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卷首語

既然,

無法選擇出身,

也無法選擇容顏,

那就選擇,

讓生命,

儘量活得舒展。

紡織十年,百人故事,

講述身邊的人和事兒。

普通人的平凡日子,

每一天都開著希望的花朵,

每一個追夢者,

都應該得到尊重。

01

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曹三滿是個女娃,生在黔西南一個偏遠的山寨。寨子裡二十幾戶人家,家家都窮。

三滿有兩個哥哥,分別叫大滿、二滿。三滿娘懷孕時,本以為還是個男娃,誰知就生下了三滿這個女娃。

家裡主要口糧靠耕種三畝苞谷地,吃不飽,還得摻和一些番薯和野菜。

木屋也是極其簡陋,東西漏風,南北透亮。

翻過兩座山頭,有一所小學,可是寨子裡幾乎沒人家願意出錢給娃讀書,尤其是女娃。

三滿8歲時,哭著嚷著要去讀書,爹蹲在門口悶聲抽水煙,娘眼裡噙了淚,看看她爹,咬咬牙說,去讀幾天試試吧,要是有一次沒考好,就回來幹活。

三滿早上天不亮就起來,燒上一鍋粥,熱一下頭天晚上蒸好的窩頭,再細細地切一盤鹹菜。

家人吃早飯時,她已經背好書包去上學了。

每天翻山越嶺,往返要花三個鐘頭。

三滿知道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學習極為用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每次考試,語文、數學、自然都是滿分。

小學畢業考試,三滿考了個全鄉第一。

可是,家裡實在供不起了。

三滿自己也說不讀了,回家跟娘一起種地。

可是三滿還是想看書。

她在學校聽老師說,其他寨子有人採草藥可以換錢,平時也可以養些雞鴨,賣蛋也能補貼家用。

三滿抽空去集市上看,啥草藥值錢。回來後這女娃整天鑽在山裡,時不時地背下來大捆的草藥,晾乾後,趕集去賣掉。

接著用賣草藥的錢買回了雞娃和小鴨崽。

幾年下來,家境還真就改善了很多,起碼隔些日子家人能吃上一頓白米飯就著蔥炒雞蛋。

三滿還悄悄買了一些舊書,得閒就讀上一陣子。

書裡,有白馬王子的童話故事,也有聊齋志異的奇幻愛情故事。

月光透過茅草棚頂的夜裡,三滿也做過夢,夢裡一個青衫少年對她笑。

02

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大滿該娶親了。

媒婆王三娘給提的親是後山寨子裡的一個女娃。

人家也沒要多少禮金,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換親。

那家女娃有個跛腳的哥哥,原本是個小老虎,上天入地地淘。有一年爬到樹上掏鳥蛋掉了下來,摔跛了腿,於是三十出頭了也沒成家。

第一次聽到王三娘這麼說,三滿娘直接把人家給轟出去了。

可是大滿鐵了心要娶那個女娃。後來直接絕食,在床上躺了三天。

爹發狠地打他,紋絲不動。娘氣得眼淚快流乾了,大滿就是不起床。

三滿捧著一本書,在山坡上靜靜地坐了好久。

娘來喊她吃飯,三滿撲進孃的懷裡暢快地哭。

三滿去找王三娘,應了這門親。

幾聲嗩吶,大滿娶了那個女娃,三滿也被竹轎子抬去了山後的寨子。

三滿恨透了貧窮。

過了門,就張羅著採草藥,養雞養鴨。

跛腳丈夫不幹了:養家是老爺們的事兒,你個婆娘整天滿山鑽算是咋回事?一個山溝裡的婆娘,看的啥子書嘛?

說了幾次,三滿不聽,就開始打。再後來,養成了習慣,看哪兒不順眼,伸手就打。三滿當然不服,對著打。

大滿和二滿聽說了,拎著棒子來找跛腳妹夫。三滿怕兩個哥哥打出事兒,拼命地攔。

跛腳丈夫愈發得寸進尺。不許三滿跟寨子裡的男性講話,誰多看了三滿一眼,回家就打。

一天晚上,當三滿再次被丈夫用酒瓶打破了頭時,三滿沒吵沒鬧也沒哭,極為平靜地收拾碗筷,打一盆水擦洗傷口。

第二天早上,當跛腳丈夫從醉夢中醒來時,屋裡沒了三滿忙碌的身影。

房前屋後都找過了,沒有。

舔著臉去了三滿孃家,三滿根本就沒回來。

跛腳丈夫傻了,嘀嘀咕咕:這個婆娘死哪去了……

03

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三滿連夜翻山去了火車站。

可是,能去哪兒呢?

