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崇明鄉間盛行的這個習俗,浸透著濃濃的人情味~

过去崇明乡间盛行的这个习俗,浸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

在崇明鄉下,小孩出生第十二天,主人家要做“十二朝(zhao)”,招待親朋好友,還要染許多紅蛋,送給親友鄰居報喜和回禮,稱為“送紅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送紅蛋的習俗在崇明鄉間很盛行。

过去崇明乡间盛行的这个习俗,浸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其實早在小孩出生前,一家人就開始為送紅蛋準備了。自家雞蛋數量太少,提前向左鄰右舍蒐羅,甚至跑到附近生產隊裡的養殖戶去預定。好在那時,雞蛋在鄉下不是緊俏商品。

过去崇明乡间盛行的这个习俗,浸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做紅蛋的染料是紅曲米,是以秈稻、粳稻、糯米等稻米為原料,用紅曲黴菌發酵而成,可以說是就地取材的天然的染色劑。那時候,老人們做圓子、饅頭都是用這種顏料來點紅的。雞蛋煮熟後,趁熱在紅曲米的水裡浸泡,然後撈出來擱在竹籃子裡晾乾。熱的雞蛋染色容易幹,而且上色均勻,不易掛色。一旁的小孩看著好玩,用小手摸摸尚未乾透的紅蛋,不一會兒雙手變得鮮紅淋漓,再往臉上抹,小臉也變得像紅蛋一樣彤彤紅。

紅蛋染好之後,要趁著新鮮送出去。姑婆妯娌們挎著裝滿尚有餘溫的紅蛋的籃子和一掛掛卷面,上面蓋條毛巾,風風火火分頭去送。一般親戚由遠及近,儘量不遺漏,生產隊裡的人家都要送到。誰負責送親戚,誰負責挨家挨戶送鄰居,都事先做了分工。

过去崇明乡间盛行的这个习俗,浸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送紅蛋很有講究,作家蘇童是這樣寫蘇州人送紅喜蛋習俗的,“生男孩的,不論親戚遠近親疏,一律送五隻紅喜蛋,取五子登科之意。生女孩的要比男孩降低一點,也不論親戚遠近親疏,一律送三隻紅喜蛋,取女孩要賢惠,有三從四德之意。”我們農村那時多少也有點重男輕女的思想,生男孩的會多送一點,送親友往往關係親疏而定。接到紅蛋的人家會說幾句祝福孩子健康平安之類的話。

小孩子吃紅蛋吉利,長輩都讓小孩子先吃。因為吃紅蛋吉利,剝掉雞蛋殼,那印在雞蛋上道道紅色的痕跡,吃起來味道比平時更香。記得那一年,姐姐的婆家送來一籃子紅蛋,太多了來不及吃,父親就把紅蛋剝殼燒成滷蛋,讓紅蛋延綿有了另一種味道。

过去崇明乡间盛行的这个习俗,浸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小小的幾枚紅蛋,浸透了濃濃的人情味。

过去崇明乡间盛行的这个习俗,浸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如今,很少有人用紅曲米水來染紅蛋了,那樣既費時間,又麻煩,簡單便捷有現成的買,盒裝袋裝都有,包裝大紅喜慶,只是感覺上,總少了些什麼東西。

(以上內容由施敏提供)

主編:陳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