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天下大同;長治,長治久安——山西城市篇

大同,天下大同;長治,長治久安人文潞澤12小時前在山西,有兩座城市的名稱充滿了古代儒家思想和近代哲學意味,既把古人治國齊家平天下的的情懷錶現的淋漓盡致,又把今日世界的目標一展無覽,這就是大同和長治。

不必引用史書上那些來源去脈,我們也理解和感覺出能這兩座城市名稱流露出的平和和寓意。這讓大同和長治這兩座在地緣上似乎不相干的城市有了些交集,其實這兩座城市不僅僅是名稱上的類似,相似之處太多了!

大同,天下大同;長治,長治久安——山西城市篇

大同作為古代九邊重鎮之一,尤其是北魏王朝作為都城達一個世紀的經營和遼金的文化經濟中心,在這座城市處處留下曾經作為國都的恢宏和邊塞重鎮斑駁遺蹟。

雲岡石窟的張揚與大氣、上下華嚴寺的莊嚴和肅穆、九龍壁的靈巧與斑斕,都在不經意間透露這座城市曾經的貴氣與底蘊的深厚,御東新城的建設和大同古城的再現告訴了我們新時期大同這座古城的活力與蓬勃。

大同,天下大同;長治,長治久安——山西城市篇

長治,身處太行之巔,與天為黨,扼守晉冀豫三省要衝,從秦置郡後歷代為州府,冶煉蠶桑種植自古發達,農耕文化的足跡遍佈境內,千年來風雨的梳洗,給這座城市留下了歲月的滄桑和許多古老的人文傳說。

上黨門的風馳與雲動、天台庵唐構的內斂和厚重、城隍廟觀音堂的精緻與磅礴,都流露出這座城市千百年的不變傳承和世事滄桑。城內城外多了些樓群,拉高了城內天際線,似乎在訴說這座城市的波瀾不驚。

大同,天下大同;長治,長治久安——山西城市篇

秦置天下三十六郡,山西境內除太原,就是大同、長治;明朱元璋封二十六子藩王,山西境內除太原晉王,還有長治沈王、大同代王;甚至就連上世紀後期撤署立市大同和長治也沒有缺位同樣,長治和大同也各自經歷了兩位譽滿大江南北的主政者帶來的改變,只不過一個壯志未酬、一個如願以償。

上世紀後期那場行署體制改革,改革前大同和長治的狀況相似,都是行署和市並存,但是一談起,兩者態度迥異。大同人是興高采烈的說這是雁同合併,而長治人卻是一臉悲情的道那是地市分家!

為什麼呢?因為兩者相差了八年之久,晉東南行署的撤併為八年後雁北行署的撤併提供了太多經驗,前者分家式樣的悲壯,讓上層設計者汲取教訓為後者提供了波瀾不驚甚至是驚喜方式,直接採取雁北行署和大同合併,剝離六縣另起爐灶,而不是晉東南那樣,把行署分出去成立晉城。

結果兩者雖然一樣,但一個的過程充滿波折和多多少少悲歡離合的傷感。

二十一世紀初的2000年2月,長治迎來了一位新 書 記,他就是呂 日周。他提出了”政府創造環境,人民創造財富”的口號,打破機關陳腐作風,帶頭拆牆透綠,市 委帶頭敞開門戶,讓市民漫步於大院;主動接近群眾,聽聞基層所求;鼓勵新聞媒體監督,雄心一場再建一個長治。即使十五年後的今天漫步在那他規劃完成三館建設和南生態園,也能感受到那種大手筆和前瞻性。

耿 彥波在大同呆了6年,延續了他在靈石和晉中的一貫作風,愣是建設了御東新城把舊城的人遷出來,恢復了大同古城,大同人從不理解、謾罵到不捨甚至請願讓耿彥波迴歸,這中間經歷了什麼?作為一個外人是難以感受的,但是民心是桿秤,如同在中國市長紀錄片裡耿彥波說:”我只想做點事,不管別人說啥”。確實,做的這事,改變了未來,雖然當下有人不理解。可是,從靈石到榆次,再到大同甚至太原的今天,是不是改變了不少當初不理解的人?

大同,天下大同;長治,長治久安——山西城市篇

一個海河,彙集了桑乾河和漳河,這是兩地的母親河,也是在時空上的紐帶。儘管在地域上一個地處塞北,一個身在晉東南,但是歷史上太多的巧合,讓這兩座城市在未來的謀求上也有驚人的一致!

在區劃的調整上,大同先人一步,已經實質性的掛牌並投入運行,而長治還在等待那最後一刻的來臨。在對高鐵的訴求上也同樣如此,未來的同張高鐵和長治太焦高鐵,都會為他們注入新的活力,這是兩座城市間在翹首盼望的大事件。

大同,天下大同;長治,長治久安——山西城市篇

每年的暑期雲崗文化節,成為大同一張靚麗的名片,讓大同馳名中外。而在今年一個成龍電影藝術周,提前燃爆大同,引起中外媒體的狂歡,讓大同知名度再一次提升,讓大同城牆又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刷爆朋友圈。

回看長治,以國際攀巖節撬動暑期旅遊當年名震一時,可最終曇花一現,沒有堅持到最後。有著好山好水好人文,卻缺少一種帶動,使整個暑期旅遊市場亮點難現,缺少一種狂歡式的推動。還有這麼多年來,沒有把上黨門景區進一步提升,把規劃中的潞安府落實與城隍廟連成片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大同,天下大同;長治,長治久安——山西城市篇

向大同學習,讓文旅成為未來的增長點,成為城市轉型的突破,挖掘紅色文化、推進紅色足跡和山水旅遊的結合,讓晉東南古建文化在山水中活躍起來,畢竟,這背後是鄉土中國的所在,更是人文山西的亮點,讓人文長治充滿內涵。

天下大同,長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