車站旁邊一家早餐店,是夫妻檔。兩人看出三滿有心事。就問她遇到啥難事了。

三滿說想出去打工賺錢,可是沒路費,也不知道去哪兒。

這對夫妻比較善良,對三滿說:要不你先幫我們幹一段日子,我們給你工錢,你攢足了路費,也好好想想去哪兒。

走投無路的三滿留了下來。

在這家店,幹了一個多月後,遇到了一個在外地打工回家探親的遠方表姐。

原來,表姐在江蘇盛澤一家紡織廠打工,每個月能賺一千多塊錢。

乖乖!那麼多錢?!

倆人約好了,過幾天一起去盛澤。

就在要出發的前一天晚上,跛腳丈夫帶著一夥人找上門來了。

他是聽說有人看見三滿好像在火車站附近打工。他們也是找了幾天了,終於找到了這家店。

就在拉拉扯扯時,店主夫妻悄悄報了警。

警察趕來後,仔細問了事情經過。先是勸三滿回家,兩口子吵架哪能總記仇。

三滿咬牙說:打死也不回去了,不能跟他繼續過日子了。

警察說,那你得先去辦離婚手續,離了婚他就沒權再幹涉你的自由。

這時三滿才想起來,他們根本就沒登記,只是依照寨子風俗嫁娶的。

聽到這,警察嚴肅警告跛腳丈夫:你們的婚姻沒有依法登記,並不作數,你也不能干涉人家自由,否則依法處理你。

跛腳丈夫一夥人罵罵咧咧地走了。

飛馳的列車上,三滿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一定要活出個樣來。

三滿總算是跟著表姐走出了大山,那一年,她19歲。

04

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到了工廠,廠長問她能幹啥。

三滿說:啥賺錢多就幹啥。

廠長笑了,要是能吃苦,擋車織布賺得多,前提是你得會啊。

三滿斬釘截鐵地說:我能學會!

一週後,三滿開始跟著師傅擋車了。

三個月後,三滿獨立擋車。

半年後,三滿一個人可以看25臺車,已經超過老師傅了。

為了多賺錢,三滿從沒休過假。

廠裡還有一些貴州老鄉,男男女女的十幾號人。

好幾個老鄉發了工資就請假玩耍去了。

三滿不。

雖然,她也是第一次看見百元大鈔,也想去嘗試一下花錢的感覺,但是想想還沒結婚的二滿哥,娘流淚的樣子,別人請假,她繼續上班。

一年下來,攢了一筆錢。三滿分成了幾份兒,一份寄給爹孃,攢錢給二滿娶親,另一份寄給曾經的跛腳丈夫,希望他能改改毛病,再另娶一門親。自己留了一點點,買書和生活必須品。

2011年,紡織業大盛。

新辦工廠增加,老廠開始增加機臺,紡織女工缺口大增。

三滿的工廠也面臨招工難。

厂部出了通知:老員工介紹擋車工進廠就給200元,工作滿半年再給400元,滿一年再獎勵400元。

就這制度出臺,工廠還是缺人。

廠長問三滿,你們老家還沒有想出來打工的了?

三滿想想,肯定有。

於是,廠長決定讓三滿帶薪回去招工。

三滿第一次乘飛機回來了。

她先去火車站找到了那對做早點的夫妻。送給他們幾件好看的衣服,還送了老闆娘一塊真絲方巾。

三滿跟那對夫妻商量好,在早餐店旁立了一塊招工牌子,大量招聘擋車女工,不會的,三滿教。

對有疑慮的人,三滿拿出工廠的宣傳冊,給她們看工廠的環境,描述工作、生活、收入的真實狀態。

在填表前,三滿提出要求:別給咱貴州人丟臉,要幹就好好幹,對得起那份工資,別跟沒花過錢似的,開了工資就拼命的花錢,寄回來,孝順爹孃。

半個月的時間,三滿帶著30多個女娃趕赴盛澤。

05

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其他工廠看三滿有這渠道,紛紛來找她:高價中介費,其它不管,只要人到了我們工廠,按人頭立馬給你1000元。

三滿看出了商機。

她找廠長談辭職。

廠長不大高興了:這不是忘恩負義嗎?

