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租房陷阱:一不留神就背上一筆貸款

每一個背井離鄉的年輕人來到大城市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四處求「租房」,為自己找到一個落腳之地。

只是很多年輕人的第一份工資並不高,無力承擔「押一付三」,於是租房中介們貼心地推出了「押一付一」的模式。

但現在所謂的「押一付一」,其實早已暗藏貓膩,埋好了坑等你跳......

租房之後

居然莫名其妙背上貸款?


根據媒體報道,微博用戶“左左_椰風海韻”發帖稱,自己在蛋殼上租了房,不久後卻發現自己的身上莫名其妙背了幾萬元的貸款。在遇到自己詢問時,中介的態度還十分惡劣。

年輕人租房陷阱:一不留神就背上一筆貸款

上海的租客們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一家名叫「青客」的中介,以 VIP 特權的名義,告訴租客「押一付一是針對 VIP 用戶的特別優惠」,卻沒有告訴租客,這個優惠的背後是給租客偷偷貸一筆款。在國內媒體長達 40 分鐘的暗訪調查中,中介的業務員始終以「會員價」來解釋,但還是有 2 次提到了「分期」這樣的字眼。

年輕人租房陷阱:一不留神就背上一筆貸款

在最近曝光的幾個有關「第三方租房貸款」案例當中,所有的投訴人都表示租房公司在辦理租房手續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告知租房者這個是貸款。

合同裡的貓膩

中介偷偷給你辦貸款

這個貸款的貓膩,一般只針對「押一付一」的租客。而一個很不幸的消息是:它幾乎成為了主流租房中介平臺的通用潛規則。

如果你在籤合同時仔細一點,會發現在押一付一的合同裡有一行這樣的說明:「乙方簽約甲方推薦的房源,經第三方金融機構對其進行信用評價,確認後乙方可使用分期服務並享受相應的折扣優惠」。

這段文字「說人話」就是,中介幫你從第三方金融平臺或銀行申請了一筆合同裡房租總額的貸款,相當於你直接交了一年房租;但你每月交的房租,卻從租金變成了還貸。

年輕人租房陷阱:一不留神就背上一筆貸款

舉個例子,假如你每月房租 2000,想要押一付一,那麼中介就會偷偷從貸款平臺或銀行為你辦一筆 26000 元的款,並收入囊中;而你每個月給貸款平臺或銀行還一筆 2200 元左右的貸款。

這種模式對中介平臺實在是好處多多:押一付一的模式確實可以極大減輕租房者的租房壓力,畢竟給銀行和給中介都是給錢;中介將風險從自身轉移到了銀行,還可以直接用這一年的房租來進行下一步的投資。雙方都有好處,也稱得上是互利互惠。

只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要建立在「知情」的前提下。

房租變貸款

會讓你遭遇什麼風險?

理想狀態下,中介為你提供住房,貸款平臺付錢給中介,你按月還貸給貸款平臺,三方都其樂融融(前提是你知情)。

但是如果某一天,中介或者第三方貸款平臺出了問題,那後果就嚴重了。

這個後果有多嚴重?後果是:你不但沒了房子,而且還要付房租。

前段時間,杭州鼎家地產公司就因為資金鍊斷裂換不上房東的錢了,因此就要將租客請出房子,但是這些租客和貸款平臺的關係並沒有解除,所以這些租客不但要被強制騰退,還有按月給房租,怎一個慘字了得……

年輕人租房陷阱:一不留神就背上一筆貸款

而在北京市工商局中也有相關案例:租客通過中介租房,而租金則直接轉向了第三方借貸平臺元寶 E 家,後來元寶 E 家資金斷裂,房租沒有轉給中介,中介就將租客趕出,但是由於租客和元寶 E 家的貸款關係並沒有結束,因此這為租客不但失去了租房,還要不斷還款,甚至可能影響這位租客的徵信情況。

年輕人租房陷阱:一不留神就背上一筆貸款

同時由於加上了貸款這個和個人徵信業務掛鉤的因素,租客在退組或者轉租時都可能變成貸款逾期而影響徵信,這讓現金貸模式合約期內的租房流動變成了死結。

最重要的是目前目前沒有資金存管具體額度的相關規定,一旦貸款資金出現問題可能變成高利貸,到時候甚至有可能面臨超高的利率和違法催款。

如何避開押一付一的

「套路貸」?

這種「貸款租金」的模式對中介來說有不少好處,但作為租客,因此如果中介在沒有明說的情況下,如何分辨「租金」與「貸款」,避免一不小心就被「套路貸」?

謹慎提供「手持身份證的照片」

在正規的貸款平臺辦理貸款,都必須提供「手持身份證的照片」,所以當中介找你要這樣東西時,99% 可能是要用來辦理貸款。所以如果你不想通過貸款方式交房租,可以問清楚要照片的理由,或直接拒絕提供。

年輕人租房陷阱:一不留神就背上一筆貸款

警惕合同上的「金融機構」字眼

如果想要通過「租金貸」的方式租房就一定要籤額外的合同,或者是辦額外的手續。在籤合同時,記得仔細查看合同上有沒有「金融機構」相關的字眼,是否明確了房租的交付方式。

現在還有真正的「押一付一」嗎?

由於風險問題,目前大部分中介平臺都取消了單純的押一付一;自如中介是有押一付一的,但房租會比押一付三更貴一些;另外就是房東直租時,如果你遇到良心的好房東,也可能會同意你押一付一。至於其他的主流中介,為了減小風險,基本都只有「押一付三」。

別讓年輕人失去打拼的資本

這幾天北京的租房市場一直不太平:先有中介哄抬房價,後有貸款押一付一。但無論怎麼說這些流氓的行徑傷害的都是經濟實力比較薄弱的人群,尤其是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的利益。

中介靠著這一手貸款租房,將風險推到了轉移到了金融平臺和租客的身上,自己則可以靠著直接到手的一年租金大肆收房,全然不顧風險,這個買賣還真是輕鬆。

可能很多年輕人還不知道因為租房已經讓自己背上了人生第一筆貸款,也許這筆貸款在中介公司的口中是「規避風險的手段」。但年輕人背上貸款卻毫不知情的風險,誰來幫他們規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