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共青团全面启动“振兴新动力”计划为振兴发展培养新生代企业家

为打造优秀企业家后备梯队,辽宁团省委近期在全省组织实施青年企业家培养“振兴新动力”计划,加强青年企业家队伍建设和培养支持,为辽宁发展增添更多新动能。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围绕我省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建设“一带五基地”目标,培育和建设坚定信念跟党走、充满活力、富有动力的青年企业家队伍,引导他们积极投身辽宁振兴发展,为辽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力量。

重点培育对象

此计划重点培育我省40周岁以下的青年企业家(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至45 周岁)。主要包括:新生代辽商,主要是指大中型民营企业接班人,或者依托父辈企业资源进行独立创业者;国有企业中的优秀青年高管;我省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中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青年企业家;自主创业的优秀青年企业者。

目标任务

青年企业家培养“振兴新动力”计划以服务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和“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提升青年企业家战略规划、协同创新和团队管理能力为出发点,动态建立青年企业家英才库,利用3-5年时间,培育产生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独角兽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创业生态,培育能够引导辽宁振兴发展的新生代青年英才企业家,促进新富青年阶层的健康成长,为促进辽宁振兴发展锤炼一支政治上有方向、发展上有本事、责任担当意识强的青年企业家先锋队伍,为共青团组织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提供有效支持和持续动力。

坚持省市联动、分层分类实施,计划在全省通过3年培育建立1000名青年企业家英才库,遴选100名领军型、500名新锐型青年企业家作为培育对象,努力打造一支既有高原涌现、又有高峰拔起的青年企业家队伍,为我省振兴发展注入“新动力”。

工作举措

1. 组建“振兴新动力”辽宁青商学院。一是组织参加以国情省情红色教育、专家教学辅导、实地考察学习、成功企业家传帮带等为主体的辅导培训,有效引导青年企业家的价值观。二是发挥辽宁青创板的基础培育功能,帮助企业优化股权结构,推动对接资本市场,支持培育对象所在企业通过规范改制上市进行直接融资。三是发挥各级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在同等条件下对培育对象所在企业给予投资支持。四是聚力打造高净值投资圈层,培育更多具备全面视角、专业素养的投资人,激活民间资本。省级层面组织100名领军型青年企业家学习培训,市级层面联动对500名新锐型青年企业家开展学习培训,用3年时间实现入库英才学习培训的全覆盖。

2. 建立“振兴新动力”导师团。建立由党政领导和省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领袖、投资顾问、法律顾问等组成的导师团队。一是定期开展导师团和成功企业家与新生代企业家互访活动,走进企业“问诊把脉”,加强“一代”和“二代”之间代际沟通,实现精神传承。二是加速项目的筛选和产业方向的选择,并为创业项目提供人脉资源、创业经验指导、开展媒体宣传、创造融资机会、解决瓶颈问题等。

3. 成立“振兴新动力”行业界别组。依托省、市两级青企协,做好青年企业家的日常规范化服务管理工作。以“一带五基地”中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新型原材料、现代农业生产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等为标准,将入库英才分成若干小组,建立常态化小组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互学互访、论坛沙龙、对外考察、项目洽谈等活动,通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加强行业协助、抱团发展。同时,定期与相关党政部门对接,发挥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争取有利于青年企业家壮大发展的政策支持,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4. 注入“振兴新动力”创新力量。凝聚在辽中直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创客等各类创新主体,与辽宁青企协各行业委员会一体化开展工作。将科技创新人才与“振兴新动力”行业界别组紧密对接,建立青年科技人才、青年企业家、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组织化融通发展平台。

5. 促进“振兴新动力”对外合作交流。以北京、江苏、上海对口合作为重点,向发达地区和国际走出去、请进来。一是“走出去”。组织青年企业家到经济发达省份调研,学习省外规模化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对标找差、开展合作、开拓市场。二是“请进来”。邀请发达地区青年企业家来辽调研,搭建辽宁与其它省份青年企业家之间互促互融的发展平台,寻求合作商机,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共同发展。

6. 加强“振兴新动力”青年企业家的文化传承。组织青年企业家赴中央党校、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参加学习,增强青年企业家的政治方向感和历史使命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新时代辽宁精神。引导青年企业家积极投身希望工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公益活动,增强青年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塑造辽宁青年企业家社会公益形象。

7. 引领“振兴新动力”青年企业家精神风貌。依托辽宁“青年创业奖”,以“振兴新动力”青年企业家为主体,分设突出成就奖、创业新锐奖和专项奖,扩大奖项规模,通过选树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和示范性的青年企业家先进典型,突出青年企业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充分展示全省青年企业家精神风貌,在全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