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考駕照的成本越來越高,但考駕照的人是越來越多,貌似我國已經全面進入汽車時代,開車真的像電腦手機一樣成了日常生活的必備工具。

開車第一步拿駕照,拿駕照就要找駕校,不過從一些剛上路的新手身上了解到在駕校也就是拿了個駕照,真正路上跑實用的東西駕校有的沒教,有的甚至是誤導。真正上路沒有人會告訴你什麼樣的彎道打幾圈方向、什麼樣的車速用幾檔。還是那句話,駕駛技術是時間和里程的積累,但有些東西就像蠟燭,不點不亮,現在就總結一下本人多年的一點經驗與菜鳥們分享,但願能有點幫助,少走點彎路。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起步停車:

現在很多城市開始興起了綠波帶,具體是指在指定的交通線路上,當規定好路段的車速後,要求信號控制機根據路段距離,把該車流所經過的各路口綠燈起始時間,做相應的調整,這樣一來,以確保該車流到達每個路口時,正好遇到“綠燈”。“起步三點頭,拐彎猛加油,有坑從坑過,沒坑軋石頭”。這是多年來用於描述新手上路真實寫照的一句經典的順口溜,別說還真形象。

那就先“從起步三點頭”聊起來,起步三點頭的場景一般在路上都看得到,後檔玻璃上貼著“實習”標誌的剛上路的階段基本都這效果。成因無非是離合器和油門沒有控制協調,離合器抬的太快,油門太重,車子起步往前衝,馬上慌神趕緊踩離合器點剎車,這就是一點頭,然後再重複以上的操作,一般持續兩次到三次,遇上紅綠燈路口變燈或者著急的時候甚至熄火停車,有時候一個路口熄火個三五次都有,結果是後邊的車子滴滴答答按喇叭抗議、或者是一頓對你全家老小的問候。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知道了原因,就能找到改正的辦法。要壓住離合器,切不可抬的過快,每輛車子離合器都有一小段自由行程,在這段抬離合器車子是不走的,也就是動力壓根就沒有接合,很多新手都是在自由行程階段抬的很慢,離合器剛接合上抬腳的速度就快了很多,結果就是車子往前衝,油門跟不上就是個熄火,在坡道上就是個溜車。處理的方法很簡單,把這個過程倒過來,自由行程階段可以抬的稍快一點,待離合器開始接合的時候一定要慢抬,同時小油門配合,稍加練習,就能改掉起步三點頭的毛病。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再說停車,車子不能總是在路上跑,有跑就有停,有人說這不就是踩一腳的事,但實際操作中乘坐的感覺確是大不相同,有人不管路上開的多快,但停車的時候讓你沒什麼感覺;有的人路上跑的像蝸牛,停車的時候卻讓人往前一慫,感覺很不舒服。同樣的一輛車,兩個人開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其實這一塊剎車踏板如何控制也是需要動一點心思滴。

要想剎車平順,讓自己和乘員感覺舒服,要點具體如下:

預見性制動,就是說踩剎車要提早,在開車過程中一定要勤於觀察前方及道路兩側的路況,比如前方20米有個路口,離老遠就看見垂直車道上有另一輛機動車或者行人距路口較近,這時候要及時收油門,帶檔輕踩剎車,在到達路口之前將車速降到可控範圍之內,需要停下來的時候也不至產生急啥時向前衝的感覺,又安全坐著又舒服。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居然有某些司機距紅綠燈路口好幾十米、明明看到前方紅燈或者馬上變成紅燈自己註定要停下來的時候、腳丫子還在油門上死後不肯抬起來,非得到跟前再猛踩剎車來個急剎的二貨行為,又費油又廢車,這種情況難道就不能高抬貴腳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減速,在距離要停下的位置前方輕踩剎車、腳下用力要持續均勻、逐漸加重,中途不要停頓,直至車子完全停穩,開著坐著都舒服。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轉彎和併線