三滿說:凡對我有恩者,三滿這輩子不忘!以後我出了工廠,也是絕對第一滿足咱們工廠的用工需求,而且,保證最低價,也保證學徒工的質量。

廠長笑著答應了。

三滿奔波在雲貴川和江蘇之間。

她開發了很多類似火車站夫妻檔那樣的合作伙伴,年輕人源源不斷地匯聚到盛澤。

期間,也曾有KTV老闆找過三滿,能不能幫忙介紹陪唱小姐,成功的話,一人給2000元,三滿毫不猶豫就拒絕了。

工廠需求越來越大,而且對熟練工的要求也更迫切。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工廠現教來不及,還得搭上幾個熟練工當教練。

三滿覺得時機成熟了,就成立了教育培訓公司。

最初是招來了學徒,她自己教,從打結開始,逐漸蔓延到前道整漿並、擋車、到後道檢驗、包裝。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她買了機臺,讓學員真正實操。

五年功夫,三滿的公司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生源都達到了中級規模水平,在市場中積累獲得了極佳的口碑和高度的一致認可。

就在公司發展如日中天時,一些黃牛紛紛加入了這個行業。他們更加註重數量,把中介價格壓低,獲得工廠訂單後,不管三七二十一混雜人等統統送進工廠,根本不顧後面的跟蹤和引導。

有的甚至組織一夥人,今天進這家工廠,拿到中介費後,過一段時間再集體跳槽到另一家工廠,讓一些工廠吃足了苦頭。

中介行業一時口碑糟糕透頂,人頭黃牛這個詞,臭大街了。

三滿急了。

06

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經過跟鎮裡知名企業溝通,三滿牽頭成立了勞務聯盟。

聯盟會員單位為用人單位、規範的中介和紡織業技工人員。

聯盟與各工廠、中介和技工簽訂用工合作協議。

經聯盟輸送的技工,分別建立檔案,聯盟負責追蹤,對於工廠、中介和個人,分別建立黑白名單,一旦發生拖欠工資、惡意跳槽等列入黑名單,其他會員單位不再接受,也不再下單。

越來越多的工廠、正規中介、培訓機構和外來務工人員加入了聯盟。

工種也逐漸豐富起來,只要是紡織業相關產業鏈的崗位,一應俱全。

三滿的公司也在聯盟裡面,但是沒有任何特權,一樣公平競爭。

餐飲業、酒店行業、建築行業也紛紛找到聯盟,希望能加入。

三滿拒絕的同時,建議他們可以成立自己的行業聯盟,

然後聯盟與聯盟之間可以戰略合作。

早已經實現財富自由的三滿,

花了更多的時間在紡織業調研。

她的事業也從一個教育培訓公司,

擴張到了一個商學院兩個商貿公司,兩個紡織廠。

商學院專門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學歷再提升,

讓沒有條件讀書的這些人重圓讀書夢。

三滿公司的生產經營品種除了棉和化纖織物,

還把黔東南土家苗族手工織出的布賣到了世界各地。

三滿在老家村寨,

投資建了一所公益小學,

凡是家庭貧困的,

一律免收所有費用。

凡是考上大學的,

每個學生獎勵一萬塊。

07

曹三滿:每個追夢者都應得到尊重「紡織十年 百人故事」

2016年,

三滿結婚了。

迎娶三滿的,

是一個追了她五年的高中老師。

他不僅人長得溫文爾雅,

還會講很多有趣的故事,

笑起來,

一口白牙,溫暖至極,

最關鍵的是對三滿,

是那種知冷知熱的好。

那對曾經接濟過三滿的夫妻,

在三滿的幫助下,

也在老家開起了檔口,

專營江浙和雲貴川布料。

三滿的故事,有點傳奇色彩。

一個只有小學學歷的大山女娃,

任時光流轉,歲月變遷,

不抱怨,不言苦,

不憂傷,不認輸,

愣是活出了自己,

也收穫了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