卷料及貼終止膠技術,實現了“黑燈化”生產。

積極擴展國內一線客戶及國際大客戶,預收款大幅增長。公司主要設備性能行業領先,整線交付模式日漸成熟,與客戶粘性增強,客戶對於公司產品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報告期末,公司的預收款為4.63億元,同比增長66.16%。根據公司的結算模式,按預收款為合同金額的20%-40%,4.63億元預收款對應合同金額超過11.58億元。

同時,公司積極擴展國內一線客戶,提高市場佔有率,今年3月,公司與國能電池、河南力旋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國能電池和河南力旋將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國能電池2018年預計新增產能5GWh,相應設備投資額約為15億元,2019年預計新增產能5-10GWh,相應設備投資額約為15-30億元;河南力旋規劃在未來三年內新增產能10GWh,其中,2018年計劃投資建設年產4GWh 生產能力,相對應設備採購額預計為12億元。另一方面,為打造國際鋰電設備一流品牌,報告期內,公司憑藉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加大國際大客戶拓展力度,目前公司已跟國際電池廠商取得重要進展。

經營效率提升,經營質量改善。公司從2017年開始建立全價值鏈運營管控體系,經營效率顯著提升,經營質量進一步改善,報告期內,公司產品毛利率為34.98%,同比上升0.64Pct,淨利率為17.47%,同比上升1.32Pct,管理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分別同比下降0.35Pct、0.17Pct,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為1,542.56萬元,同比改善16,751.19萬元。

投資建議:

暫不考慮公司定增項目的業績貢獻,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19/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3.19/4.57/6.29億元,對應EPS 為0.85/1.22/1.67元,對應P/E 為28/20/14倍。

融合雅康和贏合技術優勢,強化產品競爭力,提升整線設備附加值,積極拓展大客戶,預售款大幅增長,經營質量改善,我們維持其“買入”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放緩,商譽減值風險,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存貨跌價減值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