很多菜鳥走彎道的時候不知道減速,本應收油或者踩在剎車上的腳丫子死活不肯離開油門,結果進入彎道過快,轉彎過程中甚至感覺再往裡打一下方向車子就會側翻,要是再遇到點狀況又是一身冷汗,也就是順口溜裡的第二條“拐彎猛加油”。其實並不是說拐彎不能加油,而是要看在什麼時候加。首先進入彎道一定要減速,入彎過快由於離心力的左右很容易產生側傾,嚴重還會側翻,所以進入彎道的階段一定要減速;在轉彎至三分之外之後即可加油,快速駛離彎道,達到又快又穩的效果。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另一點在轉彎或者併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後方及左右兩側車輛,左右兩塊及中間的三塊後視鏡的作用就越發顯得重要。駕校裡有的教練根本就不教學員養成看後視鏡的好習慣,反正我學車的時候是沒教,後來開車之後經歷了幾次有驚無險才意識到養成這個好習慣的重要性。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順便提一句,對極少數剛上路的新手來說談轉彎這個話題還有點早,某些新手上路直行還畫龍,或者一直壓著幾條車道之間的虛線一直跑,還自以為這樣走路安全,聽上去就讓人冒汗。這樣的選手基本可以定性為新手中的戰鬥機,駕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騎自行車一樣,開車不能只顧眼前,看的遠了自然就走直線了,越是隻盯著眼前越會畫龍樣的來回擺;至於行車途中一定要在所在車道的中間行駛,一般新手開車都比較謹慎比較慢,你這慢悠悠晃悠悠的在兩條車道中間像蝸牛一樣爬行、後邊的司機不急得罵人才怪,所以覺得真有必要提醒一下。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關於檔位

經常被一些菜鳥朋友問起一些有關換檔的問題,起步車速或者發動機轉數達到多少的時候換幾檔呢?轉彎的時候用幾檔呢?減速停車的時候是帶檔踩剎車還是空擋踩剎車呢?甚至有的菜鳥剛上路的時候差不多一個檔位跑到家,硬是把手動檔的車當成自動檔開,實在是無語。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首先說增檔,很長時間發現一個問題,剛拿到駕照的朋友在起步之後增檔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個錯誤的操作行為,就是車子剛起步就推到二檔,再走幾步沒等車速起來又推到三檔,40碼不到就已經推到了五檔,檔位越高牽引力越小,車速半天起不來還說發動機動力不夠,嚴重脫檔弄得車子都跟著發抖。

一問居然說是駕校的教練就是這麼教的,是在是讓人無語。拿開五六十年代開老解放的方式教現在的學員,實在是害人不淺。現在的發動機都是高速發動機,當轉數運行在3000轉/分鐘的時候燃油才能充分燃燒,發動機才能充分發揮其最佳動力,也就是說車子起步之後,車速和發動機轉數都沒上來的情況下就增檔的效果就是車子總是處於脫檔狀態,車子發抖,車速半天才能提上來,發動機由於轉數太低,吸入的空氣量少,燃油不能完全燃燒而產生積炭,影響車輛動力、增加燃油消耗。長此以往即禍害了發動機,又浪費了不少油錢。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正確的做法是車子起步之後,要到車速和發動機轉數都上來之後再增檔,將油門轟到2500到3000轉之間,要聽到發動機的轟鳴聲,保準不會拖檔,更不會增加燃油消耗,講燃油充分燃燒,把車輛低速運行時產生的積炭徹底燃燒掉才是正道。

判斷當前檔位是否和車速匹配、個人根據多年駕車經驗總結了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加油門時看車速能不能提起來,如加油門過程中能感覺到車子速度有明顯提升,動力尚有儲備,則適合增檔;若加油門感覺車速無明顯提升,動力不足且伴有脫檔現象,則不適合增檔,必要時還要減檔以增加牽引力。只有當車速、發動機轉數和相應的檔位相匹配的時候才是最佳狀態。不要總嫌自己的車子排量小動力不足。事實證明,在限速80不超速的路況下,一輛1.1排量的小面通過檔位和油門的搭配和熟練的駕駛技巧,在起步和速度上完勝寶馬也不是什麼難事,小面同樣可以跑出大奔的風格。

