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飛儲存金躍躍:把握時代機遇 爭做一流企業

音飛儲存(603066)是倉儲貨架領域唯一的上市公司,在經歷了20多年的砥礪奮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一個貨架製造銷售企業發展成國內最大的智能倉儲設備供應商之一,國內市場佔有率約30%,穩居行業龍頭地位。“音飛今天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中國的改革開放,音飛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成長起來的企業。”音飛儲存董事長兼總經理金躍躍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他對改革開放的看法。

從靜態倉儲做到自動倉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大量的外資及外企進入我國。隨著企業的不斷擴大和增加產能,倉庫效率化、規範化也順其自然地提上日程,貨架是倉庫增加效率、節省空間的重要設備,貨架行業因此也就應運而生。貨架成為一個行業可由此追溯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德國、中國香港企業在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集中在南京創立倉儲設備工廠,生產倉儲貨架。1996年初,金躍躍從南京理工大學碩士畢業,面對改革開放的創業大潮,看到了貨架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離開了原來所在的國營企業,走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自籌資金創辦了音飛儲存。

音飛儲存金躍躍:把握時代機遇 爭做一流企業

音飛儲存成立之初,在企業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金躍躍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始終把技術創新工作列入工作重點,同時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堅持一手狠抓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有效運行,一手狠抓產品質量的穩定和提升,形成了不斷改進、良性循環的質量保證體系運行機制,使產品質量穩步提高,業績以每年30%—50%速度遞增,規模和實力穩步走進全國同行業前列。

如今的音飛儲存以貨架業務為根基,以智能倉儲自動化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為新動力,在穩固發展貨架業務板塊的基礎上,不斷開拓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的業務版圖,向著成為“國際先進的智能倉儲設備供應商”的戰略目標邁進。

“音飛最早是做倉儲貨架,我們稱之為靜態倉儲,現在的音飛儲存已經從靜態倉儲做到自動倉儲,打造的是貨架+機器人的智能倉儲解決方案,其中的機器人有在貨架裡走的,也有在地面上走的。貨架裡的機器人又分為重型和輕型,重型的一般承載都是在500公斤以上,輕型一般是在30公斤左右,輕和重兩個機器人之間有地面AGV智能化調度機器人,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倉儲自動化和智能的系統,這是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們公司在技術方面迎合潮流發展的趨勢。”金躍躍對公司的產品充滿信心,“音飛很多設備都是國內領先的,國外類似產品進入市場也就只有幾年時間,國內都在研發定型和市場推廣中,我們做的比較超前了。”

音飛儲存金躍躍:把握時代機遇 爭做一流企業

自創設以來,音飛儲存始終秉承“務實”“嚴謹”的匠人心態立足於行業,堅持“產品至上”“客戶至上”理念,承建了上萬個物流倉儲自動化系統工程,公司產品遍佈除西藏外的全國所有省市、覆蓋所有行業,深受眾多跨國集團在華企業和國內企業用戶好評。

提供倉儲運營服務打造一站式倉儲互聯網平臺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高速成長,跑馬圈地、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了,當下各行各業都進入一個效率驅動、創新驅動的時代。現在的物流裝備領域,除了原來的傳統物流裝備企業,如貨架製造企業、輸送線製造企業以及系統集成商外,也有了很多新的介入者,像是叉車製造企業,現在也在介入到物流行業自動化領域,還有一些做自動控制、做機械設備的、做電器的企業,大家都在湧入到物流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領域。因此,音飛儲存一直在尋找一些錯位的市場空間甚至是空白的市場。

音飛儲存金躍躍:把握時代機遇 爭做一流企業

“我們發現部分用戶實際上是對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使用有一種恐懼之心或者畏懼。原來可能是設備比較簡單,很多人一目瞭然就看懂了,現在設備越來越複雜,所以用戶們在買產品時不知道應該買什麼樣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給客戶實時地提出了一種倉儲服務:你原來是買音飛的產品,你現在不用買了,直接把貨交給音飛,音飛用自動化設備幫你把貨管起來。”金躍躍對記者介紹音飛儲存新業務,“音飛已經開始為菜鳥、唯品會、網易考拉提供倉儲運營服務;同時,音飛也參股投資建設了一處杭州肉類查檢場項目,該項目包含冷庫、保鮮庫、恆溫庫、普通保稅庫等,音飛將提供智能冷鏈倉儲與運營服務。音飛的倉儲運營服務未來將從倉業務模式提升至倉配一體,將各類自營倉、合資倉、品牌倉通過統一物流平臺協調管理,形成高效的倉儲配送一體化的服務網絡。”

音飛儲存金躍躍:把握時代機遇 爭做一流企業

對於未來的發展,音飛儲存將深入整合倉儲行業上下游資源,打造一站式倉儲互聯網平臺,通過將供應鏈各個不同環節的組織結構、全業務環節(研發、諮詢、設計規劃、集採、離散製造、市場營銷、渠道網絡、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具有特定優勢的相互交互企業組織起來,以整體協同管理為目標,以專業協同技術為基礎,以業務信息共享為手段,以物流運營標準為支撐,從系統工程的戰略高度出發,有效促進內部、外部協調一致,在保證整體效益價值的同時實現各組織 “局部效益”,開創“多贏”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