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爲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文 | 江隱龍

1825年簽訂的《聖彼得堡條約》使沙皇俄國最終確定了對阿拉斯加的主權,只是時局變幻,俄國在北美洲西北部的霸權,將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歲月裡煙消雲散。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沙皇俄國勝極時的疆域(淺綠色為勢力範圍)

故事的結局在美洲,但起點卻在歐洲。1853年,俄國與英法兩國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的控制權而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戰爭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俄國沙皇不僅放棄了所有戰爭前後佔領的地區,同時也不得不面對因戰爭而日益空虛的國庫。更讓俄國人感到雪上加霜的是,距英法兩國萬里之外的堪察加半島也遭到了英法聯軍的圍攻。如果連隔著白令海峽的遠東地區都有可能被英法聯軍侵佔,那易攻難守的阿拉斯加呢?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克里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中“第一次現代化戰爭”

毫無疑問,克里米亞戰爭之後的俄國已經步入了危急存亡之秋。面對在北美洲同時勢頭正盛的大英帝國,俄國人將希望寄託在了新崛起的美國身上:如果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那美國將成為俄英之間最有力的緩衝地,遠東的安全也便有了保障。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俄國與英國打遍了地球,最終在北美接壤

出於這一戰略考慮,俄國於1859年便向美國提議出售阿拉斯加。這一提議可謂生不逢時,當時的美國正籠罩在內戰的陰雲下,並沒有興趣與餘力開疆拓土。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俄國沙皇再次向美國提出了出售阿拉斯加的提議。這一次談判進行得很順利,1867年3月,俄美雙方僅僅半個月時間便達成了“阿拉斯加購地”案:俄國以700萬美元的價格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平均每英畝土地2美分。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美國內戰對峙圖

阿拉斯加太過寒冷荒僻,多年來俄國為駐守這片土地支出了大量軍費,卻未能得到足夠的收益,在沙皇眼中,阿拉斯加無疑是“負資產”。與此相對,主持簽訂購地案的美國國務卿威廉·H·蘇厄德也為此飽受嘲笑。在美國國內,阿拉斯加被稱為“蘇厄德的大冰箱”,購地一事被稱為“蘇厄德的愚蠢”,但無論如何,北美洲的西北角終於易手,俄國人退回了亞歐大陸,而北美的主角名義只剩下英美兩國。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阿拉斯加,俄國人想賣,美國人不想買……

為什麼說是“名義”上呢?因為就在阿拉斯加易手的同一年,英國通過《英屬北美法案》,將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合併為加拿大自治領;第二年,不列顛哥倫比亞加入。不列顛哥倫比亞是英屬北美的最西部邊疆,正與阿拉斯加接壤——隨著不列顛哥倫比亞成為加拿大自治領的一部分,阿拉斯加的邊界自然成為了加拿大與美國的邊界。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加拿大行政區劃的變化

依據《聖彼得堡條約》劃定的阿拉斯加邊界在最初並沒有引發美加兩國的爭議,事實上偏僻的阿拉斯加以及其臨近的育空地區都未能引發各國的足夠興趣,直到……19世紀末克朗代克淘金熱的來臨。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克朗代克(紅點處)被美國死死憋住

1896年,探礦者喬治卡馬克在育空地區克朗代克河附近發現金礦,從1897年開始,淘金熱便傳遍了整個北美大陸。克朗代克金礦雖然位於育空地區,但距離其最近的港口卻盡數集中在阿拉斯加狹地。加拿大希望取得一個港口以勾連金礦與太平洋航線,於是提出對阿拉斯加進行正式勘驗——《聖彼得堡條約》雖然明確規定了阿拉斯加狹地為海岸線十里格的那一小長條土地,但無論是俄國、美國還是英國都沒有正式對海岸線進行勘測,也就是說“十里格”依然只是紙面上的距離,而非地面上的距離。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早先,俄國將阿拉斯加劃到了美國(新西班牙)本土……真這樣也就沒事了

紙面與地面的差距,最終成為美加兩國領土爭端的導火索。問題出在海岸線的界定上:美國人認為海岸應該被定義為大陸接觸太平洋海水的地方,而加拿大則認為海岸線應當指位於沿海島鏈的西部邊界。阿拉斯加狹地的海岸島嶼密佈,按照美國的解釋,加拿大育空地區與太平洋將被阿拉斯加完全隔絕;而按照加拿大的解釋,加拿大育空地區將在阿拉斯加狹地的北部獲得一個港口,而這已經足夠。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紅線:加拿大方案;藍線,美國方案;黃線:最終方案

美國顯然無法接受阿拉斯加居然要被加拿大領土從中“斬斷”,提出了永久租賃海恩斯附近一港口的提議,被加拿大斷然拒絕。在這一對峙下,雙方最終通過《黑·赫伯特協議》(Hay–Herbert Treaty)組成了一個專門法庭來確認阿拉斯加狹地的邊界。這一法庭由三名美國人、兩位加拿大人和一名英國人組成——英國是加拿大的宗主國,然而在劃界問題上,英國代表卻站在了美國人的一邊,加拿大最終還是沒能在阿拉斯加地區尋覓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港口。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在加拿大人眼中,阿拉斯加最值錢的,就是東南角那一條狹地

通過這一次劃界事件,美國保全了阿拉斯加狹地,而英國則失去了加拿大的民心,從而加快了“脫英”的節奏——英國這一樁公案,也有些賠了夫人又折兵。不過,無論其結果如何,阿拉斯加的疆域終於在美、加、英三國的衝突與斡旋中確定下來,並構築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奇特的邊界之一。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阿拉斯加州旗

從沙皇俄國入主阿拉斯加開始,這一地區先後經歷了三次“三足鼎立”,其成員先後囊括了沙皇俄國、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加拿大聯邦,而這些國家無一不是人類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大國。只是極具黑色幽默的是,阿拉斯加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卻是在這幾番對峙之後才開始凸顯的——因為這些大國很快將目光放到了北極地區,而北極地區的領海正與北冰洋周邊的海岸線息息相關……如果19世紀的俄國沙皇知道阿拉斯加未來的重要性,他還會急於將這一大片聚寶盆廉價賣給美國嗎?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能回答……

俄國苦心經營了半世紀的阿拉斯加,為何賣給美國?歷史真相太戳心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隱語現推出“切割地球”系列,逐一為您盤點世界上那些奇奇怪怪的國界與地圖,每兩天更新一篇,這幾天是“阿拉斯加為什麼這麼長”系列(下一篇會講到美加漫長的直線邊界哦)!如果您喜歡同類文章,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