還一個關於檔位的錯誤操作,自認為也有必要說明一下。坐同事開的車子等紅燈,是個大路口,紅燈大約要等90秒,不經意間發現同事的左腳居然一直左腳蹬著離合器,右腳踩著剎車,而變速桿明顯一直在一檔的位置壓根就沒摘掉!過問了一下,結果又是駕校裡養成的不良習慣,說在駕校裡教練就是這麼講的,又是一頓無語。這樣操作的害處有三:第一是增加駕駛疲勞,好車離合器輕點還能忍受,要是個破車離合器重的話這90秒估計腳指頭都疼;第二增加危險性,一旦忘記了腳一抬,車子立馬會竄出去,前邊沒人沒車算是幸運,要是有點東西后果自己掂量著吧;第三會增加離合器的磨損,腳長時間踩在離合器踏板上難免會疲勞,也許剛開始踩到底了,但時間稍長就會很自然的抬起來一點,是離合器處於半聯動狀態,長此以往離合器比正常磨損要快很多,換一個離合器片動輒上千還算是友情價,夠一家子一個月的飯錢了。

建立自己的綠波帶

現在的城市交通出現了綠波帶這個詞,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線路上,當規定好路段的車速後,要求信號控制機根據路段距離,把該車流所經過的各路口綠燈起始時間,做相應的調整,這樣一來,以確保該車流到達每個路口時,正好遇到“綠燈”。

“不怕慢,就怕站。”車開得快點慢點幾公里的路程也差不了幾分鐘,但要是步步是紅燈,每個紅燈一分鐘,十來個路口就會讓人心煩。剛開車的時候,有時候路過紅綠燈比較多的地段、倒黴的時候一個路口趕上紅燈接下來各個路口都是紅燈,這個上火。有次和一個老司機出去,人家說其實可以通過車速調整的,雖然達不到個個都是綠燈的效果,但少等幾個紅燈還是可以實現的。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打個比方,在紅綠燈口,一輛車原地起步,另一輛車以20Km/h的速度通過,在前方100米範圍內你說那輛車的速度快?不用問,肯定是車速20的更快些,少了一個原地加速的過程。建立自己的綠波帶的秘籍就在這裡。開車路遇紅綠燈較集中的路段時,要注意觀察前方路口的距離,目前紅綠燈的情況合理調整好車速。如果前方300米綠燈還剩5秒,腳丫子踩油箱裡到了路口也變紅了,何不減速收油帶擋滑行呢?到路口的時候車子還沒有完全停止,而此時又變成了綠燈,選一條沒車或者車子起步快的車道不就比原地起步快多了嗎?通過適當的調節車速,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綠波帶,提高了通行效率,又省油省車。這是個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主動避險

有坑從坑過,沒坑軋石頭”。這句講的是開車途中的避險,開車軋個小坑石頭什麼的很正常,躲得過就躲,躲不過就軋過去,最重要的是行駛安全。這裡要提到主動避險的問題,機動車在路上高速行駛,每一刻都有危險的可能性,稍有不慎就會釀成事故。有的險想避也避不了,比如正常行駛的時候突然天上掉下來塊大石頭,這是天意,神仙都躲不掉只能自認倒黴;但有的時候只要開車專心,時刻注意觀察路況,主動避險還是能有效降低事故發生滴。

