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安倍“晋三”还是“石破天惊”?

2018年9月,日本自民党将举行总裁选举,日本媒体普遍预计,此次选举将是安倍晋三与石破茂的“一对一”角逐,将之类比为“角福之争”(田中角荣与福田纠夫)。到底是安倍顺利“晋三”还是石破逆袭“天惊”?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解读:

从选票支持对比来看,本届总裁选举共计决出810张选票,国会议员票与地方党员票各占405票。不论是安倍晋三还是石破茂,只需获得过半票数即可胜选。国会议员共有310人支持安倍。安倍已获七个派阀中五派(细田、麻生、二阶、岸田和石原)的支持,安倍“三进宫”概率不小。相比之下,石破茂仅获得党内石破派及多数竹下派参议员支持,石破需要通过争取地方党员票与之抗衡,至于地方党员票,目前看来双方竞争将趋白热化。

从政治经验来看,安倍的优势在于执政经验丰富,已经“二进宫”5年多了,但也在自民党内部和普通民众造成了“审丑疲劳”。石破茂的政治经验也并不逊色安倍多少,曾任日本防卫厅长官、防卫大臣、农林水产大臣、自民党政调会长、自民党干事长等职务,唯一差距就是没当过日本首相。但是,这也可能是石破茂的优势。

从政绩方面来看,尽管安倍政权接连受“地价门”、“亲信门”、自卫队“瞒报门”、“篡改门”和为加计学园“开绿灯”等丑闻冲击,党内支持率持续走低。不过,安倍执政五年多来,屡屡出现内阁支持率跌破不支持率的险情,但每次均被安倍化解,舆情止跌反转,身为现任首相,在媒体公关方面有着天然政治优势。而石破茂没有担任过日本首相,其所描绘的政治图景目前只是“空头支票”。

从个人魅力来看,相比较安倍晋三的推卸责任、掩盖真相、体弱多病和对民众不坦诚。石破本人行事干练、身体健康,以“诚实”和“公正”的政治姿态参选,表示“愿打造真诚、正直、周到、谦虚、不逃避地面对国民的政治。”石破茂对安倍内阁发生的森友学园及加计学园等争议,主张“正直且公正”以对,并高举改革党内风气、恢复民众对政治信赖的旗帜,意图将安倍晋三的政治手法当成选战中的讨论重点。石破茂的政治勇气和政治主张,无疑会为选举加分不少。

总体说来,目前的情况对安倍有利——据日本媒体最新报道,安倍在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支持率升至49.1%,大幅抛离排名第二的石破茂的16.9%。安倍在国会议员支持、政绩方面相对占优,安倍与石破在地方党选票方面悬念丛生,在政治经验方面基本势均力敌,石破仅在个人政治魅力上对安倍占优。故安倍有更大概率当选自民党总裁,不过,如果以上四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或有新的政治变量介入,则也可能出现石破茂当选的“黑天鹅事件”。

无论是安倍还是石破茂上台,在事关国家“大国化”走向以及“强军事”、“强经济”的施策重心上,基本政见相同,仅在修宪幅度、经济刺激力度、外交政策角度等方面有差异。

如果安倍在大选中获胜,将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之前政策的延续性,并有所深化扩展。

第一,将继续推动“和平宪法”修改成“走向战争的宪法”,图谋将自卫队明确写入宪法第九条。利用2015年通过的《新安保法案》,进一步扩大集体自卫权的地理范围,为日本未来出兵海外铺平了道路。在慰安妇、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冥顽不灵,不会做出诚恳道歉。未来如果连任,也不大可能在侵略历史方面谢罪,家族“右翼基因”深入骨髓,难以根除。

第二,在对外关系方面,优先巩固美日海权同盟体系,近代以来,日本在尝到与英美的海权同盟“甜头”和与纳粹德国的陆权联盟“苦果”后,坚定不移的在大哥后面甘当奉行追随政策的“豺狗型国家”(学者兰德尔·施韦勒语),无论是安倍还是石破,都很难改变对美追随的不平等和依附关系。利用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安倍意图实现“借船出海”,联合美澳印组成“菱形联盟”,制衡“中国威胁”和“反日影响”。在东海油气田争端上对中国武力威慑;在台湾问题上,将继续坚持“以台制华”。利用朝鲜半岛核问题,作为扩充军备和“正常化国家”的借口。但不排除安倍采取权宜之计,包括此前承诺的最早于今年10月访华,增加中日合作深度与广度。通过与中俄关系的缓和,以期解决两国存在争议的领土问题。对韩问题上,适度在慰安妇问题上做出妥协。

而如果石破茂意外当选自民党总裁,在内政上将可能深化政治透明度和民主公开性,包括他声称在年内实行“挽回国民对政治和政务信赖的百日计划”,在经济领域否定“安倍经济学”。由于石破承认“大东亚共荣圈”是对侵略战争的一种诡辩;承认南京大屠杀是史实;承认当年日军参与了“慰安妇”问题;他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可以预见在历史问题上将减少与亚洲国家的摩擦。

但与安倍的相对“保守”、“温和”或“民族主义”而言,石破茂更有资格荣膺“右翼”称号,被视为日本“新国防族”代表,他曾经推动通过了“有事立法”。2012年石破茂参选自民党总裁选举的竞选纲领是将“自卫队”改为“国防军”,之后更是公然提出要修改宪法。尽管他声称否认中国威胁论,不过一旦他竞选成功,将采取比安倍更具进攻性的军事态势,很可能鼓励美国在日本国内部署核武器,在修宪、扩军、“正常化国家”等方面大踏步前进,加剧东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和大国间的“安全困境”。(秦立志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