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潔經典名句,做人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一、惟正足以服人。——(明)薛宣《讀書錄》

唯有正派的人才能真正使人服氣。從古至今,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一身“浩然之氣”,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脊樑。他們一身“正氣”激人奮進,體現出平凡中的偉大、艱辛中的幸福、奮鬥中的快樂。

二、心無私慾,自然會剛;心無邪曲,自然會正。——(清)陸隴

無欲則剛。人若無私慾,必定能夠做到剛直不阿。

古代廉潔經典名句,做人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清也,慎也,勤也。而清其本也。——(清)王夫之《讀通鑑論》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認為,作為官吏,要做到清正、謹慎、勤奮,而清正最為重要,是根本。

四、千秋龜鑑示興亡,仁義從來為國寶。——(清)張映鬥《咸陽》

幾千年的歷史揭示了興盛衰亡的原因,“仁”和“義”向來是治國安民的法寶。通俗地講,“仁”是仁愛之心,“義”是處事合理,“禮”是人際關係的規範,“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誠實不欺。

古代廉潔經典名句,做人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五、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呂本中《官箴》

做官的方法,只有三件事情,是清正、慎重、勤勞,知道這三個方面的,可以保持住自己的俸祿,可以遠離恥辱,可以為做官的楷模,可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六、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如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在安養生息之而已。惟廉者能約己而利人,爾等當深念之。——(清)趙翼《廿二史札記》

明王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對各級地方官員說:“王朝新建之時,百姓財力睏乏,就像雛鳥和新植的小樹苗一樣,你們應該對它們愛惜有加,讓他們順利成長。唯有廉潔者能夠嚴格約束自己,做出對百姓有益的事情。”

古代廉潔經典名句,做人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七、康熙:治國莫大於懲貪;雍正:治天下,首在懲貪治吏;乾隆:“劣員多留一日,則民多受一日之殘,國多受一日之蠢”,“斧鎖一日未加,則侵貪一日不止”。——嵇璜等修《清朝通志》

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是清朝盛世時期。這三個時期的帝王也是中國歷史上有作為的三位皇帝,他們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均注重吏治的整治,把懲治官員的貪汙作為治國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