注意行人:如今的社會人最貴,不小心撞了再好的車都有個價兒,只要有保險又不是酒駕雖然手續煩點但都能解決;一旦不幸碰到了人可就麻煩大了,小磕小碰都要上千,要是再重一點小日子就一下回到解放前了。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行人走路不按套路出牌,也是開車人的共識,在這些地方要尤為注意。紅綠燈口,不用說,你懂得,綠燈都要減速,沒準會有個不要命的橫穿馬路穿出來;公交車站點,左側超過正在站臺下客的公交車時一定要減速,沒準會有人從公交車前邊冒出來;倒車的時候一定要往後看,後視鏡或者倒車雷達再好也有盲區;在不得已必須要撞一個的話,寧可選擇電線杆子撞大樹,可千萬別撞人,傷不起呀。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注意機動車:做為日常交通生活的參與者,不管你是幾萬塊的QQ還是幾百萬的瑪莎拉蒂勞斯萊斯,都是四個輪子在路上跑,再市內道路限速80的前提下豪華轎車比小面也快不了多少。當一個剛拿到駕照的新手開車自己的小車剛上路時不免有些緊張,在國道上看到十幾米長的火車一樣的大掛車更是新聲幾分恐懼,這裡要提醒新手們注意幾種情形。

儘量不與大貨車掙到搶行。當路遇堵車出狀況的時候千萬別覺著自己開車小車機動性好就跟大貨車搶那麼一兩個車身的位子,一輛一噸左右的轎車、即使是奔馳寶馬等安全級別很高的轎車和幾十噸的大卡車碰撞的話效果也無異於拿著雞蛋碰石頭;或者大貨車正常行駛,前邊剛好有一個可以插進去的位置,千萬別死命往裡邊擠,就算擠得進去,人家大貨按原來的狀態形行駛,一旦前方出現狀況小車可以在短距離內停車,幾十噸的大貨車也想停下來,可那麼大的慣性根本就停不下來,結果就是三廂變兩廂、兩廂變一廂,萬一開了個Smart就直接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肉夾饃。

儘量不與大貨車、大巴車並行,當開著小車在高速上從大貨或者大巴身邊經過的兩車並行的時候,明顯能感覺到自己的車會晃幾下,這種情況一定要握緊方向盤,避免車子跑偏;儘量縮短與這類大車並行的時間,大車爆胎側翻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一旦不幸被泰山壓頂,縱使是有九條命的老貓也難逃一劫。

注意電動車:現在的電瓶車,拆掉限速器跑到40沒問題,見縫穿針,完全的不按套路處亂跑,闖紅燈、急轉彎、逆向行駛,你想到的想不到的現象都會出現,防不勝防,機動性強,悄聲無息,瞬間就鑽到你的車邊上,稍有不慎碰到人家直接往地上一坐,沒事也要訛你幾千,事故率超高,別說新手,老司機看見電動車也迷糊。所以呢,路上看見電動車的時候儘量躲遠點,尤其在路口轉完的時候更要注意,減速慢性,確認沒有電動車在轉角範圍內再通行。對有些電動車,不是他們不怕,而是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啥叫害怕。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開車的心態

剛開車的時候小心謹慎,上路一身汗,下車腦袋疼半天,很正常,新手上路都這樣,緊張,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時候就抱著一個這樣的心態:著急就從頂上飛過去啊,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著急去吧,剛開車的時候都這樣。

車子開到一年左右的時候心態開始發生變化,覺得自己的水平已經不錯了,什麼車都開、什麼車都想超;很自然的以為車子開得快就是開得好的標誌;見到路上起步點頭熄火的菜鳥也很是不屑;開車也是很有脾氣,見人罵人、見狗罵狗。總結下來這種行為就叫“得瑟”。其實這個階段的駕駛員潛在的危險比剛開車時候要大得多。覺得自己行了其實路面經驗還差的遠,走還沒學會就惦記著跑兩步,初生牛犢不怕虎;不是不怕,是不知道什麼叫害怕,無知者無畏。隨著駕齡的不斷增長,磕磕碰碰過後,見過了各種事故之後才知道這個階段有多危險,這種心態有多嚇人。

從馬路殺手到老司機 一點經驗告訴你

經過了得瑟的階段,開始珍惜生命,三萬公里過後,甚至七八萬公里的司機嚴格來說還是個菜鳥,十萬公里過後才能算的上一個合格的司機。經驗豐富的司機則是該快的時候風馳電掣,該慢的時候穩穩當當,處理問題迅速果斷。都說老司機開車越來越慢,不是怕了,而是路上見的事故太多了,知道很多情況是不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