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斑馬線」,武漢公交事故量同比下降四成多

(長江日報記者王剛 通訊員倪望明 蘇丹丹 劉柳咿鳴 李立 萬建國)6月9日,武漢市民胡女士騎電動車不慎連車帶人摔倒在一輛正在行駛的公交車正前方,37歲公交“老司機”一腳急剎,將車穩穩停在距離胡女士一兩米的地方,主動上前攙扶起躺在地上動彈不得的胡女士——這是發生在武漢街頭驚心的一幕。“事發時,公交728路司機賀萌的勻速駕駛與冷靜處置,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一個‘事故’變成了一個‘故事’並非偶然。”19日,武漢公交集團相關人士表示。

“礼让斑马线”,武汉公交事故量同比下降四成多

公交728路司機賀萌攙扶胡女士起身(視頻截圖)

目前,武漢有公交線路467條,公交車輛8600餘臺,公交司機1.6萬餘名。武漢公交日均運送乘客400萬人次,年客流量14億餘人次。“可以說,公交車就是市民的‘流動之家’,公交安全運營和服務無疑牽動著千家萬戶。”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武漢公交發生的各類交通事故較去年同期減少34起,降幅18.3%。而2017年武漢公交的事故起數、事故頻率相較2016年分別下降了42%、41.1%。

數據變化背後,是武漢公交人的“全部心思向安全聚焦”,也是武漢公交“有故事的人多起來,有事故的人少起來”的見證。

1.6萬公交司機不爭不搶“讓”出平安

交通事故中的70%—75%都與非機動車和行人有關。而因路況複雜、人車混道、電動車和行人亂闖等,路口也是交通事故的多發地。

2017年5月,武漢公交二公司率先啟動“禮讓斑馬線,文明我率先”活動,隨後武漢公交各大營運公司相繼開展該活動。2017年6月,武漢公交在全國首創推出“321”斑馬線禮讓法。去年8月,“321”斑馬線禮讓法實現了對全市所有公交線路、所有公交車和1.6萬名公交駕駛員的“全覆蓋”。

“公交司機斑馬線前的一腳剎車,讓公交司機與行人間多了一份體諒,更讓出了公交司機的心態平和、不爭不搶與市民的平安出行!”以武漢公交二公司為例,2017年6月到本月,該公司全部72條公交線路的公交車違章率、事故頻率同比降幅有45.6%、63.7%。

2017年上半年,公交38路有2起安全事故和7起乘客投訴。開展“禮讓斑馬線”活動後,該線路全部29名司機每天每趟運營中堅持“禮讓”。2017年7月至今,該線路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乘客服務類投訴僅1起。

去年5月起,長江日報獨家持續對武漢公交“禮讓斑馬線”跟蹤報道,也曾引發多方廣泛關注。

公交司機“分段限速”行駛已成習慣

“江漢二路路段,限速30公里/小時”“解放大道轉單洞三路,限速30公里/小時”“進出全線29個站點,限速15公里/小時”……武漢公交548路單程22公里,全線路36輛車每趟往返運營共要途經16個這樣的“分段限速”點位。

武漢常規公交車目前最高限速為50公里/小時。然而,類似公交548路這樣的“分段限速”,根據各自運營路線的不同路段(路口、轉彎、站點等),武漢公交三公司69條線路目前都細化實行了從15公里/小時至50公里/小時不等的“分段限速”,共設置了987個“分段限速”點位。

為何非要這般“苛刻”要求自己?武漢公交三公司負責人說,依據他們此前對事故原因的分析,司機運營途中未控制好車速是一大主因,“十起車禍九起快,尤其是在路況複雜的路口、轉彎等處”。

值得稱道的是,這69條線路的“分段限速”點位都設置進入了各自的車載GPS指揮調度系統。也就是說,69條線路中的任何一條線路的任何一輛車,一旦臨近或超過某一路段或路口的限定時速,GPS系統就會即時發出“你已接近限速值”“你已超過限速值”等語音提醒,提醒司機減速“按規矩來”。

2016年12月公交三公司啟動推行“分段限速”後,僅半年時間,69條線路中就有62條實現了“零事故”。2017年,該公司公交事故起數同比下降34.9%。

目前,武漢公交各大運營公司都在推行“分段限速”。“剛開始,我們司機確實不太習慣,但現在早已‘入腦入心’,到了相關路段、路口等處都會習慣性地提前限速行駛。”公交548路司機邱慧明說,很多乘客因此都為他和同事熱情點贊——“一路都是不爭不搶、穩穩當當,武漢公交的乘坐體驗確實更舒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